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实验目的:设计一组对比实验对铁生锈条件的进行探究。
实验器材及药品:汽水瓶4个,酒瓶塞2个,电吹风1个、纯净水、食盐
实验步骤:1.将4个汽水瓶分别编号为A、B、C、D。2.用电吹风将A瓶内吹干后迅速放入一枚铁钉,并立即用酒瓶塞将瓶口塞住。将蜡烛融化后封住瓶口的缝隙,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3.在B瓶内装入一满瓶煮沸后的纯净水,使纯净水将铁钉完全没没。再用酒瓶塞将瓶口塞住,并用相用的方法用蜡烛将瓶口的缝隙封住。4.在C瓶内装入少量纯净水,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但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5.在D瓶中加入少量的纯净水并加入少量食盐,将铁钉一部分浸泡在盐水中,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也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6.将4个试验瓶放在家中观察一周(每天观察一次)
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l.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2.在有盐的情况下,生锈的程度会加深、速度会加快。
实验名称1  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实验目的    用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实验器材、药品  烧杯(100 mL)3个、玻璃棒1支,温度计1支,药匙、洁净纸、固态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蒸馏水(装于细口瓶中),盛放玻璃棒和温度计的烧杯(200 mL)、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 检查仪器、药品。
2. 向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蒸馏水约20 mL,用温度计量出水的温度。
化学实验报告3.用药匙分别取少许固态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加入到3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溶解。
4. 再用温度计量出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5. 清洗试管,整理复位。
①水温是  20  ℃。
②氯化钠溶液的温度是  20 ℃。
硝酸铵溶液的温度是  12 ℃。
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是  31℃。
③硝酸铵溶解要吸热,氢氧化钠溶解要放热。
实验名称2: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2.17  3
实验目的:1、比较几种金属活动性大小。2、理解置换反应概念。
实验器材:试管4支、小木条、稀HCl、镁带、锌粒、铁屑、铜丝、稀H2SO4
实验步骤:1、分别在4支试管中装入5ml稀盐酸。2、分别投入少量的Mg、Zn、Fe、Cu。
3、用燃着的木条放于试管口。4、用稀H2SO4代替稀HCl重作以上实验。
现象:1、第1支试管反应最剧烈,产生大量的气泡。 第2支试管反应适中,气泡较多。
  第3支试管反应较慢,气泡较小。 第4支无任何现象。
2、点火后,可见前3支试管口瞬间出现浅蓝火焰。
分析及结论:1、Mg+2HCl=MgCl2+H2↑  Fe+2HCl=FeCl=FeCl2+H2↑ Zn+2HCl=ZnCl2+H2↑ 
Cu与稀HCl,稀H2SO4不反应,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g>Zn>Fe>Cu。
2、如以上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实验名称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2.26  5
实验目的:掌握配制某6%溶液的方法
实验器材:天平、药匙、烧杯、量筒(50ml)、细口瓶、食盐
实验步骤:1、计算:算出配制50g,6%的NaCl溶液中NaCl和H2O的质量。
2、称量,溶解:用天平称出所需NaCl倒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中,搅拌。
3、装瓶:把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上瓶塞,贴上标签。
现象:1、m(NaCl)=3g      m(水)=47g      V(水)=47ml
2、标签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及结论:m(NaCl)=50×6%=3g    V(水)= 质量分数=3/50×100%=6%
实验名称4: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3.2      3
