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答题
1、爱情的基本特点
    爱情之所以又叫性爱,并不仅仅因为它是异性之间的爱。在人际爱的五大类别中,除了爱情是两性之间的爱外,血统爱、友爱、敬爱、抚爱,也可以表现在异性之间。爱情所以又叫性爱,乃是因为在它的结构之中,不可或缺地包含着性的意向或欲望,而这种意向或欲望,是血统爱、友爱、  敬爱和抚爱所不具有的。爱情的这一本质决定了它具有区别于其他人际爱的固有特点。                                                             
      第一,排他性
      这是爱情的最大特点。在母子、兄弟间的血统爱,同事、朋友间的友爱,以及师生长幼间的抚爱与敬爱中,排他性都是不存在的。甲、乙是朋友,并不自为各自还有其他朋友而互相疏远。但在爱情中,情况就不一样了,男女双方是恋人,各自就反对对方再同别的异性相恋。
      排他性的形成,固然有人类的动物本能的影响,但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因素。在人类的愚
昧阶段,婚制和对偶婚制主宰着人类繁衍的进程; 人类的性意向并不具有固定的异性对象,因而爱情的排他性并不存在;至少并不强烈。随着一夫一妻制婚姻的确立,爱情的导向获得了确定的对象,排他性就日益强化起来。排他性成为性爱的一大特点,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它使人类的婚姻摆脱了道德上的混乱,而开始具有专一的倾向。当然,对排他性的狭隘理解,也会使爱情异化成为占有的代名词,因而爱情的排他特点具有明显的两重性。     
    第二,冲动性
    冲动性是爱情力量和魅力的重要表现。当爱情受到外来阻力时。对爱的强烈激情能使相爱的双方作出令人敬佩的勇敢和果断抉择;但是同排他性一样,冲动性也具有两重性,它也会使当事人容易感情用事,而发生丧失理智的行为。
    第三,直觉性。       
爱情是异性之间的感情深化的结果,它起源于彼此的好感。同事、同学之间的友谊,虽然也由好感萌生,但这种好感主要不是由直觉感知而是由互相了解产生的。父母与子女间的
血统爱,更不会因为对方长相的好坏,直觉的好恶而发生程度上的变化。然而,爱情却具有明显的直觉性。漂亮的异性所以讨人喜欢,容易给人好感并产生爱的萌动,就是这种直觉性在起作用。在一般情况下,直觉的第一印象好,双方才有进一步接触的愿望,而这种愿望显然是好感赖以产生的前提。尽管原来互不相爱的异性,由于在共同生活中发现对方内在的闪光点从而萌发爱
的种子的事例,生活中也不少见,但这并不能证明直觉性在爱情的发生和发展中不起作用,有时候,直觉的相悦甚至可以主宰友情与爱情的步伐。爱情的直觉性使爱情从一开始就具有给人快乐的性能,这也是一见钟情的心理基础;但直觉性毕竟是肤浅和外在的,由直觉主导的爱情就不能不带有盲目性和片面性。 
第四,隐秘性
男女爱情    血统爱、友爱、敬爱和抚爱,都是公开的,感情的流露并不需要特定的条件。爱情则不同,尤其是在它的初始阶段,相爱双方的行为和感情流露具有明显的隐秘性。即使在热恋阶段,爱情的亲昵行为也是不愿让人看到的。这对于东方民族更是如此。隐秘性使人类的爱情抹上了一层文明的彩,同时也使爱情的心理感受在含蓄的体验中带有某种诗意。这
是它的积极面。但是,隐秘性也可能掩盖性爱的不正当动机,对于它的消极面也应有清醒的认识。
爱情的排他、冲动、直觉和隐秘特点所共同具有的两重性,使爱情成为人类感情中最复杂也最微妙的综合体。爱情有时给人带来欢乐,有时给人带来痛苦,有时使人振奋,有时使人消沉,这看来似乎矛盾的表现,其实,恰恰是对爱情固有特点的不同把握才产生的不同的爱情结局。
2、追求爱情时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一)要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男女两性的交往经由普通的友谊进展到一对一的爱情时,就会有亲密行为的产生,从互相讲话、牵手,到勾肩搭背、接吻、拥抱,最后到爱抚及性行为,许多年轻男女对于婚前亲密关系的允许程度感到十分困惑,常在要与不要中挣扎,但也有许多人在他仍在爱情的关系中,性满足就已达到了结婚后的层次,到底性行为对男女间感情是否有帮助?对性与爱的看法,有人持传统式的观点,认为绝对不可以有婚前性行为;也有人持开放观点,认
为性是约会中必然的关系,没有什么不妥的;也有人持较温和的观点,认为爱是性的先决条件,而性是表达情感上的亲近,有爱即可有性。一般说来,如果在交往阶段就发生了如此亲密的关系,而最后又不能产生婚姻的结果,常会使社会价值观、道德观及自我人格上无法达到良好的评估,对未来人格成长易产生不利的影响。
    要树立健康的性意向。爱情又叫性爱,对异性的接近、接触乃至结合,都植根于人的自然本能。异性间的爱情不同于人间的其他各种爱,它包含着性意向或者说性欲望。这种意向是爱情的基础之一,而它的满足又是人们寻爱情的一种动力。性意向单就其本身而言,并不具有选择特定的异性对象的要求,任何异性都具有满足这种意向的潜在能力。
所谓健康的性意向,就是要求理智参与它的选择和满足。一方面,健康的性意向是指向异性的,这就排斥了“同性恋”、“精神恋”之类不健康的性爱。另一方面,健康的性意向又不是一种盲目的、无目标的性本能,并不是所有的异性都可以成为自己的“钟情人”,这又排斥了爱情中的“杯水主义”。健康的性意向正是在这两种排斥中,引导对“意中人”的选择。
(二)确定恰当的爱情价值取向
    不同的爱情追求类型,实质上就是不同的爱情价值取向。由于爱情产生在异性吸引的基础上,因此越是具有自己想象中的异性特征的对象,也就越是容易引起内心的好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感情的自然发展来说,漂亮的异性总是具有较大的吸引力。问题是,在你的爱情价值中,这种吸引究竟占多大的比重,因此,爱情中的价值取向,首先就要求确定恰当的“自然吸引价值”和“内在吸引价值”的比值。越不成熟的爱情,前者的比例越大。       
