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5日至16日,由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与《星星》诗刊共同主办的首届川渝当代少数民族诗歌研讨会在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召开。《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魏巍、童龙超,华中师范大学王雪松,上海财经大学徐仲佳,华侨大学田文兵,西华师范大学傅华,成都大学罗文军,三峡大学刘波,广西民族大学陈爱中,江西社会科学院张丽,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邱婧等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副所长魏巍主持会议开幕式并致开幕词。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民族经验与汉语诗性”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深化了对川渝当代少数民族诗歌这一重要研究对象的认识。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魏巍副教授认为,川渝本是一家,生活在川渝的少数民族为川渝的文学、文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梁苏琴
999年出生,重庆大足人,西南大
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从
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民族经验与汉语诗性
——首届川渝当代少数民族诗歌研讨会综述
很多现象值得我们总结和研究。从民族文学书写的广度来看,回族的木斧、张央等,彝族的吴琪拉达、吉狄马加、倮伍拉且、吉木狼格、俄尼·牧莎斯加、鲁娟等,藏族的阿来、列美平措、远泰、蓝晓、康若文琴、王志国等,苗族的二毛、何小竹、张远伦等,土家族的李亚伟、冉冉、冉仲景等,羌族的羊子、雷子、羌人六等,不仅有着宏大叙事的相似性,也有着来自各族、地域文化的差异性,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族文化、地域文化、代际差异等丰富性构成了当代川渝少数民族诗歌的重要景观。从族来看,彝族诗歌现象在当代少数民族诗歌中独具特,这里所谓的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诗人人数众多,二是有专门的文学总集出版,三是几乎所有彝族诗人都热情地歌颂着他们生活过的凉山,以及他们脚下的土地,充满着浓厚的彝族文化彩。从文学史来看,重庆少数民族诗人的创作更是直接推动了1980年代以来诗歌语言、思维的更新换代,不仅将诗歌从庙堂之上带到了民间,也直接影响了其后诗歌创作的口语化、民间化、日常化,将“第三代诗”结结实实地写进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从城市地域来看,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创作成果丰硕,“康巴作家”里就有大量的诗人。重庆的少数民族地区虽没有四川多,但酉阳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成就,在县级城市中很难到与之匹敌的,这些诗人的创作共同构成了蔚为大观的“酉阳文学现象”。从文学与民族来看,很多川渝少数民族诗人诗作不仅将诗歌与少数族联系起来,也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来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达。
华侨大学田文兵教授认为,“出走”抑或“坚守”是川渝地区少数民族诗歌创作的两种可能,即从身份意识及其诗歌创作入手,整体观照当代川渝少数民族诗人,大致有两类:“出走”即
淡化民族身份和特征,“坚守”即以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来书写本民族文化。但无论出走还是坚守,代表着跨文化语境下当代少数民族诗人的两种典型类型,其诗歌创作实绩共同构成当代少数民族诗歌的多元景观。当下的少数民族诗歌创作,如何回应新时代文学创作的要求,以高度自信的姿态呈现本区域民族文化的同时,又避免拘泥于民族性的限制,既是少数民族诗人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亟须思考的问题。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硕士生梁苏琴谈到了川渝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发展中的分化与整合,川渝本是一家,但其间的少数民族诗歌因为地域文化与族文化形成的固有文化根性,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四川少数民族地区都为高原边地,诗人往往有恋地情结,恋地情结使得四川少数民族诗歌表现出“保守”的文化特,在创作中立足并反哺于族与地域文化;靠水运交通营生的重庆少数民族诗歌在文化上则更为“开放”,其诗歌语言、意象思维等就明显逸出了族与地域文化的轨道。