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远方中学高三(上)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混淆.(xiáo)模.样(mó)濒.临绝境(bīn)并行不悖.(bèi)
B. 徜.徉(cháng)包庇.(bì)心潮澎湃.(bài)步履蹒.跚(pán)
C. 贮.藏(zhù)鞭笞.(chī)瞠.目结舌(chēng)解.甲归田(jiě)
D. 稳操胜券.(juàn)机械.(jiè)破绽.百出(zhàn)伺.机报复(sì)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真缔荻花彷惶羽扇纶巾
B. 殉情舞榭深邃殒身不恤
C. 飘渺菲薄霓裳千里迢迢
D. 寒暄歆羡烽火夙兴夜寐
3. 下面句中加点词用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辉的父母都下岗了,家里十分困难。我们几个好朋友鼎力
..,帮他凑齐了新学期的学
..相助
费,渡过了难关。
B. 这首诗已经融入了历史和文学,此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相得益彰
....。
C.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言简意赅
....,显示了作者高度的理论水平和概括能力。
D. 如果悬壶济世的医家想寻一位“健康大使”,我想弱不禁风
....的林妹妹是绝对无资格担当此重任的。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由于敌人此番的强势进攻,使我军再一次失去了218高地,战略形势对我军极其不利。
B. 他认为欧洲是汽车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对商品质量要求最为严格的市场,商品质量是否能
够得到欧洲顾客的认可是出口事业成功的保障。
C. 这位诗人作诗不存钓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并且从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
率真而又自然。
D. 路遥的《人生》,通过一个“回到原点”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一个大时代的发展轨迹与特
征,更揭示了个人命运的悖谬之处。
5. 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古代中国。二十四节气深深影响着人们的耕种劳作和休养生息,。,,。
①感受最深的,不是复杂的历法和盛大的祭祀
②为此,古人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和记载
③每当我读到这些有关节气的种种文字时
④而是贯穿于所有活动里,人们对苍天、大地,甚至对自身的那种深深的敬畏。
A. ②③①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③④②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激活校园诗歌不仅需要“情怀”
①校园诗歌是一个寄寓着太多“情怀”的词汇。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校园,可谓是诗意的栖居地,
读诗写诗俨然是一种潮流,加入高校诗社更是众多学子的梦想。但如今的大学校园,诗歌氛围遇冷,诗社普遍萎缩,正如媒体报道所说,尽管有爱好诗歌的学子的坚守,但今非昔比——过去诗社活动成百上千人的盛况不再,如今已锐减至十余人至六七十人不等。
②校园诗歌的这份“情怀”缘何难以安放?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使得诗歌可供阐述的空间缩减。另外新媒体的兴起,也导致人才不断流失,加之影视、综艺等娱乐化产品更多地吸引社会注意力,也吸引了“内容生产者的生产力”。
③有人说,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中国诗词大会》受追捧,其背后就反映了国人对诗歌的需求。北京连续举办三届诗歌节,也向人们展示了让诗歌回归校园的努力。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学诗社不单是激情昂扬、闲情逸致的所在地,还越来越跟生存挂上钩。正如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社长直言,“以前能从学校得到一些支持,最近一两年争取不到钱。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校那么困难,还给我们资金支持,现在为什么做不到呢?”
④显然,激活校园诗歌,不仅需要“情怀”,还需经费、“人气”、政策等多方面支持。除了高校应在经费上给予诗社有力保障、吸引更多诗歌爱好者参与外,更重要的是还要强化诗歌的“内核”,拓展诗歌的“外延”。从海子到余秀华,包含的一个事实便是,当今时代产生“现象级诗人”的土壤始终存在,现在的问题并不是公众“情怀”的缺乏,而恰恰是诗歌创作上的乏味。⑤从政策上说,校园诗歌最好的时代即
将到来。正如教育部部长今年“两会”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被问及《中国诗词大会》现象时表示,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之路,“从小学到大学,各个教育学段都覆盖”“融汇到教材体系中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将使校园诗歌成为推动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大学校园将重新让诗歌生发起来。(节选自《中华读书报》2017年11月29日付彪)
6. 下列对于文章前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读诗写诗是一种潮流,所以众多学子把加入高校诗社作为自己的梦想。
B.如今的大学校园,诗社普遍萎缩,诗歌遇冷,虽然依旧有爱好诗歌的学子的坚守,但今非昔比。
C.校园诗歌的这份“情怀”之所以难以安放,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使得诗歌可供阐述的空间缩减。
D.新媒体的兴起,导致诗歌创作的人才不断流失,影视、综艺等娱乐化产品也吸引了“内容生产者的生产力”。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_____
A.《中国诗词大会》受追捧反映了国人对诗歌的需求,这说明中国人的诗心一直都在,只是需要被激活。
B.如今,大学诗社在表现激情昂扬、闲情逸致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到与生存有关的物质问题。
