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
第9课 鱼我所欲也
一、积累与运用(41分)
1.填空。(4分)
(1)孟子,名 ,字 ,是 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 以后的儒家大师,被尊为“ ”,与孔子并称“ ”。
(2)《孟子》主要是记述孟子到各国游说,以及同各种学派进行论辩的情况,阐发他的政治见解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基本上是一部 散文,它以 方式,展开雄辩说理,辞锋犀利,富于哲理。
A.蹴(jiù)尔而与之 B.则凡可以辟(pì)患者何不为也
C.一箪(dān)食,一豆羹(ɡēnɡ) D.乡(xiānɡ)为身死而不受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谓/失其本心 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得到) B. 此之谓失其本心(指人的恻隐之心)
C.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 D. 万钟于我何加焉(句末语气词)
5.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是亦不可以已乎
6.下列句中加点的“得”意义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故不为苟得也 B. 所识穷乏者鱼我所欲也翻译及原文得我与 C.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得之则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B.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复前行,欲穷其林
C.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 是亦不可以已乎/死而后已
8.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箪食,一豆羹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D.万钟于我何加焉
9.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君子成人之美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见贤思齐焉
10.下面句子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2分)
A.鱼,我所欲也。 B.乡为身死而不受。 C.万钟于我何加焉! D.帝感其诚。
11.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比喻、排比)
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比喻、对偶)
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设问)
D.“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象征)
12.下列译文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译:生也是我想要的,然而想要的比这生更重要的,所以不能苟且偷生。
B.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译:一筐饭,一豆汤食,得到它就能生,不能得到它就死。
C.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译:用脚践踏后给他,乞丐也不肯接受。
D.万钟于我何加焉!译:高官厚禄在我身上还需要增加一些。
1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B.“乡为”和“今为”的排比句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了人不能失其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C.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D.《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
14.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1)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意思一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综合性学习。(9分)
在我国,“义”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加“‘义’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源流追踪】
(1)“义”甲骨文作“”,从“”从“”。“”即“祥”;“”,兵器。与战前占卜的吉兆有关。“再卜变,遽告不义,公乃令偃旗”中的“义”便是用其本义:___________;“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中“义”则引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义”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3分)
①“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之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史记•屈原列传》)
② “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宋史•文天祥传》)
③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吕氏春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义”远流长】
(3)“端午节”到来之际,班级举办“心怀大‘义’”文化传承活动,请提出一项倡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