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教案【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五首诗歌创作的不同背景和不同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情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研究。
第1课时《野望》《黄鹤楼》
一、导入新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
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今天,让我们来一起研究《唐诗五首》。
二、《野望》
1.资料助读
XXX快乐爱好广泛,最凸起的成就在诗歌。他的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XXX家中,如鸢凤飞,忽逢野鹿,恰是不可多得也”。(【清】XXX:《石洲诗话》卷一)XXX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改变XXX,为首创唐诗做出了紧张贡献,在中国的诗歌史上,也具有非常紧张的位置。
2.基础常识
东皋(gāo)徙倚(xǐyǐ)犊(dú)
东皋:地名,诗人隐居的地方。皋,水边高地。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薄,靠近。
徙倚:徘徊。
犊:小牛。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相顾:相视;互看。
XXX:XXX,是一种植物。相传XXX灭商后,XXX、叔齐不愿做XXX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后遂以“XXX”比喻隐居不仕。
3.诗歌赏析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XXX。
XXX是水边高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XXX”。“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XXX《短歌行》中“月明星稀,XXX,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树树皆秋,XXX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采薇教案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相顾无相识,长歌XXX。
然而,XXX还不能像XXX那样从田园中到慰藉,所以最后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XXX、XXX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4.小结
全诗起句写傍晚在东皋伫望,次句写望后产生的寂寞惘然心情。三、四句写暮景暮年,用“树树”“山山”“皆”“唯”极写“秋”“落晖”的浓重。5、六句通过人事举动,进一步写暮景暮年。最后两句说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自己甘愿过“采薇而食”的隐居生活,表现出作者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这首诗写
景抒怀朴素自然,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其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三、《黄鹤楼》
1.资料助读
XXX(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XXX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XXX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听说XXX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XXX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正直,才情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魄宏伟,著有《崔颢集》。
2.基础常识
XXX:飘飘荡荡的模样。
XXX:晴日里的平野。川,平野、高山。
历历:明白的模样。
萋萋:茂盛的模样。
乡关:故乡。
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3.诗歌赏析
(1)昔人已乘XXX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2)XXX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XXX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情形的感染,诗人的心情逐步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同党。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光阴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重复品味的名句。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XXX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XXX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XXX上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