检测内容:第三单元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读书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知行合一,成就更美好的自我。力行、明志、读书,才能读出如磐( )的理想信念,________,经受住各种斗争的考验;读出坚定的宗旨意识,________ ,默默付出、无私奉献;读出昂扬的苦干精神,________,永葆( )披荆斩jí( )的斗志;读出创新的品格,勇立潮头敢为先,争当自立自强者。在阅读中增长理想、坚定经验,在奋斗中quán ( )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我们就能不断书写新的历史。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如磐( pán ) 永葆( bǎo )
披荆斩jí( 棘 ) quán( 诠 )释
(2)依次填入短文中横线上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
①千磨万击还坚劲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 ③俯首甘为孺子牛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1分)
①“力行、明志、读书”应该为“读书、明志、力行”。②将“增长”和“坚定”互换位置。
(4)文段中有两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请出来并改正。(1分)
①第一句的句号应在引号内。②“中国特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的“好”应加上引号。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不是) 晓雾将歇(消散)
B.四时俱备(四季)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C.任意东西(向东或向西) 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
D.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良多趣味(甚,很)
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鸢飞戾天者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A.绝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B.风烟俱净 四时俱备
C.山川之美 春冬之时
D.虽乘奔御风 猛浪若奔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与朱元思书》是我国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也是一篇精美的写景短文。
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雄伟壮丽、敬畏生命、阳光灿烂、打量一番、中国速度”是一组结构完全不同的短语。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相等,每句五字或七字,简称五律或七律。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二、三两联的上下句须对仗。王维的《使至塞上》即为五律。
【解析】“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6.古诗词名句填写。(6分)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7.根据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3分)
(1)《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向全世界报道的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指的是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1分)
(2)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一般是白菜、面条、豆、羊肉,有时有馒头。……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
选段是对彭德怀的叙述,从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特点?(2分)
生活简朴,性格直率,才思敏捷,能吃苦耐劳。
8.语文实践活动。(4分)
网上叫车、手机点餐、移动支付、掌上医疗、远程教学……不知不觉中,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的角角落落,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
近10亿,一个庞大的数字,由此可见中国互联网发展速度之快,普及率之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接近10亿网民的庞大数据背后,还有4亿多人不在网上。这意味着,在日常生活、话语交流、利益表达极为仰仗互联网的当下,有4亿多“非网民”难以充分享受智能化的服务体验,甚至有可能因为无网“寸步难行”。
(1)你认为这4亿多人远离网络世界的原因是什么?请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简单分析。(2分)
这4亿多人远离网络世界,既有网络设施滞后、终端设备不足、年龄因素等客观条件限制,也有一些人排斥网络、不愿学习等主观原因存在。
(2)如何才能为更多“非网民”点亮网络之光呢?你有哪些建议?请简述。(2分)
为更多“非网民”点亮网络之光,一方面需要继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多一点人文关怀,提升非网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和数字技术的使用技能,开发更多智能化、人性化适老产品。同时,也要避免所有事情都网上办,可对老年人提供代办服务等方式,公共服务要坚持传统方式与智能服务创新并行,让非网民体共享数字时代红利。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黄鹤楼(4分)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
一、二两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之感,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10.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颈联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解析】颈联为实写之景。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略无阙处( 同“缺”,空隙,缺口 ) (2)至于夏水襄陵( 冲上、漫上 )
(3)沿溯阻绝( 逆流而上 ) (4)虽乘奔御风( 飞奔的马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13.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第三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解析】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夏天三峡水流的急,并非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14.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四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3分)
【链接材料】
滟滪①大如马,瞿塘②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幞③西湖游记,瞿塘不可触……
(节选自《乐府诗集》)
【注释】①滟(yàn)滪(yù):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 ②瞿(qú)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 ③幞(fú):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链接材料表现瞿塘峡的凶险;选文第四段表现三峡秋景的肃杀、凄异。
15.根据文中所描述的三峡特点,请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提供两条游览三峡的小贴士(注意事项)。(2分)
示例:“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说明山势高峻,上岸游览时别忘了穿轻便一些的鞋子;“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说明水流湍急,特别要注意行船安全,避免发生坠江事故;
“林寒涧肃”说明江上比较冷,要多备些御寒衣物。
(三)(11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月入户( 门 )
(2)盖竹柏影也( 大概是 )
(3)止午、未、申三时( 仅仅,只是 )
(4)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工巧、精巧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安可为俗士道哉?
怎么能给那些世俗的人讲呢?
18.【甲】【乙】两文中描写月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3分)
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乙: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
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甲文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乙文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