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背景:“推介心中最亮的星”七下第一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单元整体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统编教材的编排就贯彻着单元整体教学思想。据说,2022版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新教材,将沿袭现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方式,以单元为基本学习单位,前有单元学习目标,后有单元学习任务。打破单篇教学零敲碎打的惯性,建立单元意识,实践单元整体教学,是每一位一线教师面临的研究课题。
理想中的单元整体教学,是着眼于各层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立足统编教材的编排体式,聚焦单元训练要点,重视教读课的引导性作用,发挥自读课和整合课的课型优势,落实教学评一体和读写结合的理念,螺旋式提升语文关键能力,建构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框架。便于一线语文教师操作。
上学期主要分享了七年级上册各单元的整合教学课例,新的一年里,我将把单元整体教学方案和单元整合阅读教学设计展示出来,供老师们做备课参考。也希望各位语文同仁多提宝贵意见,共同研讨提升。
七下第一单元人文主题是“星璀璨”,所选文本均为多件事写人,侧重表现人物精神。语文训练要素一是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关键句段的表达妙处;二是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所谓关键语句,是指在文章结构上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揭示全文主旨,或者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而细节描写,往往通过具有表现力的词语甚或标点符号来表现人物精神。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把握关键语句,是学习选材组材、体会作者情感的抓手;品析细节描写,是领悟人物精神和作者语言风格的路径。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文本特质,通过学拟小标题、对联、颁奖词和比较品读细节等方式,引导学生达成单元训练目标。
本单元整体教学的主题是“点亮我们的星空”,共分三个课段:第一课段,教读,仰望“那颗星”;第二课段,自读,走近“那些星”;第三课段,整合,推介身边的“星”。单元整体教学情境设置为:选取你心中的杰出人物,布置班级文化墙“我们的星空”版面。单元整体设计方案另外呈现。本设计是第三课段教学设想。
【教学目标】
1.梳理人物相关事件,学习表现人物精神的选材、组材方法。
2.比较、统整典型细节,掌握表现人物精神的描写方法。
3.品读评论性语句,为人物写颁奖词,学习叙议结合的手法。
【课型特点】写作型整合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有一首流行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其中唱到:“当我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在漫漫求学路上,同学们一定也有迷茫无助、迷失方向的时候,这样的时刻,如果心中有一颗星熠熠生辉,我们会很快走出迷茫和彷徨,坚定前行的方向。
学习了第一单元的课文,你是不是被历史星空中的这些杰出人物打动?你是不是想到和他们一样照亮你、指引你的“明星”?这节课,我们选取心中的最亮的星,布置班级文化墙“我
背影教学设计们的星空”版面。
二、活动一:制人物卡片
活动准备:本单元课文中你最钦佩或最喜欢的人物是哪一位?请浏览课文,梳理人物相关事件,在小组内讲一讲你钦佩或喜欢的理由。
1.写介绍词。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课文中一位人物,选取能体现人物精神的事件,勾画课文相关语句,组成一段介绍词并拟写标题,在班内展示。
示例:标题——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介绍词——学者闻一多,钻探古代典籍,寻求文化救国之路。兀兀穷年,做了不说,数十年艰辛,凝结成《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革命家闻一多,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身体力行,说了就做,起稿政治传单,走在游行队伍前头,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小组活动,展示交流。
2.制事迹图。本单元课文都是通过多件事来写人。前面的课时我们用拟写小标题的方式,
把体现人物精神的事件都概括为简短的词句。思考这些事件在文本中的内在逻辑,选择合适的图形,绘制人物事迹图。
示例:《邓稼先》一文,最能体现人物精神的是二三四五部分,我们改写的小标题分别为:鞠躬尽瘁、两弹元勋;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功绩卓著、民族骄傲;身先士卒,攻坚克难。我们小组把这些人物事迹组成“蘑菇云”形状(见图)。其中,“鞠躬尽瘁、两弹元勋”放在云束处,其他小标题组成云朵。因为,课文的三四五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具化。邓稼先有那样的气质品格、意志信念才成为“两弹”元勋。
(引导学生讨论人物事迹的内在逻辑,选择合适的图形呈现,并能阐述组图理由。教师可适当引领,鼓励学生多样化选择、呈现。重在思考表现人物精神的多个事件的关系,思考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
比如,《说和做》中人物事迹图可选择“人”字形,左边一撇代表前期“做了不说”的学者闻一多,右边一捺是后期“说了就做”的革命家闻一多,重合的竖中是闻一多先生始终“言行一致”的品质。比如,《回忆鲁迅先生》的人物事迹图可以用树冠的形状,文中诸多事件就是树叶子。作者没有写鲁迅先生一生如大树枝干的大事件大功绩,而是选择零散的日常生活
细节,让人物更真实、有生气、可亲可敬。再比如,《孙权劝学》的人物图可以选择书页形。孙权劝学与吕蒙就学,就像一体两面的书页,共同书写了一个美美与共的历史佳话。
3.课中思辨:四篇文章中,《回忆鲁迅先生》写得最是松散随意,看起来似乎是多个片段的堆叠,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却成为描写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其他三篇文章可不可以也这样写?我们可不可以也这样写?为什么?
明确:《邓稼先》一文作者不会用萧红的写法写。因为作者与邓稼先相处少,没有丰富的一手资料,邓稼先二三十年隐身戈壁滩,日常起居、生活琐事无从知晓;《说和做》一文不能用萧红的写法写。因为作者萃取言行片段、采用诗意手法来表现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凝练精致的语言表达和严谨对举式的组材方式,相得益彰,而且全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孙权劝学》是按照事件发展顺序组材。公众熟知的人物才能用萧红的写法来写。
“并不是每一个人物、事物都可以用这样的风格‘琐记’一番,没有一定的重要性的人物,滥用这种琐记的办法,可能真的会成为流水账。而且这种风格的分寸比较难把握,稍有不慎,可能造成散乱芜杂。”——孙绍振《名作细读》
活动小结:
向课文学写人物精神之“选材组材”诀:
多取事例,内有逻辑。
三、活动二:绘动人瞬间
1.给“人物卡片”插图。
活动步骤:①出示邓稼先、闻一多、鲁迅的几幅图,说一说它们可以给文章哪些事件(段落)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