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培养青年教师情况报告1
一、 加强培训领导,构建培训管理网络
1、成立培训领导机构,整体部署,确定培训工作的基本思路。市教研室成立了由黄宪主任,林少杰副书记、黄丽燕主任助理组成的三人领导小组,负责本项工作的统筹,对培训工作的实施进行了精心设计、周密部署,确立了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即:面向农村、免费施训、结对帮扶、盘活资源、共享共进。在这一指导思想的统领下,制订了开展培训工作的基本工作思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条块结合;科研与常规教研相结合;培训对象的发展与培训者的发展相结合;专业发展与师德提升相结合。
2、以学科管理为主线,整合学科教研会、学校培训资源,形成合力。市教研室各学科统筹管理、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决策、指挥、协调、评估功能,推进培训工作在面上展开、深化;
各学科教研会与学校积极参与培训工作,提供培训资源,参与培训活动,成为开展培训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如:市教研室小语科制定了《xx市小学语文教师农村教师培训工作计划》,推进该项工作;小数科整体部署培训工作,并定期检查落实,及时总结;小英科对我市边远农村地区英语教师的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培训策略;科学科突出学科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务求实效;品德学科精心做好培训配对工作,注重培训的跟进与落实。
xx市小学科学教研会定期组织xx市结对培训教师赴农村地区交流,加强学习和交流的互动性;海珠区小学英语教研会理事、实验小学梁苑文老师赴从化良口镇的善施学校做教研讲座《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研究》,听课教师普遍反映获益良多。
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荔湾区西关实验小学、海珠区实验小学等学校积极投身参与边远地区农村教师培训活动,派出不同学科多名优秀教师到不同农村地区送教下乡,开展研讨交流活动。荔湾区西关实验小学数学科两次到南沙区横沥中心小学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并请横沥中心小学老师来校开展听课研讨活动。
3.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把培训工作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是一年来培训工作的一大亮点。
各区(县)高度重视培训的组织工作。例如,萝岗区教育局成立了以分管副局长王飞任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详实的实施方案。王飞副局长对培训内容、培训要求等都亲自过问,予以具体的指导,区教育科研与发展中心一名副主任具体负责区的教师培训工作。
区(县)教研室各对口学科在培训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制定培训方案,选派培训对象和培训者,负责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成为培训工作实施与推进的关键执行力。
如:海珠区为配合市城乡教师结对培训活动的开展,并根据本身就是城乡结合办学的实际情况,积极部署,从人、财、物、时、空、讯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精心挑选了16名在教学一线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及工作协调能力的优秀教师(包括多名副校长、教导主任)作为结对教师参与市的培训活动,而区内东部地区(即原新滘镇),则由教研员、区中心教研组共五十多人组成的队伍进行帮教,实实在在地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帮扶活动,使老师们共同成长,实现了城市与农村、教与学的双赢。
越秀区教师发展中心小语科组建了小语科、导师团组长、导师构成的三级网络,小语科负责指导、安排具体的支教活动,管理导师团;导师团组长协调、实施各项工作;导师负责实际性工作,与结对子老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天河区教研室小数科确立了以网络沟通为主要途径,以日常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以教材某些存在争议的知识为导线,以共同提高为目的的培训工作思路。青年教师
二、丰富结对培训形式,充分发掘优质培训资源
1、区域间结对。开展区间结对,互动交流,利用教学质量水平相对较高的中心城区教学资源优势来帮扶教学质量薄弱的农村地区,可以使培训工作具有更强的计划性和组织性,从而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区间结对有一对一的区间结对和一对多的区间结对两种形式。如:小学科学科为了充分、均衡利用市区教学、教研的资源和力量,采取了一个农村地区对应多个市区的结对形式,这样每个农村地区就可以与多个地区进行交流、学习,吸收到更多地区和学校骨干教师的优秀教学理念和教学精华。各区对口帮扶的情况如下:白云区——荔湾区+白云区;增城市——海珠区;花都区——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番禺区+海珠区;萝岗区——海珠区+荔湾
区;从化市——越秀区+从化市;南沙区——越秀区+番禺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