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暖闻热评主题分类二十主题二十慈善公益
一、暖闻热评
【人物】捐赠者“顺其自然”
【故事】自1999年起,浙江省宁波市慈善总会每年都会收到署名为“顺其自然”的捐款。从最初的5万元到2021年的105万元,捐款方式年年相同:先汇款,后寄凭证,落款为“顺其自然”或其他词组的化名。23年来,“顺其自然”累计捐款总额已超千万元。远近闻名的“顺其自然”已成为一张爱心名片,激励着更多善行义举。
【点评】捐钱
“顺其自然”连续23年捐款,始终如一践行着信中的自述:“好事不说,顺其自然”。一年一度的如期而至,灾害关头的定向捐赠,匿名爱心人士的不断涌现……涓滴善意,汇聚起一座城市的温度,在一次次“默默无闻”中成就着大写的慈善。
大爱无声声自远。更多人为“顺其自然”所为而感动,加入了爱心的接力。多年来,宁波匿名捐款的爱心人士已超5000位,累计捐款超5000万元。正如“顺其自然”名列“大写浙江人”时的推荐语:“做好事不留名”成为宁波市民奉献爱心的风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爱心体。
因为真挚,所以动人。曾经好奇的受捐方也意识到,重要的不是寻“顺其自然”,而是把爱心更好地传递下去,用实际行动回馈善心善举,专注助学助教,并逐年公布善款去向明细,在“慈善无处不在,慈善人人可为”的氛围中涵养慈善意识、弘扬慈善文化。由“寻个人”开始,以“投身加入”延续,“顺其自然”从普通市民中走出,最终成为一座城市的爱心符号,将慈善更广泛、更持久地写进更多人的心间。
23年间,初心不改的“顺其自然”蓄积着关怀的力量,传递着社会的温度。进入数字时代,如何在捐助方与受益方之间,更直接地将“心底的感动”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探索正在逐步展开。用指尖的移动支付捐出善款,用脚下的运动步数走出日常的公益,用互联网平台让捐赠、分配信息更加透明……数字技术正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积聚善意、传递爱心。数据显示,2019年和2020年,通过民政部指定的20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连续两年有超过100亿人次
点击、关注和参与了互联网慈善。用数字技术为慈善赋能增效,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顺其自然”将以更生动的方式连接起心间与指尖,以更广泛的互助汇聚起个人与体。
“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慷慨,“助人所需、急人之难”的美德,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冬季。以一己之力怀兼济之心,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顺其自然”给我们以暖意,更给我们以启迪。“慈善是道德的积累”,愿我们共同用设身处地的扶助点亮道德之光,用力所能及的慈善汇聚社会暖流,让向上向善的力量充盈街头巷尾,书写更多“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时代故事。
二、黄金标题
1.大爱无声声自远
2.涓涓点滴善意,汇聚磅礴温暖
3.默默无闻中成就大写的慈善
4.慈善无处不在,慈善人人可为
5.积聚善意,传递爱心
6.创新慈善方式,让爱更加深入人心
7.以一己之力怀兼济之心,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
8.设身处地的扶助点亮道德之光,力所能及的慈善汇聚社会暖流
9.拥有一颗慈善心,生活更美好丰盈
10.慈善义举成风尚,人人参与冬不寒
11.仁慈奉献社会,善良感动人心
三、高分金句
1.真正的公益需要持久,靠一时兴起或噱头,只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事实上,把“好事做好”有一定难度,这一方面需要有社会热心人士耐心付出,另一方面也的确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2.慈善之为慈善,归根到底,见证的主要是一种“慈悲为怀”、“与人为善”的精神品质和境界,而并非简单物质金钱上的施舍。这正像我们在慈善捐赠中经常强调的:“1元不嫌少,1万元不嫌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3.一个人只要付出了诚挚爱心、勉力与人为善,即使所捐赠的款物十分绵薄有限、甚至根本无力捐赠钱物、只能“出力”、出时间,那么同样也是足以充分彰显慈善精神,并最终“积善成德”的。
4.慈善之善的真正度量标准,绝不是仅仅只是表面物质金钱层面的“捐与不捐”、“捐多捐少”,而更在于,内在的精神上是否充分拥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仁善爱心、“不忍人”之心。
5.为善毫无疑问是人类所追求的优良品德中重要的一面,因为它传递的是人们对他人以及社会弱势体的关切。可是,人们似乎都将名人们捐钱义演等大善视为真正的慈善。其实,善行有大小,善心无好坏,莫以善大而不为,小善亦可暖心扉。
6.善举虽小,传递正能量;人文大爱,弘扬时代魂。此外,日臻快捷的捐款途径、方兴未艾的民间慈善团体都不失为全民慈善的新渠道。善举是否大、影响是否远并不重要,一个热心行善的社会和民族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7.“慈”是仁慈,是人们自愿去奉献自己的爱心,是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善”是善良,是人们对他人的同情心,珍贵而又纯粹。
8.雪中送炭的温暖远比锦上添花的灿烂来得实在,困难时他人的救助之手远比漠不关心来得可贵,慈善时任性之本的爱所形成的结晶,是爱的表达方式,也是人类最宝贵的品德。
9.生活可以有“诗和远方”,慈善却不该有“灯下黑”。现代慈善的一大特点,就是把慈心善行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使之成为公民的一种爱心表达、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生活方式。
