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带解析1
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
1.古诗阅读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李白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注释】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宁知:谁也没有想到。丧乱:安史之乱。
1)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字的妙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南溪早春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本诗是作者晚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诗人通过写柳树和桃树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南溪早春的?
2)这首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桂源铺
(宋)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注】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一,二句诗。
2)朱光潜《诗论》说:诗有说理的,但是它的融化在炽热的情感和灿烂的意象之中。这首哲理诗的第三,四句中能够表现的意象是什么?从中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
5.古诗阅读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剑门:也称剑阁、剑门关。此诗作于诗人由抗敌前线被调往后方任闲职之时。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以衣上征尘杂酒痕开篇,突出了人物形象。
B.“无处意为处处,诗人离开前线,万里远游,黯然神伤。
C.“此身合是诗人未应该,此句是诗人无可奈何的自嘲自叹。
D.“细雨句充满诗情画意,形象逼真,耐人寻味,诗人用蒙蒙细雨烘托了自己旅途遇雨欣然自得之情。
2)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诗歌语言讲究凝练,一字便能透露作者的情思。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二字的妙处。
2)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贬抑杨花榆荚的诗,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褒扬杨花榆荚的诗。你赞成哪一种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7.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海隅:海边。青霭:山中的岚气。霭:云气。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壑:山谷。
1)这两首登高抒怀的诗歌,首联均是远观山景,描绘出了山的________之态。从诗歌中读到了诗人杜甫是激情满怀,踌躇满志的;而王维则恬静淡远,流露出________的意向。
2)《望岳》的尾联是千古名句,被后人另作解读,衍生出了新的意思。请写出你从中领悟到的生活哲理。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莫笑二字,表达诗人对农家淳朴厚道民风的赞赏。
B.颔联写诗人困顿之后的豁然开朗,道出了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C.颈联描写春社的祭祀活动,表达了诗人对乡土风俗的喜爱。
D.全诗紧扣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郎山和韵
·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特点。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10.古诗阅读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菱,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在邻家。
1)两首诗分别描写了什么季节?分别描写了什么景物?
2)两首诗分别突出了一个字和一个字。请分别说明它们是怎样突出这个字的。
11.诗歌赏析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
1)诗中展现的是一幅________(填季节)风景图,从________这一景物可以看出。
2)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字填入诗歌结尾“□”处,并简述理由。
ABC
我选(________),理由:________
1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3)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
1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注)落落:松高大的样子。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三、四两句展现了________、儿童不认识官员衣冠等画面,描绘了一种闲适恬淡、________的田园生活。
2)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看似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请谈谈你的理解。
14.诗歌鉴赏。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
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桂源铺
(宋)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注】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一,二句诗。
2)朱光潜《诗论》说:诗有说理的,但是它的融化在炽热的情感和灿烂的意象之中。这首哲理诗的第三,四句中能够表现的意象是什么?从中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
16.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移家:即搬家。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诗中的字用得精确传神,请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7.诗歌鉴赏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诗歌前两句中字用得很巧妙,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
2)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有什么联系?
1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唐)杜甫
糝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________
1)诗中展现的是一幅________(填季节)风景图,从________这一景物可以看出。
2)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字填入诗歌结尾横线处,并简述理由。
A.眠 B.憩 C.玩
1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千寻塔写出了塔的什么特点?
2)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2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
1. 1)以珠喻人(倩公),写出了李白对倩公才学、品格的赞美(景仰)(扣住比喻”“赞美,意近即可)
2)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富饶的汉东国的赞美之情。后两句表达了对倩公经历战乱还能平安回归的庆幸(惊喜),对倩公的赞美,以及和友人(倩公)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扣住赞美”“惜别,意近即可)
2. 1)柳:垂处绿;桃:末梢红。
2写春天桃红柳绿,诗人静居亭 馆、步游溪山,表现对家乡、对早春的热爱。通过春容的鲜妍与病翁的衰老的对照,表现诗人叹老却不服老的情绪。面对充足的新雨,诗人今年肯定诗歌比去年还好的丰收年景,表现对民生的关切。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颔联写柳绿桃红的早春景,早春柳枝返绿时,总是首先从下垂的枝条末梢部分开始,故说垂处绿;而小桃花初绽时,也总是首先从上伸的枝条末端开始,故说末梢红。下来,上去,分写柳条桃枝的特点;垂处绿末梢红,则正是他们在春天到来时的显著变化。这两句观察细致,造语新颖,紧扣题目早春写出赞美家乡的诗歌动人春不须多的特点。
2)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把握。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一老翁的身份去写早春,表现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热爱和对民生的关切。
3. 1)可惜;诗人嘲讽了封建统治者求贤的虚伪,也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2)诗的前两句写朝廷重贤,宣室召见,重新任用才华横溢的贾生,是赞美,是扬;后两句写讨论的是服药求仙等虚无的事情,而不去探讨天下百姓的问题,是讽刺,是抑。诗人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讥讽朝廷的昏庸和对贤臣的不重用。
【解析】【分析】(1)汉未央宫前殿的正室皇上寻求每个臣子中有贤德的人,贾谊的才华气格更是无人能比。可惜到了半夜前面的坐垫空了出来,文帝不问天下苍生而去问鬼神之事。可怜:可惜,可叹。苍生:百姓。问鬼神: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文帝接见贾谊,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