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古代学校教育的产生
一、重要概念
1.文士学校:古埃及,教师:文士,从寺庙学校毕业,长于文墨,掌握一定的初步科学知识。学生:奴隶主子弟。场所:文士家中,也可在露天或大树下教学。教学内容:识字,阅读,书写和基本计算方面的知识。
2.古儒学校:古印度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教师称古儒:对经义粗具研究,笃信梵天又能阐述经典,主要进行经义的解释和各门知识的传授。儿童入学须经古儒考验。学习内容主要为六科和《吠陀》经。
3.泥板文书: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秆在泥板上压制字符,文字为“楔形文字”,泥板烧干或晒干即成“泥板文书”。
4.六艺: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乐》、《易》、《春秋》称为“六艺”。
5.学在官府:西周推行“惟官有书,惟官有器”的“学术官守”政策,士子们如欲学习将来为官必须掌握的知
识技能,只有求之于有司,学之于官学。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6.官师合一: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共同特点。西周教育的教授者、管理者均由政府官员兼任。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7.政教一体:西周,学校既是学习之地,又是集体行礼、集会、聚餐、练武的场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P14
二、问题与思考
1.世界早期学校有哪些特征?
答:(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门的教师;(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3)教育有阶级性;(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这个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架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森严的等级制度导致学校教育为上层社会的统治者所垄断,教育也主要体现其政治功能。
各国政治制度的不同,使得学校教育的发展又有所差异:在宗教势力主导社会生活的古印度,学校教育呈现鲜明的宗教彩;在世俗政权主导的中国、古希腊,其学校教育凸显了世俗化、人文化的特征。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在学校教育的类型上也呈现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并存的态势。
同时,由于政治架构的差异,中国与古希腊在教育发展上也有不同。中国由于统治者实行集权制的政治体制,并将教育事业视为国家政治的一部分,因而更注重教育的政治适应性,政治社会化几乎是这个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而在古希腊,政治上的相对自由,使古希腊雅典的教育更注重个性的自由发展。
P27
2.中国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制度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奴隶社会的教育特点)教育具有了严格的等级性和阶级性;教育为官府所有,学术官守,政教合一;贵族后代成为文化教育的掌握者和独享者;教育内容以礼乐为重,射御次之,内容相对全面;
教育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拥有了专门的校舍。(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门的教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
奴隶社会教育政教合一、政教一体、官师合一。
教育主要体现其政治功能。
学校教育凸显了世俗化、人文化的特征。
统治者实行集权制的政治体制,并将教育事业视为国家政治的一部分,因而更注重教育的政治适应性,政治社会化几乎是这个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
P14,27
3.中国先秦时期人文教育有何特点?
答:先秦时期是古代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的发端和发展时期,先秦时期的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礼乐文明。西周是礼乐文明形成和发展时期,亦是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初步形成的阶段。天人合一观念的树立,成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初步。西周礼乐呈现出制度化、人文化、伦理化、政治化的特点,西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反映世俗生活的礼乐为核心的六艺教育。
4.斯巴达与雅典的教育制度有何异同?
答:同:(1)都很重视教育;(2)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无权享受教育。(3)都重视对女子的教育;(4)在教育过程中都注重使用体罚。
异:(1)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2)受教育者组成不同。(3)培养目标不同。(4)教育机构不同。(5)教育内容不同。(6)教学方法不同。(7)师资队伍不同。(8)对女子接受教育的态度不同。
由于斯巴达人人数最少,为了对付奴隶和平民的反抗,于是不得不时刻处于军事戒备状态,这也决定了斯巴达注重军事体育的教育特征。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此儿童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有时甚至是残酷的军事体育训练。而对文化知识教育较为漠视,教育方法却较为严厉。
雅典的教育目的虽然与斯巴达一样是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但人才的含义却不相同。雅典的教育主要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能言善辩、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此他们的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较为灵活。
1.教育目的:斯巴达:军事主义,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雅典: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主要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能言善辩、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家和商人。
2.对文化知识的态度:斯巴达漠视,雅典重视。
3.教学方法:斯巴达严厉,雅典灵活。
5.如何理解古罗马帝国在学校教育制度方面的变化?
答:1.明确提出办学要求,加强对学校的监督。
2.改变教师待遇,把教师从私人收费讲学改为国家官吏。中央或地方支付薪金。提高地位,废除奴隶身份,免除徭役。
3.建立国家教育制度。
4.设立新类型学校,如法律学校。
5.在中等教育方面,拉丁文法与罗马文学压倒了希腊文法和希腊文学。
补问:中外教育史的基本分期?
