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体中的个人,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造成心理失衡,进而产生心理障碍。下面让店铺给大家介绍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首先,劳逸结合,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现代科学证明,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卫生保健措施之一。反之,有害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即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或不利于人的心身健康的生活习惯,将对人的健康产生负性的影响。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一心埋头于学习和工作,置其他于不顾,始终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还有一些人,则是终日郁郁寡欢,无所事事;有的人生活没有规律,吸烟、饮酒过量或不恰当地服药,随意破坏身体生物节奏和精神节奏的;这样的结果是,工作和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也是心理健康的需要。人不可能总是在工作学习,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在业余时间,完全放松自己,积极开展愉快的娱乐活动,使紧张刻板的生活得到调剂,消除疲劳,松弛情绪,焕发精神,提高效率,增加生活乐趣。
其次,及时疏泄负面情绪。男孩子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男儿有泪不轻弹”,“打掉门牙和血吞”,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情绪。许多女性也因为面子的缘故压抑自己。这种长期压抑情绪的结果直接导致心理障碍,因为负面的情绪自己不会消失,虽然暂时被压抑,但是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极端的形式暴发,造成的伤害会更大。因此,在生活中遇到令人不愉快和烦闷的事情,要及时使不良情绪得到发泄。你可以好朋友、同学、亲友等将自己的苦闷心情倾吐出来,从他们那里获得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压抑的心情可以得到缓解,失衡的心理可以逐步恢复正常。使消极情绪对身心的伤害减低到最小程度。
再次,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必须生活在社会体中。通过社会交往活动,个人能到志趣相投的人,进行思想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得到启发和帮助。通过积极的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可以使人开阔胸襟,感受到充足的社会安全感、信任感、激励感,大大增强生活学习的信心和力量,减少心理危机感。一个离索居、孤芳自赏的人,一个生活于社会体之外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心理健康的。
最后,要正确评价自己,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自己的认识和评
价与本人实际情况越接近,表现自我防御行为就越少,社会适应性就越强。相反,自卑感过重的人或自我过于夸大的人,常会感到紧张焦虑而导致心理问题产生。因此,不要苛求自己,不要追求十全十美,不要为自己的短处和不足而懊恼,不以己之长来比他人之短,也不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要正确评价自己,肯定自我,悦纳自我。在制定个人的奋斗目标时要尽可能地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个人的需求得以满足,个人价值得以体现,对自己的信心得以巩固增强,使自己的心理机能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反之,如果不能客观估量自己的能力,目标过高难以实现,倍感压力;目标过低轻易取胜,易滋长自负心理。
当然,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还有很多,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其实,用什么方法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做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心理健康标准
青春期标准
根据我国青春期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他们达到心理健康应具备以下六个心理品质:
健康促进一、智力发育正常,即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
二、稳定的情绪。尽管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但不会持续长久。
三、能正确认识自己,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
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理解他人,学习他人长处,友善、宽容地与人相处。
五、稳定、协调的个性,能对自己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
六、热爱生活,能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老年人标准
老年人怎样的心理状态才算是健康呢?有关学者制定了10条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
二、充分地了解自己。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三、生活目标切合实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四、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五、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
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六、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上网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八、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给予释放或称为宣泄,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另外,客观事物不是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情绪是通过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而产生的,不同的评价结果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有一位老太太,大儿子是晒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老太太总是发愁,阴天她为大儿子担心,晴天为小儿子担心。一位心医生对老太太说:“您真有福气,晴天您的大儿子赚钱,雨天您的小儿子赚钱。”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兴起来。
九、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一个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否则只顾得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而损害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就会引起人际纠纷,而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十、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个人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无止境的,在法律与道德的规范下,满足个人适当的需求为最佳的选择
大学生标准
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智力正常。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时,关键在于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
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三、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