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台湾文学
29.1 复习笔记
一、台湾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
1.台湾的新文学运动发端
台湾的新文学运动发端于1920年7月,当时一些留日的台湾学生仿效大陆的《新青年》,在东京创办了《台湾青年》,旨在“研究台湾革新,谋求文化向上”,并由此引发台湾的新文化运动,其所肩负的使命除摆脱封建落后文化的枷锁外,还要抵制日本在台实施的同化政策。
2.台湾现代文学的发展时期
(1)从1925到1931年,是台湾文学的草创期。
(2)1930年代初期,一直到1937年,属于台湾文学的繁盛创作期。
(3)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由此直到1945年,是台湾现代文学的凋零期。
(4)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投降,到1949年12月国民党政权迁台,为台湾光复初期。
3.台湾现代文学的艺术特点
(1)台湾的现代文学大都以现实主义为归依,乡土气息一般较浓重。其中最频繁呈现的是思恋家国,反抗压迫的文学母题,以及作为弱国子民的漂泊意识。台湾的现代文学作为一脉支流,无疑以其特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景观。
(2)台湾现代文学收获最丰的是小说,其次是诗,散文和戏剧相对弱一些。
二、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1.赖和
(1)赖和被称为“台湾新文学之父”,他以现实社会的批判和乡土文化的寻根为本,最早最有力地激发了台湾新文学的精神。其白话短篇小说《斗闹热》是台湾较早的白话小说。
郑愁予错误(2)赖和又是台湾新诗的奠基者之一。他试图以诗歌来纪实和抒情,取材往往都是现实中发生的重大
事件。如《觉悟下的牺牲》《流离曲》《南国哀歌》等。
2.杨逵
杨逵关注现实,参与社会变革,思想开阔,性格豪爽,又受普罗文学思潮影响,其创作大都由现实直逼时代的思想制高点。其作品有《送报夫》《泥人形》《鹅妈妈出嫁》《模范村》《萌芽》《春光关不住》等。
3.吴浊流
代表作有《先生妈》《波茨坦科长》《亚细亚的孤儿》等。其中,《亚细亚的孤儿》是日据时代台湾社会苦难历史的“镜子”。这部小说在思恋乡土的情结上构架爱国反日的主题,但又不时流露“异乡人”失根的痛楚。作者力图以历史的理智去控制那思恋与失望交织的乡愁,突出了小说的政治彩。
4.吕赫若
吕赫若常常描写农村日常家庭生活的矛盾或困厄,以此展现社会的变迁如何引起道德的心理的变化。他观察细腻,善于探究心理,小说结构完整,有明洁的轮廓,有较稳定平和的风格。作品有《牛车》《风水》《清秋》等。
5.龙瑛宗
龙瑛宗描写了1930年代台湾知识分子身处殖民地社会现实中的哀伤与绝望,其作《植有木瓜树的小镇》曾获日本著名杂志《改造》的创作奖。
6.诗歌方面
代表诗人及作品主要有杨华的《黑潮集》《晨光集》、王诗琅的《沙漠上之旅人们》、邱淳洗的《化石之恋》,以及吴新荣为代表的“盐份地带”诗人和杨炽昌代表的“风车诗社”的现代派诗作等。
三、香港的现代文学
香港的现代文学很不典型,也很薄弱。一直到1940年代末,出现了侣伦和黄谷柳等少数香港本地作家,写出《穷巷》《虾球传》等一些作品,才初步有了名副其实的“香港文学”。作为有真正地域文化特征的香港文学,主要是在六七十年代之后才逐步形成规模。
2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20世纪6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论争[南京大学2013年研]
答:20世纪6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论争是一场以文学为突破口,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大论战。论争双方分别是以官方势力联合现代派作家的一方和以在野的自由乡土派为主力的一方。两股政治势力、两种意识形态、两个阵营的作家队伍的争论围绕如何评价乡土文学,如何评价台湾文学的现状,如何看待台湾社会现实,如何对待传统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这场论争理清了官方文学与民间文学(主要是乡土文学)两种异质文学的发展路线,为乡土文学在文坛争得了合法的席位,并形成了一支以本土作家为核心的
乡土文学创作队伍,建立了台湾文学的民族风格。回归乡土,反映现实,成为作家的共识。
二、作品分析题
比较下列郑愁予两首诗歌的特。[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媳妇
媳妇儿的家曾是昔日的花轿
颤栗了门深柳枝垂的巷子
苇帘卷著空堂约好燕燕的佳期
是一叠唱片样转而不眩的下午
啊燕燕一圈呢语一圈笑
而雪披的远山仍是旧岁的寒衣
仍在多上坡的云脊……
翼的路子无消息
无奈梅香总趁日斜时候
推衾欲起的媳妇便帐然仰首
呀未粘好的风筝犹搁案头……
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答:郑愁予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媳妇》和《错误》是其代表作,二者的特表现为:(1)《媳妇》的特
媳妇是中国妇女的传统形象,在《媳妇》这首诗中,诗人不仅表达出自己对妻子的爱,而且通过对媳妇形象的描绘流露出对爱的向往和追求。具体特表现为:
①场景的渲染和对比
“媳妇儿的家曾是昔日的花轿”,而今在“深柳枝垂的巷子”颠晃着,媳妇的心在轿上
荡来荡去,因为今天是“约好燕燕的佳期”。这是一个出嫁的日子,人们吹奏着迎娶新娘,热闹非凡;而那“苇帘卷著”的空堂,却有一个人正在静静等候。这里的场景渲染和对比鲜而易见,诗人通过热闹与寂静的对比,渲染诗歌氛围。
②古典诗歌意象的运用
诗中运用了不少古典诗歌意象,如“轿”“柳”“巷”“苇帘”“燕燕”“佳期”等词,颇具柳永、秦观等人的风姿。
③细腻的心理描摹
“无奈梅香总趁日斜时候”,烘托出落日西斜、钩月初挂,媳妇忧上心头的心境。“推衾欲起的媳妇便怅
然仰首”中的“仰首”一词,借瞻月之姿,写出媳妇思念故人的心境。末句“未粘好的风筝”是一个具有特殊意味的象征。风筝托风而飞,以线缚翼,丝丝牵挂。作者以此作结尾,留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与回味。
(2)《错误》的特
《错误》一诗以江南的小城为中心意象,写思妇盼归人的情思,意境优美深婉,被誉为“台湾现代抒情诗的绝唱”。可以说,《错误》一诗承继的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其特主要有:
①传统的诗歌意象
郑愁予在诗中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意象,如“莲花”“柳絮”“马蹄”“春帏”等,营造一种别具感情彩的意境,渲染出浓重的愁绪,将亲人久别的抑郁和不得相聚的惆怅曲折地表达出来。
②高度的戏剧性
诗歌语言短小别致、轻巧清隽。“美丽的错误”这句话本是矛盾的,但联系整首诗歌,“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这是美丽的。但这马蹄声并不是她所企盼的
——这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更形成了清劲跌宕之势。
③文字纯净精致
《错误》这首诗歌的文字纯净利落、清新灵动,诗人竭力以最忠实的文字展示最忠实的感情。这是一首真实、真情的诗,其至今之所以仍能打动无数读者,最重要的因素不是词藻的华美与否,而是它内在的情感真挚感人,这种情感在诗中使情景和谐一致,产生了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