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2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No 2,2010
(总第120期) JOU RN A L OF M U D AN JIA N G CO LL EG E OF EDU CA T IO N
Serial N o 120[收稿日期]2009 09 08
[作者简介]吴宝成(1978-),男,安徽凤台人,安徽师范大学2008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王春华(1981-),女,河南南阳人,安徽师范大学2007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
隔帘消息风吹透 捧心西子 泪 为魂
!!!林黛玉之哭浅析
吴宝成 王春华
(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 ∀红楼梦#中,林黛玉之哭不仅贯穿于她生命的始终,而且贯串于全书的始终,并在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黛玉之哭就是曹雪芹之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黛玉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关键词] ∀红楼梦#;林黛玉;哭;曹雪芹[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2323(2010)02 0003 03 ∀红楼梦#是一部既浅显又艰深,既易读又难懂的巨著。
自问世二百多年来,∀红楼梦#备受关注,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谈,而且有越来越热之势。同时,二百多年来对∀红楼梦#的争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这其中,除了个人审美标准的差异造成的对作品中人物爱憎、故事情节理解的异见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红楼梦#深层内涵理解的分歧,而这种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殊途同归。
刘鹗在∀老残游记#的序中曾说,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在哭泣,浸渍着作家的眼泪,而 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
泣 , 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 。[1](P3)
这一艺术见解无疑是精警而深邃的,发人深省。∀红楼梦#中黛玉的哭不仅是她感情痛苦的外在表现,而且在文中占据非常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同凡响的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是∀红楼梦#中其他任何女性之哭所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后者之哭只是或先或后、或远或近、或早或迟、或东或西地同前者之哭相互呼应,在彼此相得益彰的关系条件下,才在∀红楼梦#里占有自己的地位和发挥自己的作用。
∀博物志#里载鲛人 眼能泣珠 的故事,海涅诗曰: 从我的泪珠里,长出娇花朵朵。 海涅本人的许多名篇都是 哭 出来的。在曹雪芹笔下,黛玉的眼泪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法国诗人缪塞曾说过: 把一滴泪变成珍珠一粒,就是人世间诗人的痴情。 一滴泪珠可见世界大千,抓住这滴发光的泪珠,就可以映照全面,使读者领悟到作家心灵的底蕴和创作的契机,理解到人物性格的底和整体。所以哭对于黛玉性格的描绘和形象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她的哭出发亦可以重新认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一
刘鹗讲人生有各种各样的感情: 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宗教之感情。 由此推知亦有各种不同之哭泣: ∀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 [2](P172)曹雪芹既然是
寄哭泣于∀红楼梦#,那么他就要付托出哭的施行者和哭的
内容。而黛玉就是其精心安排的哭的施行者。∀红楼梦#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中写道:
黛玉方进房∃∃早被外祖母抱住,搂入怀中, 心肝儿肉 叫着大哭起来;当下侍立之人,无不下泪;黛玉也哭个不休∃∃[3](P27)
这一节是∀红楼梦#文本中首写黛玉之哭。当时黛玉母亲刚亡,黛玉入贾府的目的就是为了投靠她的外祖母。外祖母的哭触动了她心底隐隐的痛,想想自己前途未卜,黛玉怎能不 哭个不休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里又写道:
黛玉听了这话∃∃自己又回思一番: 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 一面想,一面又滚
下泪来了∃∃
[3](P312)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里写道:
黛玉因又说起宝琴来,想起自己没有姊妹,不免又哭了。
[3](P610)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莽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里写道:
黛玉听说,流泪叹道: 他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形容我! [3](P737)
准确地说这些都是黛玉为自己不幸的 家事 在哭,这也可以看作黛玉哭的第一方面的思想内容。
用假情试探即使对今人来说也未必不是一种恋爱的方式,但假去真来之后的痛哭却是黛玉所独有的。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里写道:
黛玉见他如此珍重,带在里面,可知是怕人拿去之意,因此自悔莽撞剪了香袋,低着头一言不发∃∃黛玉越发气的哭了,拿起荷包又铰。宝玉忙起身抢住,笑道: 好妹妹,饶了他罢! 黛玉将剪子一摔,拭泪说道: 你不用合我好一阵,歹一阵的,要恼就撂开手。 说着赌气上床,面向里倒下
