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务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自我保护
论文摘要
本文在基于心理健康的内涵及乘务员心理健康与自我保护介绍,根据调查获得的情况,对影响乘务员心理健康的因素从工作和个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乘务员存在的心理与自我保护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工作单位和乘务员个人两个方面来改善列车乘务员心理健康,加强自我保护的的措施。研究旨在了解空中乘务员特殊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空中乘务员心理健康的因素与自我保护,以便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措施,改善和提升空中乘务员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乘务员;心理健康;因素;自我保护
第一章乘务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具有社会适应能力;而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本文对乘务员心理健康的探讨基于狭义上。那么以什么标准来评判心理健康与否呢?关于心理健康标准,各国专家有不同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标准,而我国根据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最新国内的研究结果,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应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八个方面:(1)智力正常,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头脑清醒,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的问题、困难和矛盾,既不回避也不空想。(2)情绪反应适度,情感表现乐观而稳定,心胸开阔,对一切充满了希望,能保持平常心,以愉悦的情绪去感染人。(3)意志品质健全,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有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4)自我意识正确,有自知之明在集体中自信、自尊、自重;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正确的评价与要求。(5)个性结构日趋完善,个性是一个人经常的、本质的和别人相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6)良好的人际交往,乐于和善于与人交往,
能和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相处时态度积极。(7)行为得体,珍惜一切学习与工作的机会,行为上表现出独立自主,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8)反应适度,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和活动效率是积极、主动而富有成效。
二、乘务员心理健康与自我保护
1.乘务员心理健康
乘务员心理健康是指针对乘务员这一类特殊的体而言,他们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这类人的心理健康的评判也是基于心理健康八个方面的内容。
2.乘务员自我保护
自我保护是个体维护心理平衡的一种自发性行为,即是通过压抑、补偿、文饰和升华的手段改变对心理紧张的主观感受,掩饰不能接受的内在冲动和虚拟现实环境的危险,用以减少痛苦以及对痛苦的意识,达到心理平衡的行为反应。在本文中,乘务员自我保护是指,由于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乘务员自发性的采取某些措施来维护心理平衡。
三、影响乘务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1.工作因素
首先,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由于空中乘务员的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心理常处于超负荷状态,长期如此,必然会影响空中乘务员的心理健康。作为一个特殊的工种,空中乘务员所处的工作环境空间相对狭小,空气不流通,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在1万米左右,远离地球磁场,高空缺氧,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噪音污染,这些都是影响空中乘务员身心健康的原因。据有关研究报道,噪声对植物性神经产生积累效应,而植物性神经直接影响着人的情绪。情绪和血压之间又存在相互的作用,使得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同时受到影响。其次,空中飞行的不确定危险性,使得空中乘务员长期处在潜在的恐惧和不安全情绪中,这也一定程度的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其次,工作压力。乘务员在工作过程中会面临诸多压力,一方面,工作压力来源于服务的对象,服务工作受到旅客的投诉或点号批评,受到刁蛮旅客的非难或人格侮辱。另一方面,工作的压力来源于工作单位,工作中受到不公平对待,因技能差而被临时调换号位等。
最后,工作时间。乘务员的工作时间由对应的航班决定,乘务员在驻外期间生活节奏的改变、饮食的不规律、睡眠质量差、飞行时差等因素均可使空中乘务员一直处于高度心理应激中,应激可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易感性,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身心健康。
2.个人因素
首先,年龄和工作年限。不同年龄和不同工作年限的空中乘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根据对首都航空公司乘务员的调查结果分析,年龄小于30岁、工作年限小于15年的空中乘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之于年龄大于30岁、工作年限大于15
年的空中乘务员差。这一部分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原因在于,对于30岁以下的空中乘务员来说,他们的工作年限在10年左右,而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优越,深受父母宠爱,家庭中的主角地位与工作中角间有着较大的反差。于此同时,社会的竞争压力较大,他们对自身的要求颇高,但由于阅历浅,工作年限较短,社会经验不够丰富,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自身调节能力也比较差,遇到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所以更加大了他们心理上的负担。而30岁以上的空中乘务员对于自己的工作已相当熟悉和了解,家庭、工作已比较稳定,生活比较平稳,调节控制自己的能力有了提高,能较好的适应社会
的变化与发展,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使得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心理自我其次,个性特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之间存在着联系,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个性特征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职业与个性特征之间又存在着直接的联系,不同职业需要不同个性的人。个性特征愈是符合空中乘务员素质要求的,则在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障碍和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愈小。个性特征更适合于空中乘务员这一职业要求的人员,如趋于外向、情绪稳定、低神经质等,越能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
最后,工作态度。工作态度作为工作的内在心理动力,影响对工作的知觉与判断、促进学习、提高工作的忍耐力等,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工作绩效的大小,更是影响着工作心理状态。一般说来,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的知觉、判断、学习、工作的忍耐力等都能发挥积极的影响,因而能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能保持一个较平衡的心理。反之,消极的工作态度,对工作各方面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会减弱,导致挫败感,引发心理问题。
第二章乘务员存在的心理与自我保护问题
一、乘务员存在的心理问题
1.由工作导致的心理问题
随着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对空中乘务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航空企业一直比较注重员工的生理健康,而忽视其心理健康问题,对职业心理保健投入较少,员工的心理问题极大地影响着航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英国一家机构的研究显示,每年由于心理压力造成的健康问题花费的医疗费用和工作缺勤造成的损失达 GDP 的 10% 。不良的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和
岗位竞争给员工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企业员工面临的压力越来越重,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于空中乘务员而言,无论是旅客的需要,还是航空公司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即使是一些平常的小差错,对她们来说都是不能容许的。随飞行工龄延长,空中乘务员长期处于这样的压力下,其心理健康状况也就相对较差。
乘务员工作时间都在飞机上,且实行倒班制,因而生活规律和生理节律都发生改变。返程后的连续休息时间又必须重新建立新的生活规律,生理节律又不得不发生改变。如此周而复始地变化,原来所建立起来的动力定型随时都会被破坏,因而加重了大脑皮层的负担。而倒班也可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改变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调节紊乱,引起
强迫、焦虑、抑郁等反应。工作环境的化学因素,如有害气体一方面直接影响职工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可扰乱心理活动而成为重要的应激来源。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0. 1% 时,人们普遍有不舒服的感觉,这是引起人的烦躁、焦虑、抑郁的原因之一。工作场所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职业应激,这种职业应激的心理反应可表现为焦虑、愤怒、抑郁、兴奋、激动等。乘务员在服务过程中,要接触各种不同层次的人,对旅客中个别违纪和不符合公共道德的行为要进行制止和干涉,有时可能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而成为一种职业应激,从而引起强迫、烦躁、易怒等反应。
2.由个人导致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所表现出来各种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偏执和精神病性等,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中,除了来自工作方面的生活事件是主要原因外,还有乘务员个人生活事件的原因。一方面,个人婚姻家庭方面存在的影响,另一方面自身身体状况方面的问题。个人婚姻家庭出现问题对其工作存在着极大的消极影响,不能专心投入到工作,甚至将内心的不满和痛苦宣泄到去服务对象上,心理必然出现问题,其心理健康状况也就相对较差。自身身体状况差,这将阻碍乘务员自身价值的实现,取得的收入减少,家庭重担和压力增加,加剧了内心的焦虑和恐惧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