10.慈善的程序也如此,能做到程序上“专业”、没有纰漏的前提,肯定首先要有很“专业”的善心,这种善心是无需外界氛围的烘托,晚会主持人的煽情,乃至公众期待的眼神的,它只听任自己的良知和爱意的自然流露。
11.要认识到,一味呼吁奉献精神、牺牲精神,而罔顾捐助方的实际情况,只会起到过犹不及的反作用,会让公益慈善渐渐变味,失去“人之常情”的“血与肉”,也会让慈善活动越来越假,越来越不正常,最终可能会偏离公益正轨。
四、典型事例
1.爱心冰箱
针对连日的高温天气,全国一些城市掀起“降温公益”风,纷纷在街头设立“爱心冰箱”。“爱心冰箱”为高温下辛苦工作的户外工作者免费提供消暑饮品的图片在朋友圈广为流传。“爱心冰箱”通常指人们把自己多余的食物等放入室外特定的“冰箱”中,供需要的人使用,近年来“爱心冰箱”在我国许多城市逐渐
风行。北京首个“爱心冰箱”现身东大桥地铁站外,为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小哥和交警等免费提供饮用水。路过的行人纷纷点赞,并遵守“约定”,不随意取用。在“爱心冰箱”的行动感召下,一些市民也自发地买来酸梅汤、运动饮料、矿泉水和西瓜等装入冰箱。
2.成熟的慈善文化需要良性发展
九寨沟地震发生后,有网友喊话吴京:“那么高的票房、那么高的利润,吴先生打算分多少钱给灾区?我相信作为一个爱国演员兼爱国导演和爱国商人的吴京同志不仅在虚构的电影里爱国,而且在现实的灾难面前更爱国。”此前,有网友称既然《战狼2》票房这么好,为什么只捐100万?
最近吴京接受采访回应此事坦言:“要像李连杰学习,慈善我还会用我的方式进行到底,误会总有澄清时。并且李连杰也曾鼓励自己,慈善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无论多少你都是最棒的。”
3.“天使奶奶”方爱兰
方爱兰富有爱心,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资助他人。
上世纪80年代起,方爱兰曾资助浙江湖州一对患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不能动弹长期床的兄弟俩。
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她马上通过新闻机构捐赠了3万元。2016年5月,方爱兰的学生兼监护人金方云给媒体打电话,说自己的老师有笔10多万元的存款,想资助给寒门学子。后来,杭州长河高级中学的6位宏志生接受了资助,每人每月500元,一直到高中毕业;2019年,老人又一次捐助了这所中学的6名学生。“我一个孤老太太,要么多钱有什么用啊,还不如多做点有意义的事!”,奶奶总是这么勉励自己的学生们。从1973至今,老人捐资助人已将近40万元,帮助了多少现在戏称“小镇做题家”的孩子们成长成才,筑梦圆梦。
2020年7月16日,浙江省红十字会给老人办理了遗体捐献的手续,老人在“遗体捐献志愿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娟秀名字,为最后一次崇高捐赠做好了规划,最后成为了一名“大体老师icon”,继续燃烧余晖,照亮前路。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方奶奶的一生,教书授课,更育人明德,不是在奉献,就是在奉献的路上,称得上一声“先生”。
五、精选时评
慈善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
范正伟
上周末,一篇题为《这个世界会好吗?——我被万科慈善豪车队殴打始末》的文章刷屏朋友圈。当事人唐林撰文自述称,其驾车前往西藏进行公益慈善活动的旅途中,险些被“万科慈善豪车队”逼下悬崖,此后又被车队多人殴打。一起交通事故,因为众多“标签”持续发酵。
尽管是“冲突”还是“围殴”尚在争论,尽管质疑唐林炒作的声音仍然存在,尽管万科连发声明向唐林无条件道歉,但抛开这些具体细节,已经披露的事实足以令人深思:为何一趟慈善之行,演变成开斗气车的危险之旅?为何两队爱心人马,不是彼此扶持而是怒目相向?
毫无疑问,这一事件之所以广为关注,很大程度与“慈善”二字有关。这些年来,从陈光标的高调慈善,到成龙的裸捐风波,“慈善”一词变得流行而又敏感。一方面,它似乎更多地成了成功人士的“专利”,以至于在上述事件中,有人嘲讽“开个破皮卡,还去西藏做慈善”;另一方面,慈善似乎成为一个独立选项,与生活的其他方面割裂开来,似乎只有捐款捐物才是慈善,似乎只有在特定时空才有慈善。慈善和日常生活成了“两张皮”,甚至慈善与不善之举“并行不悖”,不仅对比强烈,也让人心生感慨。
那么,究竟何为慈善?慈善又该何为?
不可否认,慈善有经济性的一面,比如有“避税”的动因,甚至不排除“广告”的动机。但根本上来讲,慈善的价值更在于伦理性,“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慈善是一种基于人性光辉的选择。而这种人性光辉,总是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地普照。因此,中国的《孝经》中才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西方的古老谚语才讲,“慈善始于家庭”。从身边的人开始理解慈善,从能做的事开始践行慈善,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恐怕才是慈善的初衷所在。
将慈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才不会周末跑到山区奉献爱心,平时却对身边的同事冷若冰霜;我们才不会一边行贿受贿偷税漏税,一边借慈善来体现社会责任;我们才不会在居高临下的慈善中,随意消费人的感情和自尊。
将慈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在做慈善时,才不会滋生道德优越感,陷入施恩求报的烦恼中;才能认识到,慈善并非单纯给予,而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获得了内心的充盈;才不会把慈善当作一种手段,甚至陷入意识形态的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