%
3%
拭泪∃∃[3](P200)
在这里,黛玉 铰香袋,发脾气,就是希望宝玉能够 爱屋及乌。在宝玉解释之后,黛玉明知是自己错怪了他,也只是 低着头一言不发。宝玉恰好在气头上,他的掷香袋,使黛玉稍稍平静的心绪又再次掀起了波澜,最后宝玉只好用赔礼道歉来息事宁人。黛玉痛哭, 源在宝玉身上。
历史的惰性给时代的诗情抹上了一层灰暗之光,却又与时代诗情难解难分地胶着在一起。∀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里写道:
宝玉半梦半醒,刚要诉说前情,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悲切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他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利害∃∃[3](P406-407)
这里写宝玉挨打后,黛玉去看他。从黛玉 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可以看出虽然打在宝玉身上,却疼在黛玉心里。针对黛玉抽抽噎噎说的那句 你都改了吧!的自相矛盾的话,宝玉用来宽解她的唯一的话就是: 你放心,别说这样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这深刻地说明了宝玉与黛玉是两心相印的。
第六十七回 见士仪颦卿思故里闻秘事凤讯家童里写道:
黛玉听了这些话,也知宝玉是为自己开心,也不好推,也不好任,因说道: 我任凭怎么没见过世面,也到不了这步田地!!!因送的东西少,就生气伤心。我又不是两三岁的孩子,你也忒把人看得小气了。我有我的原故,你那里知道?说着,眼泪又流下来了。[3](P869)
俗话说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黛玉的流泪、哭泣也不是 无事寻愁觅恨。在贾府这个深宅大院里,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处事原则已经让这位内心极度敏感的少女过早地背负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当她寄心寄情于宝玉时,又因宝玉的误解而不能更好地倾诉自己的心曲,只好背地里痛哭流
泪,真是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在文本中,许多处黛玉的哭都是因宝玉而起,准确地说,黛玉是在为自己难诉的 心事哭,这也可以说是黛玉哭的第二个方面的思想内容。
要想全面了解黛玉之哭的思想内容,就不能不注意研究她的诗词,特别是她那首著名的∀葬花词#。∀葬花词#中浸润的哭泣是感花伤己,以花自喻。诗的前两句是: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哭泣的第一声就表现出黛玉这个具有诗人气质的少女感受到的一种失落感,这种失落感内涵极为丰富,包括:青春的失落、爱的失落、美的失落。她由花的飘零很自然地生发出女孩的忧患意识,预感到自身命运的悲哀。 有谁怜正是 无人怜,由此便产生一种孤立无援的孤寂感。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3](P324)人生渺茫,青春短暂,心海里那艘爱情的船时时有倾覆的危险。诗人意识到这种毁灭的原因,无形中感到外界压力像刀,像剑,会置人于死地,于是吟道: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3](P324)
花的命运就是诗人自己的命运,寂寞愁杀,以致洒泪滴血。又有谁能理解诗人心里的悲哀呢?即使鸟魂
花魂为之感应,但花鸟终究难以永栖心头,痛苦还是难以排遣。至此,诗人悲愤到了极点,感情亦发生了飞跃,理性意念借幻想的羽翼折翅飞翔: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向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3](P324)
这几句诗是黛玉高洁灵魂和坚强性格的闪现,也可以看出黛玉人格是独立的,宁为玉碎不求瓦全。其心态是傲世的,其情绪是激愤的,其意志是坚韧的。
诗的最后又回到现实中来,由葬花而联想到自己的青春被埋葬,更是百感交集,痛哭出声: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痛到心滴血的句子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3](P324)
红颜逝去和春尽花落构成了鲜明的意象对比,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难怪脂砚斋批曰:
余读∀葬花吟#凡三阅,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加批。
黛玉吟咏∀葬花词#,构成了她整个艺术形象的闪光点,也是其性格发展上重要的一环。此回的标题是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可见∀葬花词#是哭泣之作。这首诗之所以如此荡人心魄,关键也在于它的 哭泣。黛玉之所以哭泣吟出这首∀葬花词#,据她自己说, 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表面看起来虽然只是简单地随口而出,但实际上这 愁思 伤己和 一腔无明,皆是对自己难卜身事的一种无助的企求,这才是引发黛玉哭泣葬花的根本动因。这也构成了黛玉之哭的第三方面的内容,就是黛玉为自己难卜的 身事哭。
二
黛玉因不幸的 家事、难诉的 心事、难卜的 身事而哭泣,人们常常说眼泪是女人用来自卫的武器,但与其说黛玉用眼泪来自卫,还不如说她用泪来自伤。自卫令人同情,而自伤令人感到沉痛。她总是用自己的眼泪,把读者的视线牵引到自己的内心。她的内心世界虽然不是完全向书中的人物敞开,包括外祖母和宝玉在内,但却是完全向读者坦露的。她的泣花荫,她的埋香冢,她的悲寂寞,感凄凉,惊噩梦,断痴情,迷本性等等,无不在向读者展示无边泪水之下那颗珠玉般晶莹剔透的心。
黛玉为什么爱哭?深究一步,黛玉的哭既是内心忧伤的郁结,也是对忧伤释怀的一种方式。在人的情感世界里,最深的痛苦,是那种不能向人诉说也无人诉说的痛苦。黛玉性格内向,又加上贵族小所受
的教养,封建礼法在她内心投下的阴影,许多难言的痛楚是不能也无法向人诉说的。这些痛苦一下子填满了这位少女的心房。一方面,痛苦折磨着她本来就 病如西子的身体;另一方面,她又试图去释怀。于是临风落泪,对月伤怀就成了她释放心中郁结的最好方式。
