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婚老人爱情故事
那些年,我们的爱情……
楔子:爱情是自古以来永恒的话题,不同年代的爱情会烙上不同的社会背景。回头看看每个时期青年男女的恋爱历程,我们会看到不同时代的爱情光彩,这些真挚的情感经过岁月的变迁和积淀,在每一个爱过和爱着的人心里都留下了深切的回忆……
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要惊天地、泣鬼神才炽烈,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要花前月下、海誓山盟才甜蜜,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要红尘作伴、浪迹天涯才浪漫……五、六十年代的爱情是纯净的,犹如《山楂树之恋》中老三和静秋的故事,纯净中带着艰辛与憧憬。
他和她,从小生活在一个村子里,前院、后院,门当户对,正如诗中所描述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他曾是她眼中的鼻涕虫,她曾是他眼中的娇生惯养的小丫头。就这样一起玩耍,一起长大,后来,一辈子在一起生活……1968年结婚到现在,两个人从风华正茂到耄耋老人,共同呼吸,相互给予。
相知相爱,永结伉俪
老人的家干净整洁,温暖的阳光照射进来,更显出这个家的温馨。在这里我们见到了精神矍铄、开朗健谈的高大爷、高大娘。“当年,是她追的我!”“还不是你爸早就相中了我,天天说让我做你们家的儿媳妇……” 因为知道我们此行的目的,老俩口很快就进入了状态,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了对旧日时光的回忆,循着他们悠远深遂的目光,我们的思绪被带回到了那个年代:
“丫头,许给我们家老四做媳妇吧?”
小女孩儿撅着小嘴儿,躲在嬉笑的父母身后心里想着:我才不呢,他天天上树下河跟个泥猴儿似的,也不好看……
几年的光景,不经意间当年不好看的泥猴儿长成了英挺的小伙子,无论是在学习或是工作中都出类拔萃,那时的年轻人一腔热血奔涌,一颗红心向党,所以19岁时小伙子报名参了军,一去就是五年。而小女孩在家人的疼爱呵护下慢慢长大,并出落的越发亭亭玉立,还读了六年的书,在那个识几个字就是人才的年代时这已经很难得了。
五十年代是一个充满革命激情的年代,谈婚论嫁对象都要看“苗”红不红。到了依然火红的六十年代,嫁给解放军的大嫂、大婶仍是未婚女子羡慕和标榜的对象。因为读过书,受过教育,女孩子自然不受“婚姻大事,媒妁之言”等封建思想的束缚,她坚信自己有追求幸福的权力,于是鼓足勇气先给远在部队服役的男孩子写了封信,就这样你来我往间,俩人便以“鸿雁传书”这种方式拉开了爱情的序幕。
虽然两人分隔两地,但由于信件来往,两人字里行间逐渐无话不谈。男孩子对这个曾经娇气、吃不得一点苦的女孩子的看法也慢慢改观。后来,女孩子的大胆告白结束了两人?年的“拉据战”,确立了恋爱关系。
“就是聊得来,感觉人不错就好了。她说处就处呗,呵呵……”大爷的一句话把我们拉回了现实。那时的爱情与浪漫无关,更多的是一种朴素的情感,虽然过程简单,但对于大娘在那个年代里敢于大胆主动追求爱情的魄力无比的钦佩。
1968年,大爷复员回家,原以为相思两地的有情人终可以团聚,但是一场狂热的文化大革命、一声声拭血的口号在断送了许许多多年轻人理想的同时直接影响到了高大爷的就业。在那个只求吃饱穿暖的年代里,爱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几乎体现不出它的价值。大娘的家
人纷纷做她的思想工作,劝她放弃这段感情,也有不少人给她介绍城市户口的小伙子。“可我当时就是认准了他,我相信爱情是最珍贵的,就这么毅然决然的嫁给了他!”说到这大娘看了大爷一眼,眼神里似乎仍有当年的笃定。
1968年10月1日,两个人冲破世俗偏见踏入了婚姻的殿堂。“当时没有钱,他还没有稳定的工作,后来我就用我的一双皮鞋换了一双布鞋和一件衬衫,就这么简简单单结婚了……”高大娘沉浸自己回忆中。
