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观评课研修组
研课报告
市县(区):
研修组名称
菏泽市鄄城县富春乡中学初中语文研修组
研修组长姓名
杨永革
研修组长所在单位
鄄城县富春乡中学
课例名称
《背影》
执教教师姓名、单位
李淑东
鄄城县富春乡中学
例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学段、学科
初中语文
研课时间、地点
9月21日
集体备课室
研修组成员名单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是否参加研讨
1
史香云
鄄城县富春乡中学
2
刘萍
鄄城县富春乡中学
3
高新健
鄄城县富春乡中学
4
李淑东
鄄城县富春乡中学
5
张广生
鄄城县富春乡中学
6
杨永革
鄄城县富春乡中学
7
李海燕
鄄城县富春乡中学
8
高桂英
鄄城县富春乡中学
背影教学设计未参加研课教师情况说明:
二、研课报告
(研课报告内容包括:1.集体研讨的流程;2.对课例的分析评价,要结合课例按照评价标准逐一分析其主要优点存在的问题;3.要对课例做出综合评价;4.阐述集体讨论对本课例的修改建议。不少于1000字。)
研讨流程
1.集合,明确研讨的内容、方式、流程。
2.将本组成员8人列为一组。
3.对李淑东老师课例中的资源:课件、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评测练习、效果分析、观评记录、课后反思等材料逐一仔细地共同阅读,共同观看李老师的《背影》课例实录。
4.小组开展讨论,探讨这个课例的主要优点,对优点尽量分析透彻全面,对问题力求认识清楚,取得一致意见,提出修改建议。
5.由小组中心发言人阐述小组的研讨结果,对于不同意见,研修组内再次展开讨论,将研讨引向深入。
6.做好讨论记录,整理出研课报告。
二、分析评价
研讨过程要点记录:
杨永革:《背影》是朱自清写的文学作品,也是百教不厌的老课文;《背影》的教学,最大的难点在于学生。由于本文是作者在当了父亲以后,对八年前情景的回忆,感情变化复杂,但学生年龄尚小,社会阅历太浅,大多也没经历大喜大悲之类的家庭变故,文章所呈现的情形离学生很遥远,因而,学生不易进入角。如何在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学生的心灵情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他们作出自己的体验与评价?这是摆在教者面前的难题。本课基本解决了这个难题。
史香云:本课的最大特点是紧抓情感主线,环节设计精巧。简练而深情的导入,用吟读来体验低回婉转、情抑于中的情感基调,然后以怎样的背影背影的背后为抓手,深度体验和理解作者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中间适时地介入背景,一步步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情感引向最高,直至最后特殊的作业”让学生积蓄已久的情感得以宣泄,真是水到渠来。可谓是步步铺设,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高新建:整个设计既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精髓,又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和创意;环节新颖而不作秀,内容厚实而不艰深。另外,本课在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理解文本,体悟人生,训练语言时,都是用语文的方式来达成的。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歌词,结束语,也很有语文味。
刘萍:本堂课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了学生的主体、老师的主导地位,值得借鉴。
杨永革总结:这堂优质课,是老师的心血,更是语文组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样的课多推出,这样的活动多开展,我们的教学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我们富春中学的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三、综合评价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于学生领悟文中渗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呢?
1李老师比较深入地研读教材,比较准确的把握了学生情况,比较科学地设置教学目标,合理的选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能抓住背影,文章的标题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以视作贯穿文章的主线。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所以,李老师通过反复朗读、圈划,欣赏歌曲,引导学生体会了父亲无微不至的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2、能适时课外拓展、体会写法
  细微之处见真情,抓住人物的某一细节,多次展开描写,这是这篇散文最大的特。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呢?然后小结:抓住细节描写能达到艺术视角的创新,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并且最能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在课堂中,李老师紧紧抓住细节描写这一主线,贯串整个教学,教学思路非常清晰。课内学习、课外拓展,学习的容量增加了,所学的知识也及时得到了巩固。
3、连接生活、畅谈心声
    不同的父亲,爱的方式各有不同。最后一环节,李老师让学生畅谈心声,说说在自己的经历中,父亲的哪些细节令人难忘。通过小组讨论,推选12人上台演讲,全班交流,预期使全课达到高潮。但可惜,下课的铃声已响起,只能把这一精彩的环节放在第二节课,继续讨论。最后,李老师告诉大家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着我们。请大家回到家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给父母夹一次菜,给他们写一张纸条,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
    学会理解,学会感恩,是现在的学生所缺乏的。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我认为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此。
4.课堂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参与比较积极,思维比较活跃,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四、修改建议
    1.优化课堂结构。时间的把握上还是不太合理。
2.培养质疑精神。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作答的多,而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的少。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学生有了问题意识,才会真正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3. 定好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学习、引导学习的过程,做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材变学材的转化者;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过程是课堂的主要构件。
4.为了老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根据我校学生的情况、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学法方面可采用点拨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在这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以下指导:
引导学生注意紧绕所设计的问题,扣住文中关键性语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体会理解文中的父子情;指导学生注意体会文中语言特点,加以积累、运用,加强语文基础;指导学生注意文中抓住人物特征的细节描写,把这种写法运用到具体写作中,采用以下教法:
(1)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来完成本课教学;
(2)设计带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通过语言的体会,解决本文重点;
(3)采用比较阅读,形象的图例,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突破本文难点;
(4)同时采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为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效率,采用幻灯、投影、播放录音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