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路甬祥的作品,作者仅用短短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以及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变化。透过简洁、生动的描述,可以看到一幅幅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美好画面,能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点燃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课文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用一句话概括了主要内容。第2自然段连续运用两个设问句,指出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第3、4自然段列举具体事例进行对比,展现出科学
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第5自然段进一步阐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课文以简短的篇幅,展现了跨越时空的丰富生活场景,人类正不断从依赖自然走向主动创造,在20世纪一百年间利用科学技术创造了无数奇迹,改善了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课文列举“程控电话”“因特网”等技术,形象说明科学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引用唐诗赞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用名人话语强调是科学技术创造着人类的美好生活。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
本单元导读中明确要求:“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阅读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篇课文的导语写到:“一位同学读了下面这篇课文,在旁边和文后写下了自己的问题。读课文,写下你的问题,和同学交流。”可见,在统编教材中,这一课的语文要素是“质疑”。要借用这篇课文,训练学生提出问题、梳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提问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让学生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1.认识“唤、技”等生字,会写“唤、纪”等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世纪”等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针对课文内容提有价值的问题。掌握提问方法,养成提问的习惯,能够抓住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索,从而深入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4.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5.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针对课文的部分内容或全文提有价值的问题。
2.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可以随文识记。教学时,引导学生注意部分字的读音。如,“赖、兰”是边音,“索”是平舌音。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四年级语文手抄报“唤、亿、哲”。其余较为常见的字,如“获、奥、质”在生活中常常出现,可以不用花太多时间去教学。
要求会写的字,可以在课后集中学习。指导学生关注个别生字的易错笔画,如,“纪”的右边是“己”不是“己”;“亿”的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核”的右边两撇中第一撇长,第二撇短。“奥、益”的点和撇不容易写好,可以重点指导,请学生观察写法,然后有重点的练习。教学时可以追根溯源,讲述字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从而掌握这个字的正确写法。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词语,其中“原子核、物质、哲学”可让学生查资料理解。“世纪”可结合课文“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理解。“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可让学生说说读到这些词语想到了谁。其余词语可让学生选择几个说句子。
2.阅读教学
在阅读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而且要逐渐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课学到的提问方法,然后自主运用学到的方法,边读课文边提问。如果学生有困难,可让学生模仿学习伙伴的问题来提问。如,学生可以模仿第一处旁批,提出“什么是‘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什么人类可以呼风唤雨?”“‘呼风唤雨’在文中具体指什么?”等问题。模仿第四处旁批,还可以提出“科学改变着人类的哪些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学生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再对课文提出更多的问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