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会写“桨、榕”等10个生字,理解“不可计数、应接不暇”等9个词语的意思,能用“陆续”等词语写句子。
3、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中描写“鸟的天堂”里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描写方法。
教学策略:
1、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榕树不同角度的图片,走近榕树,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榕树的美。同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感悟、诵读,真切地体会到这的确是“美丽的南国的树”。
2、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3、迁移教育,读写结合,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也得以完美结合。
4、抒发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种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效仿、学习。
课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课前搜集有关巴金的资料。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再读课文,思考: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多媒体课件(内含40分钟舒缓优美的轻音乐)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浆、榕”等10个生字,理解“不计其数、应接不暇”等9个词语的意思。
2、在合作学习、读读议议等过程中体会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鸟的自由和快乐,并有感情地朗读文中的重点句。
3、能在情境中发挥想象写几句话。
4、懂得鸟与树、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说“天堂”。
1、人们喜欢把最美好的地方称为“天堂”。“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幸福的、美好的地方,那么,你怎么理解“鸟的天堂”呢?
(让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无忧无虑生活的,快乐幸福生活的地方)
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2、过渡。
能让鸟儿自由生活、无忧无虑的究竟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的脚步,一起走进《鸟的天堂》,去看一看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设计意图】
从课题入手,谈话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情绪,创设氛围,引入新课。
二、看“天堂”。
1、放声读一读课文。
读通、读顺课文,难读的生字词语可以多读几次,不懂的词语可以请教身旁的同学。
思考:你跟着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2、交流。
生1:第一次:黄昏——大榕树。
生2:第二次:清晨——鸟儿。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树、鸟)
3、两次去看鸟的天堂,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景象,请问你对哪一次看到的印象更深刻一些?对树的印象更为深刻的举手,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到了树?(第5~9自然段)鸟呢?哪些自然段写到了鸟?(第12~13自然段)
请你再去读读课文,你看到的是一棵怎样的树和一怎样的鸟?喜欢树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树,喜欢鸟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鸟。
4、交流。
树:(学生回答句子)
树的大:(学生回答句子)
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
(1)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树木的大。
(2)是的,这是一棵巨大的榕树。猜一猜,这棵树有多大?
(3)教师简介,高15米,整棵树占地面积18亩,约1万平方米,相当于1所学校那么大。
(4)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读一读,用朗读来展示榕树的大。
5、树的茂盛。(学生交流汇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1)圈出“堆”字,你认为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压、叠、盖……)读读原句,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堆”?
(重重地堆着,厚厚地堆着,堆得——严严实实、不留一点儿缝隙)
(2)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绿叶的多。
6、过渡。
绿叶的浓密让我们体会到了榕树的茂盛,你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树的茂盛呢?
那翠绿的颜,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1)“明亮、闪耀”表现出颜很绿,绿得发亮,绿得让人觉得耀眼。
(2)绿是生命的颜,看着这样的绿,作者觉得似乎……(学生接读)你怎么理解“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
(3)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嫩叶缓缓地生长,这一切都让作者浮想联翩,就让我们也来体会体会这令人心醉的绿,体会体会这旺盛的生命力吧,齐读。
7、过渡。
来,拿起我们的书,我们就是这充满生机的榕树,尽情展示我们的生命力吧!齐读两段话。这样茂盛的、充满生机的榕树,你们看过吗?作者呢?看着这棵榕树,难怪作者从心底里发出深深的赞叹,引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南国的树是美丽的,那么南国的鸟呢?又是怎样的呢?谁来说说你看到的鸟儿是怎样的?
鸟多:(学生交流汇报)
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到处”说明鸟很多。你知道这儿有多少鸟吗?猜一猜。(有数万只鸟,有几十种鸟类呢。)
(2)谁来读一读,读出鸟的多来。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3)应接不暇——鸟很多。
(4)有感情地朗读。
想看看这鸟儿吗?播放录像,说说除了鸟儿多,你还觉得鸟儿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幸福快乐)
过渡:是的,鸟儿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是无忧无虑的,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体会体会鸟儿的自由与幸福吧!齐读。
8、咱们都谈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鸟和树,我想请研究鸟的同学再去读读树的句子,请研究树的同学再去读读鸟的句子,如果鸟有情,它会对树说些什么呢?如果树有灵性,又会对鸟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写一写。(交流)
9、是的,鸟儿与树是相依相偎,互不分离的。当看完树和鸟,你心里又想说些什么呢?
(交流:鸟儿真美丽,树真茂盛)
除此之外,你还会称赞什么呢?读一读第9自然段,看看你会有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
结合重点词句的理解学习,让学生体会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鸟的自由和快乐,表达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赞“天堂”。
你们是这样称赞天堂的,那作者又是怎样赞天堂的呢?
1、齐读最后一段。
2、课件出示: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质疑:谁来说说这里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鸟的天堂”的成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流程:
一、整体感知,悟出重点。
1、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谁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巴金爷爷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都不同)他第一次看到了什么?(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什么?(很多的鸟)
2、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来快速阅读第5~13自然段,并把描写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鸟纷飞的壮观景象的句子画下来。并想想大榕树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
【设计理念】
复习回顾,再次强化,明确学法,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二、重点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一)指名让学生读第5~9自然段。想想大榕树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大、茂盛)
1、你能出哪些句子是写榕树的大的吗?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2)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3)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教师出示大榕树的图片,引导学生抓重点词体会这棵榕树的大)
2、教师引读。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那么多的绿叶……那翠绿的颜……这美丽的……”谁能说说读这一自然段感受到了什么。
(榕树茂盛、生命力旺盛)
3、看到这么大而茂盛的大榕树,作者不禁流露出自己内心的感叹:这……
(学生接:美丽的南国的树)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5~9自然段,要读出对榕树的喜爱之情。
(二)巴金爷爷第一次来到大榕树下,他没看到一只鸟,不禁产生了怀疑: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啊?第二天,他又和朋友来到了大榕树下,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1、播放一段有鸟叫的音乐,指名读第10~13自然段。学生说说感受。
(鸟多、欢快)
2、课件出示句子
A、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B、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C、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D、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注意重点词:“到处”“应接不暇”“有的……有的……有的……”“兴奋”。
3、这都说明了什么?(鸟多、鸟欢快)
4、想象一下树上还有什么姿态的鸟呢?
5、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大榕树,并描写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我们
称为静态描写,第二次看到了众鸟欢快飞舞的壮观景象,抓住了鸟的活动来写,称为动态描写。
【设计理念】
这部分主要采用放手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在交流时检测学习效果,实现“授人以渔”的目的。 通过两次说话练习,既让学生在表达中展现语言文字训练的效果,又能够考查学生对文章学习的感悟,渗透情感教育,是一举三得的好策略。
三、回顾课文,体会感情。
看到这么奇特的榕树和欢快的鸟,作者再次发出了感叹: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注意两个“鸟的天堂”指代的不同。(第一个有引号,指的是大榕树。第二个没有引号,指的是真正的鸟的天堂。)
3、学生自由讨论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引导学生抓住鸟的生存条件、食物、水分、人们的爱鸟意识等来讨论。)
四、小结。
大自然赋予了榕树旺盛的生命力,使它成为鸟的天堂。作为人类,我们也要爱护鸟类,爱护和我们一同生存的动植物,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园才会越来越美。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表达,所以阅读教学既要让学生通过阅读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要表达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过程中就要认真地凭借教材这个例子逐步渗透怎样写的方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