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字的故事来历寓意国字
“我”,是汉语中使用最普遍的第一人称代称。其实,“我”的最初含义与人称毫不相关,而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的冷兵器时代。其间,部落、诸侯之间为了地盘、利益和权欲等征战频繁。当时,出于两军对垒、攻城略地的需要,各种冷兵器被派上了用场。
这其中,就出现了一种尖端为三角刺,形状类似戈的一种青铜兵器。这种手持的短兵利器便是“我”。
左至右依次为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说文解字》中说:“我,古杀字”。说明在古代,“我”就是用来战场拼杀的。“我”盛行于商周至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重新规划了国家的兵器,长剑成为冷兵器中的“主力”,“我”就逐渐淡出了战场。
从现今出土的西周时期青铜器“我”来看,“我”在当时是战场上通用的一种让人见之胆寒、谈之变的兵器。
而且从多部典籍中可以看到“我”是在当时征伐过程中使用率较高的一种兵器,主要的使用击法有“钩、挂、扎、挑”四种,它既可以横击钩杀,还可以扫、劈,而且分长、中、短三种。
商周时期盛行甲骨文,早期的甲骨文中,“我”字就颇似一种有许多利齿的武器,它实际上是“戎”的变形,翻译成今天的语言便是“无人可敌的威猛战器。”后来“我”字又逐渐变化成“禾”与“戈”的合字,意为“以手持戈”,也即手持战戈的勇士。
那么,“我”是如何由兵器而变脸为第一人称的呢?
古代的王室一年当中有两件最重要的事要做:祭祀与戎战。所谓“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是也。所以,古代的王室贵族都习惯将自己的部落、宗族统称为“手持战戈的人”,即“我这方的战士”,于是,作为第一人称的“我”便出现了。
《说文》中说:“我,施身自谓也。”《诗经》中也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记载。从那时起,“我”作为第一人称代称便沿用至今。
“国”字的故事来历寓意
甲骨文中的“國”(国)字由“戈+口”组成,其含义是“军队、人口”。可以理解为:由人口组成军队,由军队来保卫人口,这就是國家。在金文、隶书、楷书中,“國”字多了一个四周的“囗”,表示国家有边境四周;隶书、楷书中的“國”字还多了“一”,表示“土地”。这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國家。
字的来历在古汉字中,“國”字的组成中有外面一个大囗和里面一个小口,这两个口,意思是不一样的。外面的大“囗”,表示的是國家有四方疆域;里面的小“口”,表示的是人口;而“一”,则表示土地;此外,还要执有“戈”矛的军队来保卫國家的土地、人口和边疆。上述的大“囗”、小“口”、“一”还有“戈”等因素,构成为國家的“國”字。这是任何一个國家都具有的共同特征。
另外,“國”字还有两种俗体写法,《玉篇》所收的“囶”,突出了国家广有八方之土;《龙龛手鉴》所收的“囻”,则突出了民众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体现。但是,唯独“圀”字得到了武则天的法眼垂青,这大概是因为囗内的“八方”更能体现武则天的政治远见和雄才大略吧。“圀”字在日本也曾使用过,现在仍作为古代人名用字保留着,如江户时代的大名德川光圀。
最后,再谈谈我们现在的通行简化字“国”。其实,这个“国”字也是古已有之。据清代梁同书
《直语补证》考:“国、孑、齐……,今市侩书之,皆起于宋,见孙奕《示儿编》云。”不过,“国”字还要早于宋代,在六朝碑文(见图四)中即已出现。
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既是珍宝财富、君子品德的象征,也是国家权力与地位的象征,所以国中应有玉。据文字改革专家叶籁士先生的《简化汉字一夕谈》记载,1955年9月的《汉字简化方案修订草案》本拟把“國”字简化为“囯”,但有委员以现在是人民当家做主为由提出异议,最后通过“王”字加一点成“玉”,这就是今天的简化字“国”的由来。
可以说,古汉字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深刻地解释了國家的几个基本特征,或者说构成國家的几个基本要素——边境、疆域、土地、人口、军队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