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尺》教案
收录于话题
#数学教案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3例1,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中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掌握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互相改写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计算、绘图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互相改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建构比例尺的概念,唤起已有知识的回忆
师:我们的教室长8m,宽6m。如果要把这么大的一个教室在纸上画出平面图,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缩小后画在纸上。
师:是个好办法,请看这里有两个长方形(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哪个长方形能正确地表示出这个教室的平面图?
【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个是正确的,因为第一个长方形是把教室的长缩小到原来的,宽也缩小到原来的。
预设2:第二个是错误的,因为第二个长方形是把教室的长缩小到原来的,宽缩小到原来的,长、宽缩小的比例不一样。
师:谁还想来解释一下?
【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个是正确的,它是按1∶100的比缩小的。
预设2:第二个是不正确的,因为4cm与8m的比是1∶200,而1.5cm 与6m的比是1∶400。
师:大家分析得很对!其实大家所说的1∶100,1∶200,1∶400,这些我们都叫做比例尺。在同一幅图中,用同一个比例尺,才能正确表示原来的形状。例如,第一幅图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也就是按1∶100的比缩小的,所以第一个长方形表示教室的平面图是正确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比例尺的知识。[板书课题:比例尺(1)]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对比例尺是有接触的,之前也学过比的知识,创设将教室的平面图画在纸上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判断哪个长方形能准确表示教室的平面图,学生会自主地将图上长度与实际长度比较,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写出图上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由此很自然地引出课题。
二、联系旧知识,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理解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意义。
师:我们把画在图上的长度比如8cm、6cm叫做图上距离,把教室实际的长度8m、6m叫做实际距离。数学上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1∶100就是教室平面图的比例尺。(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比例尺)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在观察时,可以小组内讨论,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算一算实际长度与图中长度的比。
2.根据比例尺说意义。
师:根据1∶100这个比例尺,你能说说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倍数关系吗?
【学情预设】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00cm,也就是1m。
师:如果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00,你能说出这个比例尺的含义吗?
【学情预设】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00000倍,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00000000cm,也就是
1000km。(重点让学生说说100000000cm是怎样换算成1000km的,掌握1km=100000cm的进率。)
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1.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师:像1∶100000000这样的比例尺,通常叫做数值比例尺。(板书)
师:有一幅北京地图的比例尺是这样表示的。(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这种叫做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的一小段是1cm。谁能说说这个线段比例尺的含义吗?
【学情预设】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50km。
师:线段比例尺通常不止画一段,可能会这样表示。(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谁再来说说这个线段比例尺表示的含义呢?
【学情预设】预设1: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50km。
预设2: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100km。
【教学提示】
这部分教学先揭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概念,而后引导学生概括出比例尺的概念,强化思维,突出重点,用填空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比例尺表示的意思,达到深入理解比例尺意义的目的。
预设3: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50km。
师:哪一位同学说得对呢?
【学情预设】指导学生明确线段比例尺有多段时,通常只看第一段,也就是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50km;如果看两段,那就是图上距离2cm表示实际距离100km;如果看三段,就是图上距离3cm表示实际距离150km。
2.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改写。
(1)把数值比例尺改写成线段比例尺。
师:你能将数值比例尺1∶1000000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吗?
学生自主改写,集体订正后教师指导、规范格式。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将厘米换算成千米,进率出错;画线段比例尺时,每段长1cm,学生画得不规范;有的学生画了几段,数据标错了。
师:(一边画一边说)画一条1cm长的线段,第一个端点上标0,第二个端点上标1000km。如果多画几段,在1cm处标1000,在2cm处标2000……在最后一段的数据中写上单位。
师:将数值比例尺1∶200000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2)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师:你能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自己动手试试吧!
【学情预设】预设1:1∶50。
预设2:1∶50000。
预设3:1∶5000000。
师: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呢?
【学情预设】预设1:我认为1∶50这个比例尺是错误的,因为它表示图上距离1cm相当于实际距离50cm,不是50km。(教师追问:你知道他是怎么错的吗?引导学生说出没有统一单位。)
【教学提示】
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的改写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这部分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即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然后转化单位名称,改写成另一种比例尺。注意让学生说清楚改写过程中的想法,要比较细致地处理这一部分的教学。
预设2:我认为1∶50000这个比例尺也是错误的,因为它表示图上距离1cm相当于实际距离50000cm,也就是500m,不是50km。(教师追问:你知道他是怎么错的吗?引导学生说出单位换算错了。) 预设3:我认为1∶5000000这个比例尺是正确的,因为它表示图上距离1cm相当于实际距离5000000cm,5000000cm去掉5个0就换算成了50km。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能从检验的角度来证明哪一个数值比例尺改写得是正确的。最后一名同学还给我们分享了一个把厘米换算成千米的好办法,就是在数的末尾去掉5个0。那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要把千米换算成厘米,方法是怎样的呢?(学生齐声回答:在数的末尾添上5个0。) 教师板书规范的改写过程:1cm∶50km
=1cm∶5000000cm
=1∶5000000
师:想一想:比例尺1∶5000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多少倍?
【学情预设】比例尺1∶5000000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0倍。
师: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注意格式的指导。
师:改写比例尺要注意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要看清楚比例尺的意思,明白图上距离
1cm表示实际距离是多少;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时要注意统一单位;要注意千米与厘米的换算进率等。教师及时进行鼓励评价。
【设计意图】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的改写是建立在学生对比例尺的概念的理解之上,首先要理解比例尺表示的含义,让学生对不同形式的比例尺加以理解,在灵活改写的过程中全面理解概念。
四、学习放大比例尺,深化比例尺的内涵
1.观察对比。
师:观察这些比例尺(手指着黑板),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情预设】预设1:比例尺就是一个比,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预设2: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2.创设情境,深入探究。
师:有一幅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2∶1,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
学生独立思考并发言。
【学情预设】预设1:这个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cm相当于实际距离2cm。
预设2:这个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2cm相当于实际距离1cm。
师:他们谁说得对?
【学情预设】指导学生从比例尺的意义来理解,比例尺前项是图上距离,后项是实际距离,所以2∶1这个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2cm相当于实际距离1cm。
3.比较放大比例尺与缩小比例尺。
师:刚才大家说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而这个比例尺的后项是1,你知道它们的区别吗?
【学情预设】指导学生说出前项是1的比例尺是缩小比例尺,后项是1的比例尺是放大比例尺。(板书:缩小比例尺放大比例尺)
师:同学们再说说比例尺5∶1、20∶1的含义。
学生交流,集体评价。
师小结: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