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公开课评课记录
  高中语文公开课评课记录
  在规范月公开课活动中,语文组孙淑芳、秦燕敏、王志媛、王彩君被推选上公开课。
  几位老师认真备课,上课,反思;语文组全体老师积极听课,评课,分析研究,效果很好。
  以下是评课记录。
  一.孙淑芳老师的复习课《项脊轩志》
  一孙老师的设计思想和课后反思
  复习《项脊轩志》一文,主要想完成两个教学目标一是识记、理解、运用文言字词;二是分析和借鉴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叙述事情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所有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这两个目标展开。
  整个教学过程推进的比较良好,感觉还是很好的实现了预定的目标,收到了预想的效果。
  其中有两个环节我感觉较为满意第一个是课内重点文言字词的迁移运用,第二个是鉴赏细节描写手法之前选取《老屋》歌词所做的铺垫。
  第一个环节中,我选取的是2019年江苏卷高考题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中的一段
文字,语段几乎包含了本节课所强调的所有重点字词和文言现象,课堂上及时地拿来让学生翻译,既突出了检测的针对性,又较好地强化了知识迁移过程中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直接体会到了文言文复习和高考之间的必然联系,让他们意识到了平时复习中积累文言知识的重要性,而课堂上学生头脑中这种意识的产生比老师平日里凭空的说教要强百倍千倍。
  《项脊轩志》是作者归有光在经历了无数的人生变故、世事沧桑之后写作的文章,文章虽然感情真挚细腻,细节描写的手法运用的不露痕迹,但是因为语言朴素,叙述平淡,以学生现在的年龄和人生体验,很难提起深入阅读的精神和兴趣,更不要说体会作者情感的十分之一二,进行手法的分析和挖掘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截取了水木清华《老屋》中的一段歌词作为之前的铺垫。
  这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歌曲,作者在表达对老屋及屋中人思念的时候,选取了很多寻常生活中看似平淡而又十分美好的镜头和画面,这种方法和《项脊轩志》中采用的叙事抒情的方法极为相似,因而,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学生们对这样的歌曲也非常喜欢,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分析起来更是兴趣盎然,极好地调动了学习的兴致和课堂的气氛。
  尽管如此,一堂课讲下来,感觉还是有很多的遗憾和不足。
  手法赏析环节中,因为设计的题目难度偏大,之前的知识补偿做的不够,使得学生们在分析的过程中抓不住根本,回答不到点子上,浪费了一些时间,以至于后面的链接阅读无法充分展开,写作方法的引导也仅仅是点到为止;还有,在驾驭课堂、随时随地调动学生情绪,以使他们时时刻刻专注于课堂内容上,做的也还不够,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和努力。
  虽然不是什么教学能手的选拔,优质课的评选,甚至因为有懒惰和畏难心理,在刚开始听将令,奉旨讲课的时候还有点不情愿,但是,当真正面对这件事的时候,我却以十二分的认真投入进去了它。
  因为,学校不仅提供给了我们展示的舞台,也给予了我学习的机会,我要好好把握;再有,自己竭尽所能之后,仍然存在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是自己真正需要克服的地方,而这,应该也正是进步之所在。
  二组内老师的评价
  王亚峰老师
  1.语言亲切自然,有亲和力。
  2.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学生参与欲望强烈。
  3.突出了文言文复习特点,诵读和文言现象落实到位。
  4.课堂容量大,学生接受知识多。
  5.课堂朴实,实实在在,没有任何玄虚。
  6.注重文本教学,突出了文本与高考的链接。
  苏静老师
  7.目标设置合理,并且整节课紧紧围绕着当堂的目标来进行。
  8.文言知识归纳全面,重视落实,让学生读文章的时候,每次都有目的有侧重点。
  9.注重当堂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落实,讲解细致。
  10.关注和高考的链接,关注学生的学以致用。
  11.课堂容量很大,内容补充的很多。
  12.在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范爱琴老师
  13.课堂容量大,节奏紧凑,让学生没有走神的机会;
  13.拓展内容很多,紧密联系高考,又激发学生兴趣;
  14.知识点讲解细;
  15.注重知识的运用
  16.知识落实得好,阅读,圈划,详解,再读,迁移运用,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17.分析细节,有针对性练习
  郭兴奎老师
  18.实在。
  听孙老师的课,犹如自己就是他的学生,踏实而充实。
  19.充实。
  课堂容量大,学生掌握东西多
  20.轻松。
  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轻松,内容掌握的扎实
  21.扎实。
  知识点落实的扎实,课课与高考链接
  22.高效。
  课堂有知识落实有当堂练习,落实得好,联系的实!