    当然,在“内在吸引”中也有一个标准问题,因为构成这种吸引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对方的性格、人品、兴趣、志向、涵养等等,也有其家庭状况、住房条件、职业地位等等。前者属于对方的个体因素,可以通过本人的努力加以改变,后者却不属于对方的个体因素,个人纵然努力也一时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这样,爱情中的价值取向,需要确定恰当的“个体价值”和“非个体价值”。在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要求爱情一点不考虑非个体因素,并不现实。但爱情毕竟是人所特有的感情,爱情所爱的是人而不是别的东西。显然,越是崇高的爱情,在它的价值天平上,个体因素所占的比重越是大。
(三)确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爱情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特定的交往形式,它必定受到它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制约。这种制约要求相爱的双方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爱情,人们认为是高尚的,相爱双方在社会的承认和赞许下获得爱情的欢乐。当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不一样的。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要求爱情具有专一、诚实和非占有的特性,这也是相爱双方都应遵守的道德准则。
    爱情从其本性上来说是排他的。一个人不能也不应把自己的爱情同时献给几个异性。同时,当对方在你的价值定向中,确立了被爱的地位,你既获得了爱他的权利,也承担了爱他的义务。爱情中的朝三暮四,喜新厌旧,是人们所鄙视的。“诚实”也是需要遵守的爱情准则。既然爱情是人的思想、心灵、感情的共鸣,那么,任何欺骗都是对爱情的亵渎。爱情把相爱的两个个体的各个方面都联结在一起,无论哪一方,都既是爱情的主体,又同时是爱情的客体,因此,谈不上谁占有谁,谁委身于谁。对专一、诚实和非占有这些道德准则的认识和履行,都同爱情中的价值取向有关。
(四)追求爱情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态度
    以真诚的态度与所爱的人交往。
    尊重对方的意愿,不可强迫。
    让长辈认识对方,并多听多想长辈的意见,以作为选择判断的参考。
    保持适宜的亲密距离。
尽量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在充分了解对方之后,再深入发展双方之间的感
情。
3、如何正确对待失恋
    (1)自己先冷静,等情绪和缓之后,再寻求感情受挫原因。如能补救则采用合宜方式补救,如不能补救,检讨自己的缺失,努力改进,把此次挫败当成锻炼与培养自己的经验。不要将此次失败迁怒于对方,甚至伤害对方。
    (2)寻其他方面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情来做,如看书、爬山、运动等事,避免留给自己大多空闲的时间去钻牛角尖。或将情绪升华转移至其他方向,例如学琴、运动等,以其他方面之成就来加强肯定自己的价值。
    (3)感情失败并不代表其他方面也失败,坦然面对感情的创伤,并相信伤害一定会治愈的。
(4)宽恕他人,是解救自己痛苦的开始,故应心胸开阔,但能容人且容人。
    (5)不要因感情挫折,而对其他异性产生偏见;也不要为逃避痛苦或报复,即很快地再投入另一次恋爱中,如此而为,将可能使自己再受一次伤害,甚至牵连无辜的第三者。
(6)寻求专门的心理辅导,如果感觉自己无法处理,可寻求心理专业人员协助,让专业人员协助你走出这次低潮。
4、成功的婚姻应具备的条件 
    成功的婚姻是每个人所期望的,但怎样的婚姻才算是成功呢?要如何才能塑造成功的婚姻呢?
    (1)必须是两个身心成熟的个体。感情并非是美满婚姻的保证,成熟的个性才是婚姻的先决条件。如果两人在婚姻生活中,不了解自己与对方,不能接纳对方甚至包括对方的家庭,将会使婚姻出现裂痕。
    (2)两个人必须彼此相爱而且成熟地生活。婚姻中两个来自不同背景不同个性的人,要朝夕长久相处,冲突是难免的,但有爱可以化解与包容对方,而成熟的爱可让彼此间的冲突变成创造和发展婚姻生活的动力,使冲突激励两个人共同成长。
    (3)婚姻关系是动态关系,两个人必须不断相互适应。许多人认为婚姻的诺言是一生的信守,一旦两情相悦,就应永远保持这个境界,但事实上个人的内在、外在条件总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如观念、环境、收入、家庭成员等,都会有变化。当变化发生时,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人如没有保持相同的成长步伐,就容易产生彼此的差距,造成彼此间的冲突。因此,在婚姻中两个人必须共同成长,建立共同的人生理想及目标,使两人的精神与心灵能时时相通。
    (4)互相尊重、包容与沟通。婚姻是共同创造和共同生活,这中间却也不能失去自我。因而婚姻就好似是两个相交的圆,其中交错部分代表两人共创的家庭,另外分开的部分,代表容许自我发展的空间。
    (5)在婚前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要坦诚相处,并学会接纳对方。另外,在婚前,男女双方应该把个人对婚姻及家庭的意义和价值,从观念上进行沟通。再者,两人也必须说明
婚后某些生活上的工作安排及分配。凡是生活上的细节,大至家庭经济的处理和儿女教育的问题,小至饮食问题和家庭琐碎之事的责任分工等,若能在婚前彼此沟通并达成共识,婚后为这些芝麻蒜皮之事争吵的机会就减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