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学小说”《镜花缘》的小说学意义
2010年11月
第6期
南京师大(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Nanji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
Sep,2010
No.6
“才学小说”《镜花缘》的小说学意义
张小芳
摘要:李汝珍的《镜花缘》是清代四大”才学小说”中将”才学”在小说中的呈现进行得最为
彻底的作品.其在文本的实践层面,贯穿了明晰的”才学本位”意识,而在叙事过程中亦致力于
展示”才学”的道德性及寻求适宜的叙事法则,从而为”才学”作为叙事对象提供了价值前提和美
学可能.考察其处理”才学”和小说文类规则关系时的实践呈现和理论意义,有助于客观评价其
作为小说新类型在小说学上的贡献,并以管窥豹,探讨清代嘉道时期小说文体的新变及其对中国
小说史进程的影响.
关键词:才学小说;《镜花缘》;李汝珍;小说学;才学本位
中图分类号:120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08(2010)06—0145—06收稿日期:2010—08—28
作者简介:张小芳,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南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226019
“如何区分清朝衰亡和中国传统社会整体性
崩溃之间的差异,这是一个令现代中国的历史学
者极为困惑的复杂问题.”…同样,是政治体制变
化导致的文化断层造成古典小说不得已的退场,
还是其本身已失去活力,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最后
的崩溃,也是研究中国小说的学者所面临的问题.
由《红楼梦》和《儒林外史》创造的最后辉煌过去
后的清代嘉道时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史重
要的转折点,吸引学术界追索其创作和理论的新
变①.李汝珍的《镜花缘》就是在这一充满变数的
时期出现的新类型.一方面,其以小说为”学术
之汇流,文艺之列肆”_2的创作特引发了广泛
关注.不仅其所涉猎才学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
性,为社会学,民俗学,神话学的诸种解读思路提
供了可能,而且考察其在艺术上的得失,也是围绕
“成也才学,败也才学”而展开的.另一方面,在
创作思想上,其所选择的女性题材及对女子教育,
参政等问题的设想,在独特的历史时期,经由胡适的女权主义解读”矾,奠定了其在中国小说史上
的地位,当今学术界有关其思想性的进步与局限的评价均可纳入此一研究思路中.但是,不管
《镜花缘》有多少社会学,民俗学的价值,其”文料”本身与作品产生的学术背景,地域背景有多
么契合,或者如何为了”炫学”而牺牲了小说形式,它仍是有自觉文学意识的作者在清代小说高峰期后的回落时期,力求超越前人而从古代大小说观念中发展出来的别样的小说模式.本论文因此尝试避开上述解读思路,探索《镜花缘》在小说类型开创上的美学意义,即立足文本实际,具体考察其如何实现”才学”与”小说”这一文类之间的
制衡,使作品无论因为其”才学”内容经受了多少批评,仍具有鲜明的小说特性.鲁迅先生曾指出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l4’.这不仅是对《红楼梦》创作实践的
褒扬,也是对其以文本实践树立的美学风标的高度评价.尽管《镜花缘》的艺术境界和美学意义均不可与《红楼梦》等而论之,但其作为”才学小说”,具有非常鲜明的”才学本位”意识.李汝珍
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我们展示了”才学”本身作为
叙事对象,与贞妇义夫,明君良臣等传统的小说叙
事对象具有同样的道德性和叙事性,为”才学”进
入小说叙事空间作出了贡献.
①如郭预适,刘富伟《拓新?杂糅?渗透——关于嘉道时期
章回小说类型问题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第3 期),袁进《试论嘉庆年间小说的新变》(《上海大学》,2005
年第1期),谭帆《清后期小说评点麈谈》(《学术月刊》,2000年第12期)等.
.-.——
<——
,《镜花缘》的”才学本位”意识
“以小说为庋学问文章之具”_2I20.的清代四
大才学小说,”文章”和”学问”各有侧重.《蝉
史》和《女仙外史》所炫在辞藻,《野叟曝言》和
《镜花缘》重在学问,但后两者仍有根本区别.
《野叟曝言》作者夏敬渠”基本上以当今的韩愈自
许,力主正统儒家学说,排斥佛家和道家的邪议异
端”,学问在根本上是道德完人的附丽,正如
其所安排的人物关系那样,算,医,兵,诗四大学
问,只是妾的身份;《镜花缘》则是一部真正具有
“才学本位”意识的小说.李汝珍对才学的态度,
可从他虚构的这个神话,现实和叙事的三重世界中去寻绎.他并非仅仅虚构一个故事以包罗他自己的才学,他的故事也是对才学本身的反思和
礼赞.
(一)神话框架表现了才学的”原罪”.《镜
花缘》有一个历劫回归的神话框架.这一叙事模式并非始创,但其所设计的谪凡的”因”,却颇令人寻味.故事第一回,众仙替王母祝寿,百花仙子为魁星的变相所吸引,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才学的倾慕,把不能与下界才学之盛会视为”镜花水月”l6l6.后下棋误事,谪下凡尘,而其种”因”却
在遇到魁星变相之时.李汝珍让转世之后的唐小山完全不懂下棋,且改尖嘴薄舌为庄重谦逊,以示潜意识的自我警戒,然而唐小山不喜女工,只喜欢读书,虽曾自觉学习针黹,却没有能坚持下去.因向往才学而谪凡,却只改正了导致谪凡的直接缘由.唐小山这一没有改造好的天性,是对知识的天然向往.《镜花缘》神话框架的设计,表现的是才学的”原罪”,芳被逐出乐园,实因有此.其
关于学习的对联
后唐敖能够抓住肉芝,朱草等机遇成仙,依赖其好读异书.唐小山也必须中了才女之后,才能成仙, 所谓”一经观光之后,也就算功行圆满,一天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