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与女性的自我实现
Jane Eyre by Charlotte Bronte.
“自我实现”:英语Self-realization, 或者Self-fulfillment。
一、夏洛蒂·勃朗特和她的家庭
1、勃朗特一家
1816年4月21日-1855年5月。行三。
艾米莉:1818年-1848年11月,行五。
安妮:1820年-1849年5月,行六,最小。
父亲是爱尔兰人,牧师。
2、英国北部的约克郡丘陵地区的老镇:霍沃思(Haworth)。
家庭贫寒,住“牧师宅”。房子对面是教区的墓地,出了墓地就是沼泽荒野(Moor)。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地方有灵气,鬼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黄梅女士在小镇住一晚,“Bed and Breakfast”。
3、1821年9月,母亲得早逝。1825年两个大先后夭折。环境孤单、隔绝,三妹和一个兄弟玩游戏,编故事,在艺术氛围中长大。
4、小说《简·爱》明显带有自传的成分,夏洛蒂把自己的经历和思想写进了这部作品。
二、叙述声音中的“我”与小说背景
1、弗吉尼亚·伍尔夫( Virginia Woolf )用一句话概括《简·爱》的内容,就是:“我爱,我恨,我痛苦。”
2、第一人称,有强烈的主观彩
“那一天是没法去散步了,……冬日的凛冽的寒风送来了那么阴沉的云、那样透骨的雨,让人根本无法再到户外活动。”风雨如晦的日子。
“在一个下午,我就对八年来的常规感到了厌倦。我向往自由,我渴望自由。为了自由,我曾祈祷;但我的求告似乎随微风飘去了。我放弃了那祈望,提出了一个更低微的恳求,希望变化和刺激。然而,这个请求似乎也被吹到茫茫空间里去了。‘那么’,我半是绝望地叫道,‘只要赐给我新的工作吧。’”
“我向往自由,我渴望自由”,“For liberty, I gasp.”
“只要赐给我新的工作”中的“工作”不是通常说的“work”,而是“servitude”(“奴役”)。——不能给我一种新的生活,不能给我新的幸福,至少让我服另外一种苦役吧。
——“我半是绝望地叫道”。
绝望的力度,渴望的力度。
男女爱情
3、资产阶级爱情婚姻观念
理查生的小说《帕米拉》、《克拉丽莎·哈洛》。
理想:以男女爱情为基础,不论门第和财产建立家庭关系。
4、伍尔夫那一句话——“我爱,我恨,我痛苦”是肯定,也是批评和针砭。
三、“灰姑娘情节”与小说主题
1、小说《简·爱》带有自传性,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得到的爱情和幸福,在小说中得以实现。
2、寄人篱下的孤女,成年以后给一个贵族家庭做家庭女教师。她真诚,热情,品格高尚,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最后 ,他们终于以简所期待的一种平等的方式缔结了婚姻。灰姑娘的人生轨迹——从一个一无所有的贫女变成一位绅士的妻子。
3、《简·爱》是一部爱情题材小说,述说一对门第、社会地位不同的男女冲破世俗藩篱追求平等爱情的故事。表现对传统爱情婚姻观的反叛,即打破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传统。
四、简·爱的形象
(一)、灰姑娘的处境
1、开篇的场面。
“Me , she (指Mrs. Reed,就是她舅妈) has dispensed from joining the group.”