  王丽娟老师
  23.课堂容量大,既注重基础又注重拓展,与高考联系紧密,紧扣考考纲要求。
  具体而言,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积累很到位。
  教学论文
  对文章中重点的文言字词、特殊句式反复强调并注意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但孙老师在课堂上对文言文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文本的翻译和背诵,还注重挖掘文本内在的价值和写作手法,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课堂效率很高。
  王子英老师
  24.安排得当,由文言文的知识的反复落实到最突出特点的赏析,再到写作的生发。
  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25.注重落实,如拓展翻译、拓展赏析,对重点反复强化。
  26.拓展最值得称道,也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对高考的掌握、对高考题目的熟习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且非常精当。
  许尚智老师
  27.环节非常明晰。
  并且环环相扣,有落实,有测验,有反馈,有巩固,有发展。
  28.课堂容量极大。
  紧紧围绕目标,夯基础,察学情,重延伸,重思考,倡讨论。
  29.课堂语言简练。
  语言虽然不多,但指示性极强,问题导向明确,点拨干净利落。
  30.链接高考实战。
  课堂针对性强,研究高考透彻,古诗、文言、作文,知识能力兼顾。
  二.秦燕敏老师的新授课《江南的冬景》
  一秦燕敏老师的课后反思
  周一张主任告诉我,这次让我讲规范月之后的校级公开课,感觉很荣幸。
  于是,经过再三考虑决定讲《江南的冬景》,之后又进行了两天的精心备课和马老师的细心指导,我在上这堂课时,进程还是比较顺利,学生配合得也很好。
  所以这节课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先谈一谈这次讲课的成功之处吧。
  首先,课堂的结构安排为整体感知出具体描绘江南冬景段落——重点鉴赏品味三幅冬景画面——总结写景方法。
  把课堂分解为块状结构,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导向。
  课堂的
  内容由浅入深,从阅读到写作,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把学到的知识指导写作,就有了针对性。
  所以这节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大胆取舍,突出重点,并且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其次,把学生当做课堂活动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副江南的冬景,并且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而且让学生进行美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这样让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并且也活跃了课堂。
  第三,教师适当的范读,给学生以示范,并且能通过声音把学生带到江南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冬景中,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江南冬景的魅力,进而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达到了很
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因此,我觉得以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范读还是必要的。
  这节课也有一些不令人满意的地方
  第一,对学生牵的太厉害,控制性强。
  由于是示范课,所以这节为了不让学生出太多的差错,所以我给学生引导的有点多,让学生紧紧围绕我设计的题目进行思考,所以我对这节课上学生的生成不是很满意。
  第二,在赏析江南的雪景时,讲的有点多,因为这里引用了大量的诗句,是一个教学的难点,学生有点读不懂,所以有一些东西直接是我抛给学生的。
  因此,我感觉如果让学生课前就引导他们去对难点进行充分的预习,有可能这个地方是这节课最出彩的地方,所以,课前应该有针对的引导学生,这样课堂上才会有更好的生成。
  第三,这节课我设计的题目大多都是开放性的,但是还有时提到一些封闭式的提问,我觉得这一点应该避免。
  第四,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不够。
  高一学生其实内心还是比较稚嫩,希望受到鼓励。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评价,给学生成功感,有自信感。
  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学生能从文中出词语来回答问题,可以表扬他,他能从文中出词语来概括,做的很好;有的学生还能谈自己的感受,可以评价,他不仅能出关键词,而且能加入自己的理解,水平很高,等等。
  第五,教学无止境,马老师评课时提到上课的最高境界,就是能这让这节课自然地推进而看不到雕琢的痕迹,而我这节课很显然能让听课老师听出这是一节进行了一些雕琢的课堂。