心理学家认为,人有谋求心理平衡的本能。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曾写道: 人的现实地位愈渺小,膜拜的佛的身躯愈高大。林黛玉就是这样。她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又加上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只好寄人以篱下。又因黛玉自小 尝听母亲说,他外祖母家与别人家不同,何况今至其家,所以她 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3](P26)。然而这却不是封建社会里小媳妇进婆家门的惴惴不安,而是 恐被人耻笑了去的自尊。有了这种心理,黛玉就会用一颗敏感的心去体味着大观园中的是是非非,以一己的喜怒哀乐来作为事物优劣判断的标准。
黛玉维护自尊的欲望愈强烈,内心就愈加敏感,而且觉醒得也愈快,这样一来她承受的痛苦就更多。黑格尔说: 苦恼意识是痛苦,这痛苦可用一句残酷的话来表达,即上帝已经死了。[4](下卷P231)黛玉的许多哭就是如此,在她的意识里,上帝已经死了,自己的生命历程里也不到救世主的踪迹,前途的灰涂满了她前行的天空。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哪里才是实现自己爱情理想的伊甸园呢?在黛玉看来前途渺茫,自己好像被推进了无边的黑暗里,天下并无乐土可以去寻觅。由此可以看出,黛玉的哀痛和苦楚是何等之深! 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如果说庄子的哭泣是面向过去,黛玉的哭泣则是呼唤未来;如果(下转第133页)
% 4 %
正向力产生不同的影响。技术辅助翻译教学下,学生的翻译兴趣、期望、开口勇气及自信分别提高了15.4%、13.4%、21.1%和3.8%。而传统的翻译教学下,学生的翻译兴趣和自信都下降了4.0%。尽管翻译期望和开口勇气分别提高了6.0%和10.0%,但还是远远低于技术辅助翻译教学下两者的提高率。研究结果也揭示了学生的翻译兴趣、期望、开口勇气及自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因为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有较强翻译兴趣和自信的学生有更大的开口勇气和更高的期望。
在信息社会,基于现代技术的翻译教学,其最大的优势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较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要;能够提供自由的学习时间,使学习者能够比较自主地安排学习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翻译兴趣、盼望、开口勇气及自信等正向力。
四、结语
本文提出的技术辅助翻译教学,以信息资源库和虚拟教学环境为依托,具有自由、开放、多元、交互的特征,它顺应了当今信息社会对翻译教学形态的发展要求。同时,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辅助翻译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翻译兴趣、盼望、开口勇气及自信等正向力,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翻译主动性,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翻译能力。从实际价值来看,技术辅助翻译教学对其它教育范式特别是远程的继续教育、教师培训等提供了实践的模式和富有价值的参考。毋庸置疑,技术辅助翻译教学是一种
有着广阔发展前景和广泛推广价值的先进翻译教学形态。
[参 考 文 献]
[1]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肖辉.语法翻译教学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张正东.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4][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程东元.外语教学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Effects of Technology-assisted Translation Teaching
W ANG Yan ZHANG Wen-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Heilongjiang150080)
Abstract:Many teachers dev ote themselves to improving Eng lish majors&translation g rade,w hile effects o f inform ation society and moder n techno logy on students&positive attitudes tow ard translatio n ar e ignored most of the tim e.This paper,therefo re,pro poses a new technolog y-assisted translatio n teaching(TAT T).M or eov er,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 een such teachings as the conventional translation teaching(CT T)and technolog y-assisted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students& positiv e attitudes tow ard translation on the basis o f154English majors as subjects.T he results show that techno log y-assisted translation teaching improves students&positive attitudes mor e significantly w ith r eg ar d to interest in translation,ex pectatio n of attending translatio n class,courage to speak Eng lish and self-confidence in tr anslation class.
