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名武将典故
  1 磻溪垂钓----吕尚(西周)
  2 吴宫教战----孙武(春秋)
  3 剑赠渔父----伍员(春秋)
  4 吮卒病疽----吴起(战国)
  5 穰苴斩监----田穰苴(战国)
  6 马陵伏弩----孙膑(战国)
  7 火牛破敌----田单(战国)
  8 济上劳军----乐毅(战国)
  9 雁门纵牧----李牧(战国)
  10 肉袒负荆----廉颇(战国)
  11 坑弃万军----白起(战国)
  12 登墵拜将----韩信(西汉)
  13 细柳式车----周亚夫(西汉)
  14 鸿门闯宴----樊哙(西汉)
  15 冥山射虎----李广(西汉)
  16 钳徒论相----卫青(西汉)
  17 渡河受款----霍去病(西汉)
  18 高平斩使----寇恂(东汉)
  19 荒亭进粥----冯异(东汉)
  20 受檄击郾----贾复(东汉)
  21 无终夺军----吴汉(东汉)
  22 宫台望战----耿弇 (东汉)
  23 冰合滹沱----王霸(东汉)
  24 城门断限----臧宫 (东汉)
  25 雅诃投壶----祭遵 (东汉)
  26 聚米为山---- 马援 (东汉)
  27 疏勒拜泉----耿恭(东汉)
  28 投笔封侯----班超(东汉)
  29 酹酒还金----张奂 (东汉)
  30 增灶断追----虞诩 (东汉)
  31 祁山伐魏----诸葛亮(三国)
  32 水淹七军----关羽(三国)
  33 当阳退敌----张飞(三国)
  34 截江救主----赵云(三国)
  35 智灭三帅----姜维(三国)
  36 合肥陷阵----张辽(三国)
  37 牙门建纛----典韦(三国)
  38 街亭绝汲----张郃(三国)
  39 阴平凿险----邓艾(三国)
  40 赤壁纵火----周瑜(三国)
  41 神亭搏战----太史慈(三国)
  42 酎酒厉兵----甘宁(三国)
  43 火焚连营----陆逊(三国)
  44 轻裘缓带----羊祜(西晋)
  45 铁锁沉江----王濬(西晋)
  46 冢闲埋肉----周访(西晋)
  47 宫台运甓----陶侃(东晋)
  48 搏蛟----周处(东晋)
  49 蒙冲泝渭----王镇恶(南北朝)
  50 唱筹量沙----檀道济(南北朝)
  51 望蔡伏兵----周山图(南北朝)
  52 观矛折树----羊侃(南北朝)
  53 三国典故齐镳射猎----杨大眼(南北朝)
  54 射还赏格----韦孝宽(南北朝)
  55 岐亭攻栅----杨素(隋)
    56 威临突厥----韩擒虎(隋)
  57 单骑赌胜----史万岁(隋)
  58 一箭双雕----长孙晟(隋)
  59 对开幕府----柴绍(唐)
  60 殿前夺矛----尉迟恭(唐)
  61 天山三箭----薛仁贵(唐)
  62 免冑见酋----郭子仪(唐)
  63 策降二将----李光弼(唐)
  64 登堤斩将----白孝德(唐)
  65 杀妾飨士----张巡(唐)
  66 员嬖?---南霁云(唐)
  67 雍邱固守----雷万春(唐)
  68 火焚攻具----韩游櫰(唐)
  69 袒呼决阵----李嗣业(唐)
  70 披心示贼----马燧(唐)
  71 隧陷云梁---- {(唐)
  72 锦裘督战----李晟(唐)
  73 雪夜入蔡----李愬(唐)
  74 穴城出击----石雄(唐)
  75 林中夺马----柴再用(五代十国)
  76 棘林赤足----王彦章(五代十国)
  77 锤中野乂----周德威(五代十国)
  78 焚香禁杀----曹彬(北宋)
  79 微服度关----狄青(北宋)
  80 单骑赴州----宗泽(北宋)
  81 注水冰城----杨延昭(北宋)
  82 水战杨么----岳飞(南宋)
  83 桴鼓助战----韩世忠(南宋)
  84 点军纵鸽----曲端(南宋)
  85 回军斩将----伯颜(元)
  86 里门举狮----史弼(元)
  87 伏阶称罪----徐达(明)
  88 超登采石----常遇春(明)
  89 威慑婺州----胡大海(明)
  90 杀虏焚辎----李文忠(明)
  91 白石济师----沐英(明)
  92 立斩三酋----沈希仪(明)
  93 一鼓夺山----傅友德(明)
  94 楼船击倭----俞大猷(明)
  95 阵演鸳鸯----戚继光(明)
  96 督师御寇----秦良玉(明)
  97 威平西域----年羹尧(清)
  98 金阙奏凯----左宗棠(清)
  99 断锁横江----彭玉麟(清)
  100 扬旗贼溃----鲍超(清)
1 磻溪垂钓----吕尚(西周)
吕尚 姓姜,名尚,字子牙,东吕乡东吕里人(今日照市东),其先祖伯夷掌管四岳有功,封于吕(今河南宛县),子孙从封地改姓,故名吕尚。
