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年教师谈教学成绩提高策略(共5篇)
第一篇:与青年教师谈教学成绩提高策略
与青年教师谈教学成绩提高策略 239400安徽明光中学周兵************** 青年教师踏上教育工作岗位时间较短,迫切的希望能够提高学生教学成绩。但一定要全面分析学生成绩上不去的原因所在,以期提出合理化的策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一、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原因
1、缺乏学习主动性。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课本、资料上的习题从不主动解答,等待老师讲解,对自己不负责任,学习上的消极情绪严重,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主要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不认真听讲,即使听讲也是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2、学习方法不科学。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
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知识间的联系,只是沉睡在部分科目作业里,对知识一知半解,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忙个别科目,白天无精打采听课,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上甲课做乙事,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训练。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缺乏思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思考,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重“量”轻“质”,陷入题海。
4、没有及时复习巩固。根据一百多年前德国艾宾浩斯研究的遗忘曲线可以知道,在接触新知识的最初阶段是忘得最快的。因此,在此期间就应及时复习,否则学过即忘,以至于看到题目就产生畏惧感,不愿解题,对课本的基本知识、定理、定律熟练程度不够,成绩也就自然不能提高。
二、提高高中学生成绩的对策
(一)要从教学方法上努力改进
1、转变教育理念,因材施教
一是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学是学生打基础的时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帮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引导学生走出解题的困境。二是改变观念,耐心帮助那些天分稍差的学生学好习,因材施教,可采取谈话式、探究式、讲练结合、个案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数学学习,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答疑解惑,并加以肯定和鼓励。三是要适当降低要求,选一些他们自己能独立解答的题目,让他们也有能体验成功喜悦的机会,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树立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加强责任心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自身丰富的知识、修养、素养打动学生,为人师表,“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老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师德修养,用自己的爱心关心体贴学生;用自己的细心观察研究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启迪学生;用自己的素养影响打动学生;用自己的耐心引导督促学生。加强责任心,真正让自己从事的工
作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3、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学习方法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但从实际情况看,有些同学的学习方法确实需要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他们像蜜蜂“采蜜式”的学习,博采百家之花而酿一己之蜜,经过消化咀嚼,使知识积少成多。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其实本学科学起来挺有意思的。要让学生体验到学本学科的无穷快乐,并把所学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一是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二上课前自学,这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二是上好课,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
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四是及时复习,这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08届所教文科状元的经验),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五是独立作业,这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六是解决疑难,这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
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七是系统小结,这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八是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满足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4、教会学生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不仅仅是要研究教学中“教”的规律,还要研究学生“学”的规律。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以教材为中介研究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规律,要注重学生主体的作用和
学生的自主性,只有教会学生学习,学生的成绩才可能有所提高,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要培养学生的“悟性”,学生自己不会思考不会去“悟”,怎能学会解题呢?解题关键,当然是思路,但是基础知识都不懂,怎么思?要充分发挥例题、习题的功能,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来教会学生解题。讲解中不要为了节约时间,往往只是“因为…所以…”,学生只听“懂”这个“因为…所以…”是不会解题的,模仿这个“因为…所以…”只能做一些“练习”层次的题,反思这个“因为…所以…”才会有所“悟”。
(二)要从学习方法上寻出路
青年教师
1.加强学习主动性,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学习要有自主性,不要一味依赖老师,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的功课多,学习任务重,所以时间要合理地安排,善于挤和钻,不打乱仗。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力争抽出一点时间进行预习,做到心中有数,为听好老师讲课做好准备。
2.勤学好问 ,自觉培养学习的兴趣
有问题就问,就算这个问题对大家来说都很简单,但你不懂就要问,可能这种问题老师不会喜
欢,但对你来说却很重要。经常提问,还可以使自己从怕问、不会问到想问、善于问。问老师、问同学、问懂这个问题的人等,总之,每解决一个问题,你就有一份收获,你就有一个进步,你也会有一个好心情,你就会发现学习原来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也会为自己学习地理种下“兴趣”的种子。
3、抓住听课这一重要环节,真正听懂课
上课时听懂学习内容是学好本学科的关键。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且重点内容、方法、技巧要记住,即使一时不能记住也要做好笔记,以备复习时再用。总之,要注重听课的环节,真正听清楚想明白,把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为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4、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养成自觉复习的好习惯
课堂、课后要积极参与活动,独立完成作业;复习所学过的内容、方法、技巧;阅读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解一些相应类型的习题。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各科学习是要靠积累的,前面的知识就是后面的基础。如果实在记不住,就要常常温习,等到很熟的时候,自然能“生巧”,
也就能自己解决问题了。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能听懂,自己就会了,就放弃了复习巩固,做题时,就出现懂而不会的情况。这种情况很普遍、很正常。
中学各科教学同样受高考指挥棒的制约,想“减负”以增加学生的休息时间不是单方面某个部门能解决的问题,也许是中国目前的高
考制度、教育体制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新形势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探讨,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只有充分发挥学科教育的功能,全面提高年轻一代的素养,每一位教师才能为提高全民族素质,造就一代高质量的新型人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