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评价《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似伪
对鲁迅的评价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塑造了⼀系列栩栩如⽣的⼈物形象,然⽽,⽆庸讳⾔,⼩说的主⾓之⼀刘备却未能写好。读者同情蜀汉的衰亡,为刘备集团的悲剧结局感到惋惜,却不喜欢刘备这⼀形象。那么原因何在呢?原因在于:⼈物⾃⾝的发展逻辑和作者的创作意图之间产⽣了难以克服的⽭盾。
资料图:电视剧《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
作者要塑造⼀位仁君形象的创作意图是⼗分明显的,但是,当作者⽤仁君的标准去拔⾼这个原型,⽤封
建的伦理标准对刘备的⾔⾏进⾏“规范化”的时候,他得到只是⼀个⼲巴巴、概念化的形象。刘备⾝处激烈⽃争的漩涡之中,但内⼼感情的流⽔却是那么平静,⼀点波纹也没有。“欲显刘备之长厚⽽似伪”,鲁迅在《中国⼩说史略》中的批评击中了要害。当作者企图突出了刘备的虚伪。作品的客观效果⾛向作者主观愿望的反⾯,这是作者始料之所不及的。下⾯,让我们跟踪刘备集团崛起的轨迹,从中择取若⼲镜头,以探索⼩说在刘备形象塑造上的得失成败。
三国之中,蜀汉的建⽴最为曲折艰难。得孔明以前,刘备集团东奔西⾛,寄⼈篱下,被动挨打,穷于应付,不成为⼀⽀独⽴的⼒量。它没有根据地,没有形成强有⼒的核⼼。刘备⾝边⼈才寥落。虽有关⽻、张飞和赵云等⼀班虎将,但⽂职如孙乾、糜兰等⼈,充其量也只是⼆、三流的⼈才这样⼀个领导班⼦,根本不可能制定出有远见的战略。在这个阶段,刘备还远未具备割据称雄的条件。⼩说写到⾚壁之战以前,刘备形象的虚伪性并没有成为严重的问题。因为他势⼒尚弱,⽻⽑未丰,还没有⼒量去欺负别⼈。
南阳得孔明,⾚壁破曹军是刘备集团崛起的历史转折点,正所谓“⼭重⽔复疑⽆路,柳暗花明⼜⼀村”。刘备三顾孔明于草庐之中,孔明为他制定了先取荆襄,后夺西川的战略⽅针。⾄此,吞并刘表、刘璋两⼤集团成为刘备集团的既定战略⽬标。这时,作者考虑到,如果让刘备⼀味地赞同这⼀决策,势必损害刘备的形象,于是,作者连忙煞费苦⼼地为之遮掩:
⽞德闻⾔,避席拱⼿谢⽈:“先⽣之⾔,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睹青天。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孔明⽈:“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世;刘璋⾮⽴业之主:久后必归将军。”⽞德闻⾔,顿⾸拜谢。
原来天意如此,刘备⼤可不必良⼼不安。这种圆滑的处理将刘备写成伪君⼦,把孔明降成算命先⽣。
刘备得孔明之后,⼤胆地利⽤刘表集团内部的⽭盾。乘⾚壁之战以后的形势,推刘表的长⼦刘琦为荆州刺史,利⽤刘琦在荆州的潜在势⼒,招抚了长江以南的荆州四部太守。
夺取荆襄地区后,刘备窥视着刘璋⽅⾯的⼀举⼀动。张松赴魏后,“早有⼈报⼊荆州。孔明便使⼈⼊许都打探消息。”曹操的傲慢使张松⼗分失望,他转⽽投靠刘备。益州地主集团的中坚⼈物张松企图依靠外⼒推翻刘璋的统治,刘璋恰好也希望刘备去消灭威胁西川的张鲁,就采纳了张松的建议。刘备对沃野千⾥的西川,早已垂涎三尺,刘璋的邀请真是求之不得的天赐良机。
刘备夺取西川的第⼀步是拉拢张松。他为此下了很⼤功夫。先是派赵云远迎,接着是让关⽻去热情款待。⼀向傲慢、看不起⽂⼈的关⽻,此时也变得彬彬有礼。最后是“⽞德领着伏龙、凤雏,亲⾃来接。”刘备“⼀连留张松饮宴三⽇,并不提起川中之事。”明明是为了西川,却偏偏绝⼝不谈。刘备⼀味地谦让。⾃⼰难以唇齿的话让庞统去讲:
庞统⽈“吾主汉朝皇叔,反不能占据州郡;其他皆汉之蟊贼,却都持强侵占地⼟;惟智者不平焉。”
张松临⾏时,总算拍板成交,刘备不主动提出袭取西川的意图,却尽量把话题往这封⾯引。他⼀会⼉叹息⾃⼰“未有安迹之所”,⼀会⼉⼜假惺惺地半推半就:
⽞德⽈:“备安敢当此?刘益州亦汉室宗亲,恩泽布蜀中久矣。他⼈岂可得⽽动摇乎?”
刘备⼀⾯表⽰同为汉室宗亲,怎能忍⼼夺取,⼀⾯⼜⼀个劲地探听西川的虚实:
⽞德⽈:“备闻蜀道崎岖,千⼭万⽔,车不能⽅轨,马不能联辔;虽欲取之,⽤何良策?”
垂涎三尺⽽⼜忸忸怩怩,“犹抱琵琶半遮⾯”,真是虚伪到了极点!待到张松献出西川的地图,刘备赶忙向他许诺:“青⼭不⽼,绿⽔长存。他⽇事成,必当厚报”。
刘备⼊川的意图⼗分明确,他⾃然不肯替刘璋去消灭张鲁,所以到霞萌以后,就驻扎下来,“⼴施恩惠,以收民⼼”,再也不肯前进⼀步了。刘璋这时也看清了刘备⼊川的企图,收斩了私通刘备的张松,下令关戍诸将不得再与刘备联系。但为时已晚,刘备了⼀个⼩⼩的借⼝,回师西下,攻涪县,拔绵⽵,进围成都。⼀年时间,终于将刘璋集团消灭了。
在⼊川过程的描写中,作者屡次写到刘备“⾼尚的”道德观念和政治军事⽃争的实际利益之间的冲突。读者看到的是这样⼀幅荒谬的图画:刘备很不情愿地率领着他的⼈马向缺乏准备的刘璋集团猛扑过去,并且很快扼住了对⽅的喉咙。刘璋投降⼀节,⼩说更把刘备的虚伪推到了顶点:
于是决计投降,厚待简雍。次⽇亲赍印绶⽂籍,与简雍同车出城投降。⽞德出塞迎接,握⼿涕⽈:“⾮吾不⾏仁义,奈势不得已也!”
刘备的“流涕”⾃然是⼀种鳄鱼的眼泪。“势不得已”却是实情。⼈物不由⾃主地按照⾃⼰的逻辑向前发展。刘备愈是⾛向他那既定的⽬标,就愈要遵循弱⾁强⾷的原则。错误的创作意图⼀次⼜⼀次地将⼈物推到情理之外,⽽⼈物⾃⾝的逻辑⼀次⼜⼀次地将⼈物领回情理之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物的理想化恰恰成为形象失败的主因。这种事与愿违的艺术效果其实是对仁君理想的揶揄和嘲弄。刘备形象的虚伪性恰好反映出整个封建伦理观念和虚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