  我离这一要求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也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反思,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用新理念武装的教师。
  二组内老师的评价
  组内老师的评价
  一级部的老师评价
  优点
  1.有激情,导入语言干净利索。
  2.方法得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赏析到位,示范朗读做到很好。
  缺点用课件给人感觉影响了课堂的连贯性
  二级部的评价
  优点
  1.大胆取舍,重点突出
  2.结构设置合理,整体感知环节概括全面,用问题带动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这里体现了课堂的高效。
  3.鉴赏品味环节,分析到位,挖掘深刻,而且对学生进行范读,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缺点
  面对学生,有时候不能耐心等待学生回答,出现代言的现象。
  ——马老师
  三.王志媛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引教材之水,成美丽篇章》
  一王志媛老师的设计思想
  本堂课为写作指导课,关于写作教学,得益于马老师历来所倡导的读写一体化教学思想,
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在对这个课题进行着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中的尝试。
  接手现在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之后,我越来越发现学生作文状况很不理想,所存在的问题也因人而异,有的是缺素材,有的是不懂文章的结构布局,还有的是语言枯竭……总之,形形,我甚至不到从哪里下手搞突破,这一次讲课,处于必修五课文刚刚讲完,《唐诗宋词选修》还没开课的间隙里,突发奇想,我选择了引教材之水,成美丽篇章这个课题,目的在于,做好授课衔接的前提下,尝试用教材去解决学生在写作方面所存在的五花八门的问题。
  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模式是引导——探究——归纳总结——训练提高式。
  本堂课由曾冬的一则《唐诗素描》导入,借助于高考优秀作文语段和我班学生自己的优秀习作,最终归纳总结出六条教材借鉴、作文训练途径,即
  1、直接从教材中摘录优美的语句、语段加以巧妙运用
  2、从教材中寻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加以整合,用于丰富作文内容。
  3、深入把握一篇教材文本,一个人物,一个事件,进行多角度解读
  4、依据多篇文本就同一个角度进行归纳整理
  二组内老师的评价
  张瑞霞老师
  1.这节课为写作开辟了一条完整清晰的思路;
  2.这节写作课视角独特,实用性强;
  3.教师的积淀起了很大的作用。
  岳新敏老师
  4.写作课题选的很好,学生很需要。
  5.课堂很实用,学生很受用,对下阶段《唐诗宋词选修》很有帮助。
  6.联系高考,学生对高考作文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
  7.记录我们的精彩据我所知,王老师有搜集、记录学生作文片段的习惯,足以看出她在教学上的用心。
  吴慧平老师
  8.材料选取很用心,尤其课堂一开始的一篇《游子吟》使课堂教学充满诗意和温情。
  9.引导与训练相结合,课堂容量大,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10.教师指导到位,语言干净,归纳、总结及时。
  杨丽静老师
  11.思路清晰,引导到位,学练结合,循序渐进。
  12.写作大话题,课堂小切入,化难为易,用具体的例子带动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学生易于也乐于接受。
  13.课堂流程采用归纳演绎法,先了解,再归纳演绎,发散训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14.积累、保存学生写作成果,对学生写作积极性无疑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王金华老师
  15.选题颇见匠心,可谓从课本中来,发散到课堂之外。
  2、教学思路设计上,每一环都有小结,最后又有一总结,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学生易于接受把握。
  16.引学生习作入课的做法,对学生的激励鼓励效用很大。
  尚献玲老师
  17.教态自然大方,面带微笑,有亲和力。
  18.课堂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19.充分利用课内资源,以课内源头进行挖掘,调动学生的写作灵感,效果很好。
  魏永超老师
  20.课堂环节疏密有致,针对性训练与知识运用联系密切。
  21.课堂活跃,学生反映较好。
  22.课堂重点突出,目标达成
  度高。
  王淼老师
  台风、教态很好,导入很有创意,课堂环环相扣,印象最深的是引学生习作入课的做法,很用心,对学生的激励鼓励效用很大。
  林民庆老师
  23.对作文王老师积累了很多的素材,对写作王老师都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听课本身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很有收获;
  24.设计很新颖,展示与练习相得益彰,课件制作很漂亮
  25.在学生参与方面,王老师很好的展示了她极富亲和力的一面,很好的调动了起来。
