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
教学目标:
1. 学习《氓》中对比手法的使用,体会诗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2. 了解诗中赋、比、兴的手法及其艺术效果
4.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 把握《氓》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 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及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 让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正确学习、应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 把本课升华为对学生“理智的爱”的教育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2. 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跟课堂气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导入课堂
自古以来,爱情就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出了男子追求心爱的女子的不懈和幸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尹人,在水一方”,写出了爱情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那是爱情中的男女相思之苦,这些都是诗经当中描写爱情的诗篇。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悔;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浪漫;有“生命诚
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取舍;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忠贞。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爱情有关的诗歌——《氓》。
二、简介《诗经》
1、《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2、《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
“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3、《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与 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以彼物比此物。即对人或对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即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歌发端,已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
4、 “风骚”何意?为什么特别点“风骚”?
明确: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风格的源头
三、指导诵读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诵读,讨论诗歌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老师总结)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并不是标题,不能代表诗篇的内容。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一般读成“2/2”节拍,隔句用韵,但也富有变化。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获得声韵上的美感。采用了双声(如参差、踟蹰)、叠韵(窈窕)、叠字的语汇。
(3)学生结合诵读提示再一次朗读三首诗歌,自由诵读。
四、整体感知
明确:行文思路:恋爱——婚变——决绝(回忆、对比)
1、几名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相互补充
2、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和情感线索,把握人物形象(方法:诵读和语言赏析。)
(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
爱情诗
(2)从表达方式上看,是一首什么词?采用第几人称叙事抒情的?
叙事诗,第一人称
(3)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叙事的?
(4)、可见女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板书)思路:恋爱结婚——婚变遭弃——决然离开
(恋爱——婚后——决绝)
情感:甜蜜幸福 悔恨沉痛 冷静清醒
五、语言赏析示例:
(一)“恋爱” 部分(第一、二章):相见 定情 送别 约期
采薇教案第一章,抓住“送”、“将”、可见女子的温婉、痴情和大胆追求爱情的个性
第二章,抓住“乘”、“望”、“泣”、“涕”、“笑”,痴情、热烈而纯真。(用“赋”的手法铺叙女子的恋爱生活,甜蜜幸福。赋举例:《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