从此,两人荣辱与共,风雨同舟。
相守相伴,相濡以沫
“刚结婚时家里穷得叮当响,没啥家把什儿,就一把破饭勺还没有把儿,你高大爷那时觉得自己窝囊,没地方撒气,拿起那饭勺子就给扔了,我又忍气吞声的给捡了回来,心里也挺委屈的……”高大娘边说边嗔怪的看了高大爷一眼。
83年,珲春县英安镇建井,为了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高大爷不顾家人的阻拦只身带着四个年幼的孩子来到珲春,干起了当时最苦、最累、最危险的下井工。“那时下井可不像现在,
那时候可真是拿命换钱那……”高大娘现在想想还心酸呢,“你高大爷责任心非常强,作为一个男人就想让家人都过上好日子。而且当时来珲春还可以直接给我大儿子份工作,这样生活就能改善改善……”就这样一家人两地生活了近一年,等高大爷这边稍稍稳定后,高大娘便带着婆婆从蛟河来到珲春,一家人总算是团聚了,可是七口之家却要挤在不足二十平米的房子里,“睡觉的时候我们都是脚对着脚穿换着睡,而且半夜要是起来上趟厕所,大家就都得醒……”就因为住的房子小,当时邻居们都唤高大娘“小房”嫂子。日子虽然苦了点,但一家人能在一起就无比幸福了。
“八几年生活稍微算是好点儿了,温饱基本能解决了,但多余的钱一点儿都没有,孩子想吃一根三分钱的冰棍都买不起。那是候不怕吃苦就是心疼孩子,现在想想还觉得对不起他们…… ”大娘强忍着泪水接着说,“那年代时兴的确良衬衫,我相中了一件天蓝的,说实话爱美之心谁都有,当时我真想买,但一寻思一家老小七张嘴要吃饭,哪还有钱打扮自己?而且怕伤了你高大爷的自尊,怕他心里难受,这事儿我都没和他说。”回首那段艰苦的日子,虽然大娘忍不住几次试泪,大爷也在一旁唏嘘不已,我们这些倾听者也为之动容,但我觉得那些经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笔财富足以让我们老少两代人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相濡以沫,患难与共;
什么是相守相伴,不离不弃。
回首过去,高大爷与高大娘的婚姻生活中或许未曾说过“爱”这个字眼,也未曾有过任何浪漫的事情,甚至不曾说得出对方最让自己感动的事情。但经过岁月沉淀的感情,他们彼此间一个关注的眼神、随手递过来的一杯温热的茶水,无不传递着深深的爱意,这看似平淡的相处之道深深地蕴含着夫妻相爱相守的“玄机”。
相亲相爱,同乐晚年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45年的风雨兼程,让两位老人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
“看看咱们现在的生活,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我们那时想都不敢想,跟做梦一样啊……”高大爷还没说完,高大娘抢着说:“这要感谢党的好政策,你看我们俩都有退休金,现在生活无忧无虑的。咱老百姓图个啥,不就图个安稳?”说到这老俩口都开怀的笑着。
平时老俩口没什么事儿,高大爷就看看电视,遛遛弯,高大娘则承担着里里外外的家务事。老俩口对如今的生活特别满足,虽然没有什么浪漫的故事,有的只是平淡的生活琐事,但老俩口脸上洋溢着无尽的幸福。
马上“三八”妇女节要到了,高大爷高兴的说:“每年到‘三八’节我都要表现表现,请这一大家子出来吃吃饭,热闹热闹!”谈到儿孙,老俩口话题又多了起来。“这‘三八’节,我大孙女儿还给了我一百块钱呢,寒假回来这孩子在她姑姑那打了份工,第一次赚钱,就嚷嚷着给我,呵呵……”说这话时高大娘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儿。现在儿孙满堂,家庭和睦,老人心里特满足。虽然儿女们没有创下什么大家大业,和许多同龄人一样为了生活奋斗打拼,但老人却为他们每一个人的懂事开明、和睦孝顺而笑逐颜开。
静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