  26.对于轻易不愿涉及的作文老大难,王老师坦然应对,并且以很巧妙的形式加以呈现。
  高玲玲老师
  27.选题创意很好,课堂环环相扣,及时点评总结,实用性很强。
  康玉香老师
  28.对于作文教学,语文老师大都有过借鉴教材的想法,但是,真正的形成系统,纳入课堂的并不多,能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准备出这样的一节课,我想更多的应该是源于平时深厚的积淀,教学的用心也由此可见一斑。
  29.这节课教学思路设计,从课前《游子吟》歌曲的播放,直至课堂结束,设计都颇见匠心,每一环都有小结,最后又有一总结,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学生易于接受把握。
  吴春华老师
  30.引用教材成美丽文章,给学生有效的写作指导。
  31.教学中运用学生自己的写作片段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鼓励和动力,给学生以鼓励和动力。
  3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动笔写作,师生互动融洽,知识生成目标达成,课堂环节紧凑,读写结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33.探讨之处司马迁与屈原的写作材料太老套,难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能否用其他材料作为切入点进行训练。
  宋秀芳老师
江南的冬景  34.课堂设计较好,从写作层面上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得更多的东西。
  35.教态、台风较之从前又有了新的提高,从容自然,教学语言简练干脆。
  36.小问题提示学生课堂回答完毕忘记及时请坐,语言尽管简洁干脆,但类似于可以吧?行不行?等表商量语气的词语更多的时候被视为课堂无效语言,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充分的肯定或否定。
  另外,个别字音不太准确,儿化音很重,普通话发音呈下降趋势。
  某些肢体语言不太妥当。
  四.王彩君老师的复习课《陈情表》
  一王彩君老师的课后反思
  这堂课总体来说不满意。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主要制定了两个复习目标,一个是复习巩固主要的文言知识,一个是品读语言,体悟作者的感情。
  对于这样的传统篇目,在设计上不容易上出新意,但在学生体悟感情这方面,却可以展现出不同的境界。
  在处理体悟感情这一环节时,主要是让学生出有感悟的句子,先自己写体会,然后组内
交流,推选出较好的同学展示,这一环节学生表现的还可以,但是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感染力不够。
  在处理第一个环节复习重点文言知识时,我认为很是失败。
  首先是课前导入完全成了摆设,没能起到带动学生进入课堂的作用,所以在让学生重点文言知识,以及展示这方面的知识时,学生积极性不够,不能很好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中。
  其次,学生好像一直被老师推着走,老师觉得上的很费劲,学生也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然课堂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堂课使我深切的认识到,教师要成为课堂真正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二组内老师的评价
  王景会老师
  1、目标的制定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且紧紧围绕目标组织教学,可谓简明扼要,省时高效。
  2、课堂结构各环节衔接自然,有文本中的词汇成语到情感体悟,然后关联写作,可谓环环相扣,结构紧凑。
  3、能力点的讲解适度拓展,联系高考中的典型例子,可谓触类旁通,能力提升。
  4、教态大方自然,可谓镇定从容,魅力无穷。
  5、本文以情感动人,教师读文解析,动情、传情不足。
  任桂秀老师
  1、备课充分,了解学情,能根据学情设计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2、教态自然,基本功好,驾于课堂能力强。
  3、注重文言知识落实,突出重点,指令明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4、再有一些亲和力和感染力就更好了。
  孙翠英老师
  教态端庄,沉稳自如;连接高考,凸显地位;在研讨中赏析语言,使得学生认识深刻,体现了文、言并重的思想。
  时间处理再紧凑些就跟好了了。
  李利老师
  1、落实到位,衔接自然。
  拓展延伸适度,链接写作有深度。
  2、教师应该再显示一下自己的高度。
  王庆雷老师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材处理方面采取了创新的做法。
  形式上以练代讲,从梳理文意到评价到写作,从不同角度切入解析文章。
  阅读的主动权在学生手里,训练的指导权由老师掌握,这种抓住关键,以练代讲的方法,效率较高。
  张相涛老师
  1、课堂语言规范简练,指令明确。
  以重点、难点字词为抓手,强调诵读,很好地体现了复习课的预定目标。
  在此前提下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进行了写作训练,促进了知识的生成。
  2、时间把握不够完美,前松后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