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江城子苏轼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 导入
  苏轼《江城子》简单赏析。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细节描写,“无言”。包括了万语千言,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之感。如果彼此申诉各自的别后种种,相忆相怜,哪将又从何说起啊?!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再存在了。
  夫妻情深——悼亡之作
  二、 解题
  亡人 逸事
  亡人:孙犁之亡妻
  逸事:世人不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在文章中,特别指生活中的小事情。
  三、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出作者具体记述了妻子哪些“逸事”?
  全班四个大组根据文章具体内容给文章四个部分拟写小标题。
  明确:
  1. 妻子跟“我”学认字时的话语。(从“天作之合”写起,回忆起作者和妻子是怎么结婚的。)
  ——缘定
  2.“我”妻子初次见面的情景;妻子不肯跟“我”一同回家,要“我”叫车来接。
  ——初识
  3.妻子向父亲哭诉辛苦;妻子背瓜;妻子学习织布;妻子带孩子;妻子照顾生病的孩子。背影教学设计
  ——持家
  4.妻子临终前回忆起“我”给她寄花布之事。
  ——临别
  众多细节描写构成全文的主要内容。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是“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
  四、 文本分析
  (一)分组讨论,“亡人”是个怎么样的人?在文中体现在哪里?
  勤劳:
  质朴:
  礼教观念重:
  第一部分:
  1.作者与妻子的“缘”是如何“定”下来的呢?
  明确:一次偶然的机会定下来。(请学生讲解)用文中一个词语概括:“天作之合”。
  2.既然是“亡人逸事”,为什么作者一开始没有直接叙写“亡人”,而是围绕“天作之合”这个词语展开?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问题:“天作之合”的含义?联系旧式婚姻的一般情况。突出反差。体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天作之合”是表达人们对天意的感谢,因为他们享受到了意想不到或难以承受的幸福。作者将自己与妻子的婚姻记为“天作之合”,因为妻子给他带来了爱、幸福、宽慰、甚至写作的灵感、语言的源泉。表达了对妻子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3.妻子的话表达了怎样一种感情?
  明确:妻子的话也正是作者的心声,因此才会牢记心中。在此,“天作之合”不仅仅是一句虚言,而是成了带上神话彩的一句论断。两人对那天的雨,都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与其说作者在谢天,毋宁说他在感谢妻子,对天的感念,实际上也就是对妻子的感念。(语言细节)
  ——从中我们看到一位懂得珍惜、满怀感恩之情的妻子形象。
  第二部分:
  1.四十多年的相濡以沫,如今天人相隔,在记忆之海的深处,作者最难忘的是与当时还是未婚妻的妻子初次见面的情景:
  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
  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明确:极其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未婚妻腼腆害羞的神情姿态。
  作者为什么对这件小事记忆到如今?
  明确:作者对妻子的深情;这件小事很好地表现了妻子的直率性格。(动作细节)
  2.结婚已经好多年,有一次我路过她家,想叫她跟我一同回家去。她严肃地说:“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
  体现出妻子是个怎么样的人?
  明确:这一让人忍俊不禁的场景,突出了妻子作为一名农村妇女浓重的礼教观念,表现了她的质朴。
  第三部分:
  1.从整个部分来看,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明确:对比。
  主要通过哪几组对比来表现妻子的变化?
  明确:妻子回家诉苦和后来从来没有对我叫过苦作对比;从小只会做针线活不会织布与从纺线到织布都学会了作对比;小时候没有下场下地劳动过与自己卖线卖布粜米作对比;背不动北瓜与背二斗高粱走三里路作对比。
  2.写得最详细的是妻子随母亲去场院摘北瓜这一细节,详细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细节生动地写出了妻子的娇弱、力气小、为下文写妻子的变化作铺垫,也与下文的吃苦耐劳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细节是妻子性格变化的转折点。(动作细节)
  3.如何理解作者在本部分最后对孩子们说的那句话?
  明确:一是因为作者不在家,几个孩子,确实是妻子在战争年代里一手拉扯长大成人的;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子女记得母亲的辛苦;更是作者对妻子的衷心感谢。
  第四部分:
  一个雨天牵出的一段姻缘成就了一个妻子、一位母亲,也成就了作者的一片深情。无论是当年戏台下那嗔怪的一“盯”,还是那一双因为推机杼而变了形的手,多年以后,都成为作者心中难以忘却的一个个片段,一个个寄托了作者深厚感情的片段。接下来请大家看文章第四部分,体会一下作者在此又是如何表达对亡妻的怀念的。
  1.作者对亡妻的怀念是直接通过自己的口表达出来吗?
  明确:不是,是通过一位老朋友、老邻居的口来表达出来的。
  2.妻子的“好”主要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明确:A.在生活上对作者无微不至的照顾;B.在文字工作上的帮助也不小:多次借用她的形象写进小说,是作者语言的第二源泉。
  3.朋友屡屡劝作者写一写“大嫂”,那么作者又有什么想法?
  配乐朗读“我唯唯”至文章最后。
  作者为什么原来一直没有写,到妻子去世12年后,才动笔呢?
  明确:当作者“衰年多病”的时候,实在不愿去回顾这些。而如今“老年孤处,四壁生寒”时,“几乎每晚都梦见她,想摆脱也做不到”,因此记叙这些“断片”,来遥记对妻子的思念。4.文章最后一个细节,在妻子临终前,还向作者问起曾经买过两丈花布的事。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妻子为什么要问起这件事?
  明确:“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这句话的理解。为什么说寄到娘家才方便?
  体现出丈夫的细心。
  这或许是夫妻生涯中,作者为妻子所做的,为数不多的`事情之一,因此妻子印象深刻。直到临终时,还牵挂在心。两句对话看似平淡,实际上,将夫妻的恩爱之情写到极致。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正如《诗经》中最单纯明朗的情感,是“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简单的一句话,一位辛劳一生,温柔善良却又不乏坚强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就这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正因为四十多年来妻子付出多,索求少,作者内心深处才会觉得愧疚与不安,才会有“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可以说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