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具体案例
一、教学指南
(一)教学目标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3.比较阅读两篇写景散文名篇的各自之美。
(二)重点难点
通过文本细读,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三)课时安排
4课时
(四)课前研学
1.预习作业
速读课文,圈画这两篇散文中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并作简要点评。
2.阅读指导
两篇文章都是写景状物类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语音优美,富于文采,用丰富的想象不受时空限制,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影响读者,散文“形散神不散”,表达力强,感染力强。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写下的文章。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
《荷塘月》是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文章写了荷塘月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
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的喜爱之情。
3.写作准备
运用课上所学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去描摹某种风景美物,并抒发自已的真情实感。
4.知识清单
(1)走进《故都的秋》作者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战士”。
中短篇小说:《沉沦》(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集:《达夫游记》《屐痕处处》《达夫日记》《达夫散文集》《闲书》等。
(2)《故都的秋》写作背景
《故都的秋》创作于1934 年8 月17 日。当时,郁达夫到达北京仅仅只有四天的时间。当时日本侵略者要求将察哈尔省沽源以东、长城以北地区划归热河省。随后,不断地向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相继制造了两次“察东事件”。中华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郁达夫虽蛰居远离北平的杭州,一样会感受到国事的危急。因而,当他到达北平,触景伤情,写了《故都的秋》,描绘的是“悲凉”景物,流露的是“悲凉”心绪,表达的是对故都的一往情深。
(3)走进《荷塘月》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原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倾向进步。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
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不论写景抒情,均能通过细密观察或深入体味,委婉地表现出对自然景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主要作品有《毁灭》《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4)《荷塘月》写作背景
《荷塘月》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五)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我们向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对于写景状物的散文并不陌生,读懂文章内容不是难事。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对于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鉴赏,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能深层次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更难。因此,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分析写景、体会情感、注重审美。
二、过程设计
第1-2课时
(一)情境导入
1.PPT展示秋天景的图片,请同学说说对秋天的直观感知。
2.说说你知道的:秋天的诗词。
悲秋诗词: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 柳永《雨霖铃》)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战国 宋玉﹒《九辩》)
颂秋诗词: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唐﹒王维《山居秋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满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
3.为什么描写同一个对象,感情彩会截然不同?
点拨:景物与语言皆为情感服务,为作者的感情所驾驭。
文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背影教学设计(二)理清结构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1.播放课文朗诵(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2.问题一: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呈现什么特点?
引导分析:文章1—2段对比写出了北国秋的特点:清、静、悲凉。
3.问题二:文章结构如何划分?
引导分析:总→(1-2)分(3-12)→总(13-14)忆秋→ 绘秋→ 恋秋
(三)活动1: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五幅秋景图(学生分组讨论)。
1.问题一:阅读第3段,体会本段如何体现了故都秋的特点,并用四个字概括本段内容?
引导分析:
清——“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 ”
静——“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悲凉——“一椽破屋 、破壁腰中”
“以蓝或白者为佳”
“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这一幅秋景可概括为:庭院秋景图
2.问题二:阅读第4段,体会本段如何体现了故都秋的特点,并用四个字概括本段内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