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确立了新中国的文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为工农兵服务。”
(3)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苏联解冻文学。
(4)1957年,反右运动。
(5)1958年,。
(5)1960年,第三次文代会政治彩更浓。
(6)1962年,以阶级斗争为纲。
(7)1966年,《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出台,开“”先声。
(8)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致“二为”方针: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
小说编
大纲:
一、建国初三十年 (现实主义一元化形态)
1、建国初期小说创作——颂歌阶段(1949-1956)
(1)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确立了新中国的文艺方向,即“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为工农兵服务。”
(2)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成为过渡时期的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
2、曲折发展时期的小说创作——探索阶段(1956-1966)
(3)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苏联解冻文学。
(4)1957年,反右运动。
(5)1958年,。
(5)1960年,第三次文代会政治彩更浓。
(6)1962年,以阶级斗争为纲。
3、小说(1966-1976)
(7)1966年,《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出台,开“”先声。
建国三十年小说创作的两个时期主题相同,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主题,分别为农村题材(重点是合作化小说)、革命历史小说、工商业题材、干预生活题材
二、新时期小说创作
(8)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致“二为”方针:文艺为人民服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
1、复兴时期小说76-80: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
3、八十年代下85-90:出现寻根小说、现代主义小说,另外还有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
三、后新时期小说创作
90年代以后新时期小说创作商业大潮兴起,雅俗文化共存,出现世纪末的“断裂事件”。有新写实、新历史、女性小说、新生代小说。
一、建国初三十年 (现实主义一元化形态)
(一) 建国初期的小说创作(1949——1956)
• 1、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
• 第一类:反映农村婚恋问题的小说
• 赵树理《登记》“山药蛋派”※(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07填空)
• 马烽《结婚》
• 谷峪《强扭的瓜不甜》
• 康濯:《春种秋收》
• 第二类:反映如何对待农业集体化问题的小说(合作化小说)
赵树理:《三里湾》范登高,王玉生,王满喜(“合作化小说”※的代表;大众化“问题小说”的范例)
李准:《不能走那条路》
• 2、革命历史小说(革命战争题材)
一、歌颂革命战争,并通过描写战争来普及现代革命历史和中共党史。
• (1) 抗日战争:
• 《风云初记》(孙犁)“荷花淀派”※
• 《铁道游击队》(刘知侠)
• (2)解放战争:
• 《保卫延安》杜鹏程
《黎明的河边》峻青和茹志娟《百合花》是五六十年代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优秀短篇06填空
•
• 《铜墙铁壁》柳青
• 《活人塘》陈登科
(3)抗美援朝:
《三千里江山》(杨朔);
《上甘岭》(陆柱国);
《洼地上的“战役”》(路翎)
二、不同的探索尝试:
《洼地上的“战役”》( 路翎):尝试表现个人幸福与战争、个人情感与部队纪律之间的矛盾。
《我们夫妇之间》(肖也牧):捕捉新的社会矛盾
《铁道游击队》(刘知侠):尝试利用民间文化形态(情节传奇化,人物草莽化,战争场景灵活化,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3、“双百方针”鼓舞下的干预生活创作潮流。
• ㈠干预生活、直面现实,大胆暴露社会生活阴暗面的创作。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王蒙(刘世吾)
《改选》李国文
《沉默》何又化(秦兆阳)
• ㈡突破禁区的婚姻爱情小说。
• 《红豆》,宗璞(江玫、齐虹、萧素)
• 《在悬崖上》邓友梅;
