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对自己喜欢的对联进行赏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凝练语言背后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境。
教学重点:
对自己喜欢的对联进行赏析。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对联知识对对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本课,查有关对联的资料:如对联的起源、类型、形式、要求,并摘录自己喜欢的对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质疑自探
1.情境导入
2.质疑自探
(1)出示学习目标:
①在课前学习的基础上梳理对联的起源、类型、形式、要求等有关对联的知识。
②对自己喜欢的对联进行赏析。
③能运用所学对联知识对对子。
(2)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①整理自己收集的有关对联的知识,小组内交流,准备小组发言,介绍有关对联的起源、类型、形式、要求等方面的知识。
②小组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评价。
(3)欣赏对联,自探赏析的方法
结合课下注释,弄懂对联的意思。欣赏几副对联,同时注意阅读老师给出的赏析文字,学习一下该如何赏析对联,看完之后告诉大家。
(学生交流,老师补充归结:对联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赏析:1、对联丰富的内容。
2、上下联对仗的形式。
3、对联深刻的内涵及深远的意境。)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明确任务
关于学习的对联反复放声诵读对联六副,从中一副你最喜欢的对联,写下你的赏析。(先自探后交流)2.分组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组长负责给每位组员分配好展示任务。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展示点拨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展示自探及合作交流中的关于赏析中的收获,教师根据学生展示中出现的问题适时点拨。
2.释疑巩固
(1)精讲对对联要诀
字数相同,断句一致;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反,音调和谐
(2)在掌握了对联的基本要求之后,下面我们就来对几副对联:
①这副对联出自我们的课文《幼时记趣》
耳闻夏蚊如雷,(眼观鹤舞空)
②水浒传,传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梁山聚义。(西游记,记唐僧师徒,降妖捉怪,西天取经。)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小结检测
师生共同系统小结
2.拓展运用
板书设计:
对联六副
对联的类型:春联、楹联、婚联、挽联、寿联、名胜联、行业联、集句联对联的形式:正对、反对、串对
课后反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