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镜吾先生为什么不回答鲁迅的问题
作者:刘宏业
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0年第01
        所谓背景资料,即指阅读教学中,为促进文本解读不得不引征的有关作家作品等方面的资料。从目前的语文教材看,背景资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教材中的课前提示、课后补白、课下注释及读本资料等;一类是教师从课外搜集来的用于扩充引征的资料。笔者认为,背景资料是一笔值得珍视、值得开掘的资源,它是师生解读文本、深入探究的一条重要的绿通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由于没有处理好文本解读和背景资料呈现之间的关系,出现过分依赖背景资料现象而淡化文本的倾向。
        前不久听了一节经典课文解读课,教学内容为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二课时,教师准备充分,为自己的解读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背景资料,从教学设计来看,教师力图从文本解读和背景资料两个方面对作品进行独特的理解。但是,笔者发现,师生在研讨你是如何看待寿镜吾先生拒绝回答我的怪哉提问这一问题时,师生在文本细读上功夫下得还不够到位,背景资料呈现时机把握欠佳。
        为了说明的方便,下面把这一教学环节的流程简述如下:
        1.师启发思考:过去很多读者认为,先生断然拒绝回答鲁迅的问题,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三味书屋是个枯燥乏味的地方。你赞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1:我赞同这一说法,试想,鲁迅是怀着何等的好奇心来到三味书屋,第一次问问题,就碰了一鼻子灰,这对刚入学的鲁迅伤害多深啊!
        (这样的分析完全出于情理上推断,未结合文本分析。)
        2:我不赞同第一位同学的分析。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是个读书的天堂。文中写到:“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可想象出三味书屋有小溪围绕,绿水潺潺。同时文中还写到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园,园中有腊梅花、桂花树等,可以看出这里环境幽雅,适宜读书。对鲁迅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