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演讲家
作者:王玥
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6
        摘要:语文能力是人们最重要的一种交际能力,而口语的表达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针对技校学生的特点,笔者谈谈在技校语文课口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技校学生 口语锻炼 语文课
        我国语言大师叶圣陶曾把语文定义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本于,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也就是说,语文学习应该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统一。口语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锻炼而成的。
        一、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在技校学生的口语能力现状分析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处事中,敢做、能做、会做,但相比之下不敢说、不能说、不会说,严重制约了他们将来的就业和成才。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
能否获得理想的聘用机会,要靠求职者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与学识修养。面试时,口才显得尤其重要。获得工作后,如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要配合好同事的工作,没有沟通的意识和技能是不行的。所以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已经成为技工学校毕业生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能力。
演讲家        二、口语锻炼在语文课中的实际运用
        口语锻炼,其实是综合能力的锻炼,因为说话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智慧学识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教师在每次语文课上都应该有目的地去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口语表达技巧,从而成为一个能说会道的人。
        1.胆量锻炼
        笔者在今年所教的四个班级224人中做过调查,约41.6%的学生害怕在大庭广众之前讲话。有些学生,台下活泼开朗,台上不敢张口,或缄默无语,或未语脸先红,或语无伦次。教师可通过让同学互相挖掘对方优点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发言,将讲台让给学生,给每位学生创造更多当众说话的机会。上台次数多了,学生说话的胆量自然会越来越大,自信心会越来越强。
        2.仪表仪态训练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感情的表达=7%语词+38%声音+55%无声语言。很多学生上台发言时,会有摸头、抓耳挠腮、摆弄衣角、摇摇晃晃、目光游离等不良习惯。教师在日常上课时,应提醒学生时刻注意,养成良好习惯。并应充分利用语文课上的互动环节对学生的表情、姿态、手势等进行指导和纠正,让学生在一举一动中体会仪表仪态的重要性。
        3.思维能力锻炼
        思维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人脑对事物的认知要借助语言来实现,思维的成果也要借助语言来表达。一是,通过复述,锻炼学生的定向思维能力。课堂上多让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比如在讲到《景泰蓝的制作》时,请学生复述景泰蓝的一道重要工序——掐丝的制作过程。二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锻炼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比如学习《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文时,可让学生把课文当剧本,自编、自导、自演;在学习《项链》后,让学生续编故事的情节;学习说明文单元时,以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实训车间为题,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又或者让学生根据几个不相干的词语进行编故事、造句。三是,通过智力题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多准备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课外智力题,如
脑筋急转弯、推理题、奥数题等,有时在课堂上也可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做成语接龙之类的游戏。
        4.普通话锻炼
        普通话是我国通用的语言交际工具。在《语文课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技校生要能够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但大多数技校生来自农村,在口语交际中长期使用方言,没有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没有掌握普通话的技巧,发音不准,表达起来很吃力。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建议学生每人备一本《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在阅读时可利用字典来正音。课余时间多看普通话的电视节目,如《新闻联播》。古人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语言环境对语言的学习非常重要。平时多与普通话标准的老师、同学交谈。还可以练习绕口令,锻炼唇齿和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