当代川渝少数民族汉语诗学的内在分歧主要体现在族意识与文化认同、地域书写与代际差异等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趋势下,当代川渝少数民族诗歌再度呈现出整合的趋势,川渝少数民族诗歌的创作主题逐渐发散到全人类命运、乡愁、城市化进程中的个人精神体验和生存现状等更多方面。对当代川渝少数民族诗歌的全景扫描,应综合考虑诗歌中的文化书写、文化认同、国家想象和人类命运关怀等方面,既要意识到川渝少数民族诗歌于整个中国当代少数民族诗歌的特殊性,也要把当代川渝少数民族诗歌放置到整个当代诗坛来加以讨论,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当代川渝少数民族诗歌的重要性。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邱婧教授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谈到了以美国学者马克·本德尔的个体学术史为中心的彝族当代诗歌的海外传播及研究。邱婧认为,1980年代以来的彝族文学涌现了大量的作家作品,尤其是彝族当代诗歌的兴起,在国际学界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如何看待中国民族文学“走出去”以及跨区域性的海外传播及研究,如何在国际学术视野下审视彝族当代诗歌的发展,是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亟须解决的议题之一。从美国学者马克·本德尔的个体学术史出发,来观察彝族当代诗歌在北美的传播和影响,并分析“凉山诗派”借由学术传播进入海外中国文学史的全过程,由此考证中国民族文学是如何在国际视野下被赋予生态文学、比较文学、世界文学等理论面向,从而客观检视中国多民族文学在海外的传播能动性、主位影响力和接受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可以提供一定的话语参照。
当代诗歌
成都大学罗文军教授从诗歌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剖析了当前阿坝少数民族诗歌发展中的几个问题。阿坝地区的诗歌发展具有十分丰富的意味,公开发行的《草地》(1980年创刊,初名《新草地》,1987年改名《草地》),内部发行的《阿坝文艺》等刊物,刊发的诗歌作品既有着连续性和现代性,还呈现出了颇具生命力的民间性与坚韧性。“阿坝文艺”“阿坝嘉绒文化研究会”“藏人文化网”等发表了很多阿坝诗人的优秀作品,甚至“阿坝师范学院学生诗歌选”中的民族诗歌也表现出不少可取之处。阿坝州独特的地理结构、山水空间、民族文化、生活方式为阿坝地区的诗歌注入了颇有地方特的意象、情感和体验,也使之具有了更为明显的“自我”智慧和“诗意”存在。与此同时,“现代化”的历史浪潮、民族文化的必然转化、现代性的问题焦虑等时代主题,也在阿坝诗人创作的诗歌中得到了细腻、真切的
8表现。从诗歌自身的发展来看,同质化的表达、浅层次的抒情、碎片化的感悟,以及创新追求中的猎奇、尝试、焦虑、迷惘等因素,仍处于一种普遍的杂糅状态之中。从这一角度来看,当前阿坝少数民族诗歌的表现及其问题,在地方书写等基础之上已越出地理的束缚,甚至实现诗歌层面上的飞越。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硕士生黄英豪认为,少数民族诗人与诗歌研究在当代诗歌研究领域始终是一个边缘性命题,或者说,往往与主流诗歌创作及各种重大命题“无涉”。如“第三代诗”的兴起中,少数民族诗人是如何处理少数民族质素与汉语诗歌断裂性新变之间的关系?少数民族诗人如何通过“非猎奇性”的另一条路径进入“第三代诗”乃至当代汉语诗歌新变?对这一重要命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重新发掘少数民族诗歌或文学的另一副面貌,并重审第三代诗的源起及“少数民族诗歌创作”之于汉语诗歌1980年代流变的重要意义。“第三代”诗歌运动中的少数民族诗人通过戏谑化、疏离化、加减法的方式,模糊化了稠密的少数民族文化质感,跳脱出猎奇性少数民族特质的写作范式。主张“pass寻根”的少数民族诗人,依托于新时期的市民生活与“日常”的表达冲动,重塑了汉语诗歌在新时期的抒情姿态,在双重文化网络负压下开拓出新的路径。之于当代诗歌运动而言,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研究突破了猎奇性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既有感知框架,发起了对西方民族文学理论在中国语境中可移植性的质疑,从中华民族文化实体生成的语境出发,在与当代市民生活的有效联动中,获得建构少数民族诗歌史论的丰富维度。
华中师范大学王雪松教授认为,当代的诗歌经过历史的洗涤最终会成为现代的诗歌。左翼诗歌中的“意
象政治”就很有启发意义。1930年代左翼诗人在创作中所使用的形式技巧和形成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