C.从海子到余秀华,说明当代产生“现象级诗人”的土壤始终存在,只是需要在经费、人气和政策多方面予以支持。
D.要激活校园诗歌,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在于强化诗歌的“内核”,拓展诗歌的“外延”,使诗歌创作逐渐突破“乏味”的怪圈。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校园诗歌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形成潮流,但如今,不管是从诗歌氛围还是诗社规模来说,都已经大大不如从前了。
B.校园诗歌如今盛况不再,不仅仅只是“情怀”的缺失,还涉及到经费、政策等其他方面的原因,另外诗歌创作本身也需要再强化。
C.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校虽然困难,但依旧给予诗社经济上的支持,而现如今却做不到,说明当今社会看重物质更加拜金,这种风气已经开始影响校园。
D.让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贯穿到校园教育的过程之中,将会使校园诗歌成为推动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
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9. 指出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______
A.猥.以微贱(自谦之词,犹“鄙”)则刘病日笃.(病重)
B.过蒙拔擢.(提拔)矜.悯愚诚(同情、怜悯)
C.死当结草
..(代指尽孝)岂敢盘.桓.(逗留,徘徊不进的样子)
D.门衰祚.薄(福分)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10. 指出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______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C.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1. 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第一段叙述自己的遭遇和家庭的困境,为下文请求提供依据。
B.第二段叙述自己并非没有奉诏之心,只是因为祖母病重,自己进退两难;身不由己。
C.第三段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大道理,再着重说明“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
臣,无以终余年”的情况,以说明并非欲全名节。
D.第四段陈述希望,恳请皇上满足他孝敬祖母的愿望,并表达了自己一定要“陨首”“结草”
对祖母报恩的决心。
请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2.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译文______
13.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译文______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4. 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15. 李白被人们誉为“诗仙”,他与杜甫被誉为“李杜”。还有两位诗人被誉为“小李杜”,
他们是______ 和______ 。
16. 默写下列名句。
(1) 山不厌高,______ 。(曹操《短歌行》)
(2) 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 (杜甫《登高》)
(3) ______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4) 今宵酒醒何处?______ 。(柳永《雨霖铃》
(5) 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 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7) 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 ,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 。(白居易《长恨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稿纸上的水渍
海子的诗歌
庞洪峰①外甥晋捎来两张有字的稿纸,说:“舅舅,这是姥娘写的,是回忆往事的。”我听了,说:“好的,好的。”嘴上说着这,心里却想笑,我的母亲,只有高小文化,78岁了,竟写起文章来了?母亲上班时是当会计的,我从没听说过母亲能写东西。
②晋走后,我扫了一眼那两张稿纸,上面清楚地有几处凹凹的水渍的痕迹,我没多想,随手把稿纸放进电脑桌的抽屉里。我觉得看母亲写的这东西,是白耽误工夫!
③过了几天,我坐在电脑前,打不出一个字来,忽然想起母亲的那几张纸片,就从抽屉里翻了出来,首先看到的还是上面几处水渍的痕迹,是母亲不留意弄上水的?也许吧,毕竟手脚不利索了嘛!可纸上的文字又相当清晰端庄,那认真仔细劲儿,一笔一画像极了一个刚念书的小学生的作业字迹。
④当我有一搭无一搭地浏览母亲写的那些文字的时候,读着读着,我感到很惭愧。母亲写的是她的二舅梁冠瑞的家乡候寨子1939年闹鬼子,身为地下党员的二舅如何带领乡亲们同鬼子抗争的事。我似乎觉察出,母亲是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态写对往事的回首,字里行间,既有对她二舅的敬佩和怀念,也有对鬼子屠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的愤恨。
⑤母亲有四个舅舅,他们闹起革命来,不怕流血不惧掉脑袋。母亲的舅舅们都很疼爱这个懂事的外甥女,二舅更是。后来,二舅供我的母亲念书学文化,学到高小。他认为,人没文化可不行,就是个睁眼儿瞎,将来干么么不中。识了字的母亲后来考成公家的人,又成了党的人。母亲一提起她的二舅,
总是满脸的敬重和感恩。
⑥为了完成母亲的梦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过去那些事,我虔诚地为母亲梳理着文字。让我惊喜和佩服的是,母亲的文字通顺,思维有条理,读起来舒服极了。我只是改了一个句子,再就是加了个题目。2014年6月17日,这篇文章以《那年闹鬼子》为题见报了。
⑦稿子见报后,我当时没拿给母亲看过。母亲看到这篇文字已是11月初的事了。我们山东有个刊物叫《时代文学》,2014年10月下期是“中国梦”主题文学征文获奖专刊,母亲的文章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