答:大致分为五个阶段:远古的非形式化教育,即原始教育时期;古代(形式化)
教育的奠基时期;古代教育的发展与高峰时期;教育的近代化(形式化向制度化转变)时期;现代化(制度化)教育的建立和发展时期。
第二章古代教育理论的奠基
一、重要概念
1.有教无类: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观点
含义:不分族类,不论贫富贵贱,不问地位高低,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意义:适应了士阶层的崛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对于扩大教育对象,打破学在官府、有教有类的垄断局面具有积极意义。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由此也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
局限性:他并不等同于现今的普及教育思想,因为奴隶与妇女是被排斥在受教育的对象之外的。
(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对象,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类”即族类。不分族类就是不分庶鄙,不分贵贱。“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
教有类而言的,表现在:一方面华夷诸族为异类,华夏诸族中被统治的氏族皆同教育无缘;另一方面,居统治地位的氏族内部也有森严的等到级性。孔子冲破了这二个界线,不仅把教育及于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
2.四端:(孟子,性善论,道德内发说)
孟子强调人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质特性,人性表现为“四心”
1.恻隐之心(仁之端)
2..羞恶之心(义之端)
3.辞让之心/恭敬之心(礼之端)
4.是非之心(智之端)
这四种善端是后天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3.虚壹而静:(荀况,成性式教育)精神高度集中,专心致志而不旁骛。(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
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4.苏格拉底法:即苏格拉底问答法(“产婆术”与启发式教学)
含义: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辩论的方法。首先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用反诘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回答荒谬,然后教师用种种事例启发学生,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学习主要靠自己去思考问题,依靠自知。教育者要启发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调动他求知的欲望,自觉地去追求知识。
步骤:讥讽-助产术-归纳-下定义
(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正确答案。所以,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从这个意义上说,
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对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苏格拉底的方法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人)
5.藏息相辅:(学记中的教学原则)课内学习与课外自学、练习应相互兼顾,互相促进,课外学习是
课内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它不仅有助于巩固、深化科内学习内容,而且还能提高学习的兴趣。但课外学习也应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如此才能使学生乐学而亲师。
6.《雄辩术原理》:(古罗马昆体良)论述的是对雄辩家的培养方法和要求,实际上也是一部系统的教育著作。系统总结了古代罗马的教育观和教育经验,同时吸取了古希腊人在教育思想上的有益成果,也概括了昆体良本人的教育经验。集希腊和罗马教育思想与经验之大成,是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
二、问题与思考
1.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有何贡献?
答: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他创立的儒家学派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
(2)他提出的有教无类的口号促进了文化教育的下移。
(3)他对六经古籍的整理和教学,不仅保存了古代传统文化,而且也使我国古代教育内容远离宗教,呈现鲜明的人文主义特点。
(4)他重视教育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作用,尤其主张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虽然一方面使得古代社会对教育功能的认识日益狭隘,但另一方面也使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发展到极致。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
(5)他提出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大多数也为后世所继承。
2.孟轲与荀况的教育思想有何异同?
答: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侧重点不同,塑造人性的方法也不一样。孟子认为道德是先验的、绝对的,道德是义务而不是为了服从上届的压力,他说“四端”是“我之固有”,目的在于使人“良心发现”,从而“反其初”;荀子则认为道德是社会需要的产物,一切道德都是人制定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抑制人性的“恶”,要人通过后天的“学”与“伪”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品性,彻底克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之恶。孟子重视人的主观精神状态的培养提倡“养浩然之气”;而荀子主张以师法之化、礼仪之道对人性加以治理。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虽然对人性的看法不同,但殊途同归,目的都是教人从善,使人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究其根本都是儒家精神的传承。
异:1.孟子:性善论,道德内发;荀子:性恶论(趋恶),道德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2.孟子:“
复性”教育体系式:存心养性,注重道德自觉;荀子“成性”式教育体系,化性起伪,重视外部规范的强制性。3.与孟子主张学习、重视教育的程度相比较,荀子更肯定个体自强不息的努力,以及强调求学、求教对个体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同:1.在对人本质的认识上有趋同之处:人人具有趋善本质。
2.都认为教育对人性发展有积极作用。
良心发现3.柏拉图对于教育问题的主张有何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