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瞿秋白与《〈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作者:傅修海
来源:《粤海风》2016年第01
        鲁迅是多面向的,他是一个人,一个现象,更是一个问题。无论哪个面向,无论是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无论是形而下还是形而上,都可以生发出许多的焦点。
        不仅如此,上述的面向和焦点,本身都可以衍生出许许多多的面向和焦点。就此而言,鲁迅显然是读不完,也读不透的。事实上,这并非仅仅是缘于鲁迅本身的深度、难度和硬度,更与中国文化、中国人和中国民族近百年来的时代际遇风云有关。
       
        近十年来,关于经典、传统,乃至于含混其辞的对鲁迅的评价国学不断成为高高低低体的谈资,甚至融入到了关于下一代培育进程中的热点环节设计,当然也勾连起更多与经济和商业相关的华彩与热闹。相较而言,这几十年的读鲁迅”“鲁迅谈也是忽冷忽热了几回,但旋即就沉默了。
        这究竟说明了什么?
        毫无疑问,这说明无论如何,一直有人在读鲁迅,有人一直希望再读鲁迅。鲁迅始终是我们面对当下生活的一个参照物。起码也是参照物之一。而这样的参照物,于中国人、中国知识分子而言,显然不是太多的,也是不可多得的。
        有鉴于此。再读鲁迅将是我们沟通经典与日常、历史与当下、思想与现实的一种践行与努力,也是一次自我精神焕发的启程。
        这一期的再读大家·鲁迅,推出的是一篇鲁迅研究史上的第一篇雄文,也是一篇旧文——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不论是相较于前人和时人,还是比照于后人,瞿秋白这篇序言皆可谓排山倒海、壁立千仞,是读鲁迅的一个划时代的起点、逗点和节点,也是研究鲁迅和鲁迅研究的一个分水岭。
        我们重刊瞿秋白的这篇宏文,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厚古薄今,更并非要刻意忽视江河滔滔的鲁迅研究成果,而是希望抛玉引砖或者抛玉引玉,追本溯源,发露更多的再读鲁迅的真知灼见,引动更多人来阅读鲁迅、阅读大家、阅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