实验目的:由HCl、H2SO4归纳酸的通性
实验器材:点滴板、滴管、试管2支、稀HCl、稀H2SO4、石蕊、酚酞试液、锈铁钉
实验步骤:1、在点滴板上分别滴2d稀HCl、稀H2SO4,在其中滴入石蕊、酚酞试液。
2、写出Mg、Zn、Fe与稀H2SO4,投入锈铁钉,1分钟后取出,用水洗净铁钉。
现象:1、
酸溶液
紫石蕊试液
无酚酞试液
HCl
变红
H2SO4
变红
2、投入锈铁钉后,溶液呈浅黄,铁钉变得光亮洁净。
分析及结论:1、酸性溶液遇石蕊变红,遇酚酞不变。
2、Mg+H2SO4=MgSO4+H2↑      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3、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SO43+3H2O
实验名称5:探究碱的化学性质3.4  5
实验目的:由NaOH、Ca(OH)2学习碱的通性
实验器材:点滴板、滴管、NaOH、 Ca(OH)2、石蕊、酚酞试液
实验步骤:1、在点滴板上分别滴入2dNaOH溶液和Ca(OH)2溶液,往其中滴入石蕊,酚酞试液。
2、回忆检验CO2的反应。
3、NaOH在空气中不仅会吸水还能与CO2反应,写出方程式。
现象:
碱溶液
紫石芯试液
无酚酞试液
NaOH
变蓝
变红
Ca(OH)2
变蓝
变红
分析及结论:
1、碱性溶液遇石蕊变蓝,遇酚酞变红。
2、CO2+ Ca(OH)2=CaCO3↓+H2O
3、CO2+ 2NaOH=Na2CO3+H2O
从本实验可归纳出碱的通性:1、显反应。2、+非金属氧化物。
实验名称6:中和反应 3.9  3
实验目的:1、学习判断酸碱反应完全的方法。2、认识中和反应。
实验器材:烧杯、滴管、酚酞试液、稀HCl、NaOH
实验步骤:1、在小烧杯中加入10ml NaOH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2、再慢慢滴入稀HCl,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恰好变成无为止。
现象:1、溶液变成红。2、红逐渐减退,直至呈无。
分析及结论:1、碱性溶液遇酚酞变红。
2、NaOH被HCl中和,溶液碱性减弱故红逐渐减退。
  NaOH被完全中和时,溶液不再呈碱性,故变为无。
  NaOH+HCl=NaCl+H2O
实验名称7:用PH试纸测定一些溶液的PH        3.11    5
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PH试纸。2、了解某些溶液的酸碱度。
实验器材:玻璃片、玻璃棒、PH试纸、稀HCl、5%NaOH、5%氨水、橘子汁、NaCl溶液等物质
实验步骤:1、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滴1滴待测液到试纸上。
2、与标准比卡比较,即得出被测液大致的PH。
3、测定以下物质的PH,认识它们的酸碱性,橘子汁、肥皂水、草木灰水、唾液。
现象:                     
溶液名称
PH
物质名称
PH
酸碱性
稀HCl
3
橘子汁
5
酸性
NaOH(5%)
11
肥皂水
8
碱性
氨水(5%)
8
草木灰
9
碱性
NaCl溶液
7
唾  液
7
中性
分析及结论:
1、NaOH为强碱,氨水为弱碱,因此,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PH大于氨水。
2、PH<7  呈酸性    PH=7  呈中性    PH>7  呈碱性
实验名称8:粗盐的提纯 3.16  3
实验目的:1、掌握粗盐提纯的方法。2、了解混合物分离的概念。
实验器材:天平、烧杯2个,玻璃棒、量筒、泥坑斗、铁架台、滤纸、酒精灯、蒸发皿、粗盐
实验步骤:1、溶解:用天平称取粗盐5g,投入到10ml水的烧杯中,搅拌,称出剩余粗盐的质量。
2、过滤:过滤食盐水1~2次,直到滤液澄清。
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结晶。
4、计算产率。
现象:1、搅拌,促进粗盐进中NaCl的溶解。2、滤纸上有不溶的杂质。
3、加热时搅拌防液滴飞溅,待有较多NaCl出现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分析及结论:
1、
称取粗盐
剩余粗盐
溶解粗盐
溶解粗盐
精盐
精盐产率
5.0
0.7
4.3
4.3
3.3
76.7%
2、精盐产率=
实验名称9: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的探究  3.18  5
实验目的:探究氮肥、磷肥、钾肥的区别方法
实验器材:烧杯、研钵、NH4HCO3、NH4Cl、磷矿粉、K2SO4、KCl
实验步骤:1、比较NH4HCO3等5种化肥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
2、在研钵中分别倒入少量的NH4Cl、K2SO4、KCl分别加入少量的熟石灰,混合,研磨,嗅气味。
现象:
化肥种类
氮肥
钾肥
磷肥
NH4HCO3
NH4Cl
K2SO4
KCl
磷矿粉
看 外 观
白晶体
灰白粉末
气    味
有强烈的氨味
无明显异味
加    水
全都能溶于水
难溶于水
加熟石灰
产生氨气
不产生氨气
分析及结论:区别氮、磷、钾肥的方法1、首先从外观、气味上区别。2、然后从溶解性方面区别。
3、最后可通过化学方法如加碱的方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