• 《美丽》丰村;
• 《小巷深处》陆文夫
• 这批创作把文学对婚爱问题的思考引入了揭示人的情感冲突和内在矛盾的领域,在“人学”意义上显示了双百方针之后现实主义创作的深化。
• “干预生活”创作潮流。
曲折发展时期的小说创作(1957——1966)
1、 革命历史小说
吴强《红日》、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梁斌《红旗谱》(朱老忠、严志和)
杨沫《青春之歌》(最先引导林道静走上革命道路的05填空、卢嘉川、江华、林红)
曲波《林海雪原》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欧阳山《三家巷》(周炳)
革命历史小说※
2、 农村题材的小说
短篇:赵树理《锻炼锻炼》(杨小四,王聚海)
李准《李双双小传》《不能走那条路》《黄河东流去》
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
长篇:柳青《创业史》(梁生宝、梁三老汉最典型的中间人物是-07填空)
周立波《山乡巨变》
浩然《艳阳天》《金光大道》《喜鹊登枝》
陈登科《风雷》
3、 工商业题材的小说
工业题材:《百炼成钢》(艾芜);
《在和平的日子里》杜鹏程(梁建则、阎兴、刘子青)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上海的早晨》(周而复)
4、 历史小说
《陶渊明写〈挽歌〉》陈翔鹤
《杜子美还家》黄秋耘
《李自成》姚雪垠
新时期的小说创作。 复兴时期的小说(76——80)
一、 伤痕文学
㈠《班主任》刘心武(张俊石、宋宝琦、谢惠敏08填空)。思考在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精神上造成的伤害。
㈡《伤痕》卢新华(王晓华、母亲),伤痕文学的命名03填空
㈢《铺花的歧路》(冯骥才)白惠
㈣《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
“大墙文学”葛翎《第十个弹孔》、《泥泞》
㈤、《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许茂08填空)
㈥、《将军吟》(莫应丰)
知青伤痕小说,《蹉跎岁月》(叶辛)《生活的路》(竹林)
▲ 伤痕文学※99
▲ 对伤痕文学的理解评价、伤痕文学的地位不足
二、 反思小说
早期代表作品
• ㈠反思五十年代末的运动,追问党关系、干关系,重新确立人民是上帝的观念。
• 《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㈡描写小人物的命运悲喜剧。《李顺大造屋》(高晓声)
• ㈢质疑五十年代末期的反右运动。《布礼》(王蒙)
• ㈣张贤亮的反思小说:《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黄香久)《唯物论者的启示录》章永璘、马缨花
• ㈤知青反思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史铁生)《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梁晓声)
概念:反思文学
• 八十年代的小说写作(上)(80——85)
• 一、反思小说的进一步发展
• 1、超越现实政治主题,文化指向逐步明晰。
• 《芙蓉镇》(古华)胡玉音 黎满庚 黎桂桂 秦书田。“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
• 2、突破军事题材的“雷区”。
• 《高山下的花环》(李存葆)赵蒙生、靳开来、梁三喜
• 3、知青反思小说的发展。《隐形伴侣》(张抗抗);《雪城》(梁晓声);《血黄昏》(老鬼)
• 4、对婚恋伦理问题的思考。《爱是不能忘记的》(张洁)钟雨、老干部《方舟》;《祖母绿》;《毒蘑菇》;《无字》。女性主义写作:《错!错!错!》、《懒得离婚》(谌容)
• 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天堂公社:菱花、存妮、荒妹
• 5、追问知识分子政策。《人到中年》(谌容)陆文婷
• 二、改革小说的崛起
创作情况:
• 第一个阶段:歌颂与呼唤改革。《乔厂长上任记》(蒋子龙)乔光朴
• “开拓者家族”人物系列。高晓声:“陈奂生系列”《”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 《陈奂生转业》、 《陈奂生包产》、 《陈奂生出国》——《 陈奂生上城出国记》
• 第二个阶段:对改革进行全方位的反映和审视。
• 一些作品从歌颂改革的巨大效益转向表现改革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当代诗歌
• 《老人仓》(矫健)《秋天的愤怒》(张炜)
• 一些作品着重表现人们的道德观念、思想情感在经济改革的冲击下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 路遥:《人生》高加林。《平凡的世界》(路遥)
• 第三个阶段:与文化批判意识相结合。《古船》(张炜);《浮躁》(贾平凹);《河魂》(矫健)
• 八十年代的小说写作(下)(85——90)
• 一、寻根小说
代表作:《文学的根》,韩少功。《我的根》,郑万隆。《理一理我们的根》,李杭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