在灰姑娘处境下,主观、客观世界的分裂。传达一种相当强烈的不满,一种潜在的反抗心理。
2、简有三重的弱者身份
1)、她父母双亡,一文不名,相对来说是个穷人。
2)、她是孩子,是被管、被训的弱者。
3)、她是女性。即使现在,男女之间的性别平等都不能完全实现,当时就不必说了。
3、作为小资产阶级的一个灰姑娘,简当时有非常明确的被压迫意识。
(二)、坚强的性格和反抗的精神
1、简这位灰姑娘最大的特点是,她自小是个旗帜鲜明的反抗者。
2、寄人篱下的痛苦体验,慈善学校的悲惨经历,培养了简坚强的性格和敢于反抗的精神。
她反抗表哥的欺负,骂他“你是杀人犯,你是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的皇帝”。她甚至动手跟表哥打架。她跟她的舅妈争执。舅妈偏袒简的表哥,或者是错误地惩罚她,她大声抗议:“你坏,你狠心。”
在慈善学校,她与学校的实权人物发生直接的冲突。她对海伦·彭斯(Helen Burns)说:“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
3、这些生活经历,促使简努力通过个人奋斗去争取自尊、独立,追求爱情和幸福。
(三)、争取新生活、追求幸福的努力构成“自我实现”历程的重要方面
1、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女子
简在学校教书,不安于现状,渴望一种更丰富的人生。因而放弃学校的职位,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这是她反抗和奋斗的最初成果,走向自由和独立的第一步。这需要冒险精神。在以后的生活中,简处处表现出她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女子,聪明诚实,藐视权贵,不受世俗约束。
2、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追求爱情
在桑菲尔德庄园,简一直用半对抗半爱恋的方式与罗切斯特周旋。最后,在很激动的情况下,她首先宣布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爱。这在十九世纪前期是非常罕见的事情。因为当时对所谓“淑女”,也就是有身份有教养的女孩子的基本要求,就是决不能先对男人表示你的感情。——当下仍有不少人如此。而简·爱突破了规则。她说,虽然她贫穷,卑贱,相貌平平,但是,“在此刻,我是以心灵对心灵说话,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她捍卫自己感情的尊严和权利,非常有勇气。简·爱处处表现出她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女性。
(四)、不断与自己对话、自我斗争,认识自己的过程
1、叙事方法和安排
小说每次让简·爱得到感情宣泄以后,经常会安排她做严苛的自我反省,或者是以另外某种方式来平衡叙事。
虔诚坚忍的女学生海伦·彭斯追求精神上的完善和升华。简·爱对她的尊敬和友情,体现了简本人人生追求中的宗教的或精神的层面。
2、简·爱不只是向往美满的婚姻,或者谋求地位和境遇的改善,而是想通过一个“天路历程”最终达到某种精神境界。
海伦和谭普尔平衡、丰富了小简·爱的单纯的“抗议”心态。
3、简·爱到桑菲尔德以后,渐渐觉察到自己对罗切斯特的依恋,她就警告自己。
“我察看自己的内心世界,检查那里的思想和感情。”“在自己的法庭上受审。”她开始和自己对话:你别做梦了,你没戏。
感情的温度攀升到一定以后就招来了“水”,就降温了。小说中“水”和“火”常常交替而来。
4、对简·爱来说,“自我实现”是一个不断与自己对话、不断自我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认
识自己的过程。
5、罗切斯特的疯妻子伯莎(Bertha)的事情被揭露以后,简·爱的内心冲突达到白热化。
思想斗争的结果是,简断然拒绝了罗切斯特提出的出国同居的建议。——思考:这是受了维多利亚时代道德教条的约束吗?
联系简对罗切斯特的考察。男女主人公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这场意志较量的核心是:是坚持自己选择的方式还是顺从他人。
“他越是给我买的多,一种烦恼和堕落的感觉就越使我的双颊发热。”“他那笑容就像一个苏丹王在幸福和欢喜的时刻把金子和宝石赏给一个奴隶以后脸上的笑容。”
简一直模糊地意识到她和罗切斯特的“爱情”其实大有问题。简认识到,罗切斯特提出同居的建议,与他对待以前那些情人的方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简的道德意识或“理智”不仅起了“消防”的作用,而且促使她采取断然的行动。
(五)、罗切斯特的变化
罗切斯特轻视财产,讽刺上流社会的伪善,嘲笑它的空虚。所以简·爱认为“他是属于我这一类的。我们在心灵、血液和神经中有一种共同的东西把我们连在了一起”。
在漂亮的英格拉姆小的映衬下,简·爱表现出一种强大魅力和崇高的美。
伯莎放火的过程,不但是使罗切斯特损失财产的过程,使他受伤失去视力的过程,更是一个净化灵魂的过程。
双方不但在物质上,更在精神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这正是两人有一个平等的婚姻的基础。
小说开始:“Me , she has dispensed from joining the group.”结尾:“Reader , I married him.”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