Key words:conventional translation teaching;technolog y-assisted translation teaching;positive at titude
[责任编辑:陈 达]
(上接第4页)说屈原、太史公之哭泣是政治、社会的,黛玉之哭泣则是爱情的、人生的、时代的。试问,古往今来,有几部书像∀红楼梦#中黛玉之哭泣如此催人泪下,如此撕心裂肺?黛玉的哭是外柔内刚,形似感伤,实是悲愤。她对自己的命运不满,对现实生活境遇充满反叛,痛悼花的凋落也即是痛
惜青春的流逝,对死亡的诅咒亦正是对生命的呼唤。在现实生活里不到解决的突破口,只好寄情于泪水。痛哭也许就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三
我们需要进一步来探讨另外一个问题:黛玉之哭的作用何在?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分析黛玉之哭和作者之哭的关系,答案集中体现在作者曹雪芹 悼红轩流泪著书之哭和林黛玉 埋香冢流泪葬花之悲之间隐约可见的关系上。
曹雪芹有一个 悼红轩流泪著书的故事,这是许多红学家所公认的事实。∀红楼梦#第一回回前诗写道: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其中 十年辛苦不寻常之句,便是指 曹雪芹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辛苦著书经历。脂砚斋谓他 哭成此书,泪尽而逝的过程,也就是他自己所谓流 一把辛酸泪,写 满纸荒唐言的过程。
实际上,林黛玉之哭泣正是曹雪芹之哭泣的心灵投影和映照。甲戌本∀石头记#中脂砚斋于∀葬花词#上批曰: 非阿颦无是佳吟,非石兄断无是章法行文。意即只有曹雪芹才能有如此哭泣而成之作。书中第一回作者有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之自剖之语,第五回中亦有 悲金悼玉等语句,从这里我们可以捕捉到作者内心的蛛丝马迹。曹雪芹在 悼红轩流泪著书,最后 泪尽而逝,他的书斋名曰 悼红轩,这其中就暗含了创作主旨: 悼是悲伤、哀念的意思,这里的 悼红和 千红一哭意义上是暗合的。我们可以从黛
玉 泣残红之∀葬花词#中看到作者 悼红的痕迹,黛玉之 泣和雪芹之 悼,在感情上是相通的,我们也可以看到两个哭泣的影子在这里重合在一起。
据作者自云,宝玉并非他人,实是所谓 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的 当日自己。大家都知道,黛玉是贾宝玉的唯一知己,因此,笔者认为这可以看作是作者曹雪芹变通地把黛玉宣布为自己的唯一知己。这样,面对作者提出的 谁解其中味的问题,答案就迎刃而解了!谁解其中味呢?作者在这里不是等于说,唯有林黛玉,才是最能解得其中味的吗?
[参 考 文 献]
[1]刘鹗.老残游记%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曲沐.论葬花词之哭泣[J].红楼梦学刊,1987,(2):172.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
[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毕橹欣]
%
133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