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文言文模拟试题
一、文言文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  ,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选自《宋学士文集》)
【注释】①王冕(miǎn):明初著名画家、诗人。②诸暨:地名。③蹊:践踏。④策,通“册”指书。⑤恬:心神安适。⑥韩性:绍兴人,大学者。⑦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
的儒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牵牛来责蹊________    ②琅琅达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3)选文主要写了王冕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有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有老树  , 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  , 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  , 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或投饼于左,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刺泼  , 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静燥关其老少耶?
(节选自袁中道《西山十记》之《记四》
【注】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②罅:裂缝。③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④有老树,中空火出:泉水从一棵空心老树中如喷火般激溅而出。⑤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⑥匝池红酣: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⑦清慧可怜:样子清秀灵动惹人喜爱。⑧跳达:同“佻达”,此处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⑨刺泼:鱼击水声。⑩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怕”“只怕”。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心之________
②日光下________
③不里________
投饼于左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
(3)【甲】【乙】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元命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
    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向为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业,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知其也        旨:________
②教学相也        长:________
③朕为凶未定    向:________
亲戎事          躬: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朕/向为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
B.朕向为/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
C.朕向为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
D.朕向为/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
(4)【甲】、【乙】两文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两篇文章都谈到了如何学习,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至。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⑤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白居易《游大林寺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
不可久________
节绝晚________
既而周览屋壁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朗读节奏。(划三处) 
历 东 西 二 林 抵 化 城 憩 峰 顶 宿 大 林 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大林穷远,人迹罕至。
(4)[甲]文中描写小石潭的清澈主要用了________的手法,柳宗元游览完后对小石潭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乙]文中,白居易游大林寺后流露出________之情。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是,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注】①奚:怎么。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不知其也________
②然后能自也________
③君子之学必问________
问,其奚决焉________
(2)给【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B.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C.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D.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4)选文【甲】论述了________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________的关系。   
(5)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后,对这两篇短文的感受。   
6.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王曰:“善。”乃下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③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选文选自课文《________》,它是国别体史书《________》中的名篇。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3)最终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________。   
7.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并州有人姓纥干  , 好戏剧。邑传言有狐魅  , 人心惶。一日,纥干得一狐尾,遂缀于衣后,至妻旁,侧坐露之。其妻疑为狐魅,遂密持斧,欲斫之。纥干云:“吾非魅。” 妻不信,走,至邻家,邻家又以刀仗逐之。纥干叩头谢:“我纥干也,第戏剧饵,何意专杀我?”
【注释】①并州:山西太原。②纥干(hé gàn):复姓。③戏剧:开玩笑。④狐魅:狐狸精。⑤第:只,仅仅。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戏剧 (________)    ②遂于衣后(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           
A.(他的)妻子不相信,跑到邻居家,邻居们又用刀棍打他。
B.(他的)妻子不讲信用,(纥干)跑到邻居家,邻居们又用刀棍打他。
C.(他的)妻子不相信,(纥干)跑到邻居家,邻居们又拿起刀棍追他。
D.(他的)妻子不讲信用,跑到邻居家,邻居们又拿起刀棍追他。
(3)“其妻欲斫之”、“邻家又以刀仗逐之”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