吕尚饱学,深明兵法战策,但家极贫。曾去殷商都城朝歌求仕,不成,乃辗转去陕西,在渭水兹源钓鱼为生。约在公元前1123(帝辛三十一年),当他80岁时,遇见了西伯侯姬昌,姬昌认定他是当代难得的贤才,便礼聘他为专管军事的,又因为吕尚是自己祖父生前日夜想望的人,便又尊称为太公望
吕尚至齐地后,简化礼仪,循应民俗,提倡工商,发展渔盐,齐国于是民附国固。
吕尚著有《阴谋》3(一说36)、《阴符钤录》1卷、《金匮》2卷、《六韬》6卷。 2 吴宫教战----孙武(春秋)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联晋伐楚,国势强盛,很有新兴气象。孙武认定吴国是他理想的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地方。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 年)左右,孙武正值18岁的青春年华,他毅然离开乐安,告别齐国,长途跋涉,投奔吴国而来,孙武一生事业就在吴国展开,死后亦葬在吴国。
公元前512年,吴国国内稳定,仓廪充足,军队精悍。伍子胥向阖闾推荐了正在隐居的孙武,向吴王介绍孙武的家世、人品和才干,称赞孙武是个方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盖世奇才。可是,孙武自从来到吴国后一直隐居著书,吴王连孙武这个名字都不曾听说,认为一
介农夫不会有大本事。伍子胥便反复推荐,仅一个早上就推荐了7次,吴王才答应接见孙武。
孙武带着他刚写就的兵法进见吴王。吴王将兵法一篇一篇看罢,啧啧称好,但忽然产生一个念头,兵法头头是道,是否真适合于战争的实用呢?孙武能写兵法,又怎样才能证明他不只是一位纸上谈兵的人呢?吴王便对孙武说:你的兵法十三篇,我巳经逐篇拜读,实是耳目一新,受益不浅,但不知实行起来如何,可否用它小规模地演练一下,让我们见识见识?孙武回答说:可以。吴王又问道:先生打算用什么样的人去演练?孙武答:随君王的 意愿,用什么样的人都可以。不管是高贵的还是低贱的,也不论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可以。吴王想给孙武出个难题,便要求用宫女来演练。于是,吴王下令将宫中美女180 名召到宫后的练兵场,交给孙武去演练。孙武把180 名宫女分为左右两队,指定吴王最为宠爱的两位美姬为左右队长,让他们带领宫女进行操练,同时指派自己的驾车人和陪乘担任军吏,负责执行军法。
分派巳定,孙武站在指挥台上,认真宣讲操练要领。他问道:你们都知道自己的前心、后背和左右手吧?向前,就是目视前方;向左,视左手;向右,视右手;向后,视后背。一切行动,都以鼓声为准。你们都听明白了吗?宫女们回答:听明白了。安排就绪,孙武
便击鼓发令,然而尽管孙武三令五申,宫女们口中应答,内心却感到新奇、好玩,她们不听号令,捧腹大笑,队形大乱。孙武便召集军吏,根据兵法,斩两位队长。吴王见孙武要杀掉自己的爱姬,马上派人传命说:寡人巳经知道将军能用兵了。没有这两个美人侍候,寡人吃饭也没有味道。请阍军赦免她们。孙武毫不留情地说:臣既然受命为将,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孙武执意杀掉了两位队长,任命两队的排头充当队长,继续练兵。当孙武再次击鼓发令时,众宫女前后左右,进退回旋,跪爬滚起,全都合乎规矩,阵形十分齐整。孙武传人请阖闾检阅,阖闾因为失去爱姬,心中不快,便托辞不来,孙武便亲见阖闾。他说: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是兵家的常法,为将治军的通则。对士卒一定要威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听从号令,打仗才能克敌制胜。听了孙武的一番解释,吴王阖闾怒气消散,便拜孙武为将军。
王彦章,字贤明,郓州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人,祖父王秀,父亲王庆宗,都没有做官,在王彦章任官以后,祖父被赠左散骑常侍,父亲被赠右武卫将军。王彦章少时就从军,隶属朱温帐下,以骁勇善战而著称。当初王彦章应募从军时,同时有数百人一同参军,王彦章请求自己做队长,众人都不同意,恨恨地对他说:你王彦章是什么人,刚从山野草莽之中出来,就想跳到我们的上面做队长,你也真是太不自量力了吧!王彦章听了,
根本没有搭理他们,却径直对当时在场的主将说:我天生的一身雄壮之气,觉得你们确实比不上,所以请求做你们的队长,以后一起杀敌立功。没想到你们这样不领情,反而咄咄乱说。看来不给你们开开眼分个胜负,你们就不会心服口服。大凡健儿开口便言生死,但今天没有在两军阵前,我就先给你们看看我脚上的功夫,光脚在有蒺藜的地上走上三五趟,再看看你们有谁也能来试试?大家开始以为他在说大话戏弄众人,没想到王彦章真的走了几趟,脚上一点事儿也没有。众人不禁大惊失,没有人敢上前效仿,都暗暗佩服不已。朱温听说之后,视王彦章为神人,因此提拔重用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