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
课题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
课型
新授课
年级
高一
高一地理
课标
要求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综合思维】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并解释相关的土壤现象。
【区域认知】根据给定区域相关信息,能够描述其土壤特征,并分析成因。
【地理实践力】观察并感受土壤样本特点,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土壤剖面模型。
【人地协调观】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产生的影响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1.土壤剖面各层特点。
      2.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   
难点: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
教学
方法
手段
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材料分析法,启发讲授法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活动整体设计思路
本课是鲁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四节《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本课通过两个子目(认识土壤和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来进行。其中认识土壤主要介绍了土壤的概念、结构和物质组成,这部分由土壤概念中引出其本质特征有一定肥力,过渡到与土壤的物质组成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的学习进行了顺序的调整,土壤的剖面结构放在了第一部分的最后,观察剖面的意义可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成土因素方面。这样设计过渡衔接较自然,也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播放视频,思考:视频中展示的我国不同地区,土壤的颜各不相同,为什么土壤会有不同的颜?这些不同颜的土壤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出示课题)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
(目标展示)齐读学习目标
让学生做到有目标的学习。
(自主学习展示)出示优秀学案
树立学习榜样,强调平时注意书写习惯。
一、认识土壤
(自主学习)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选学生回答
(点拨讲授)
1.土壤的概念;强调土壤的本质属性(一定肥力)引申具体含义
2.土壤的物质组成:注意饼状图的读取,关注比例关系,判断各组成物质对应圈层。注意有机质的含量的意义。
3.土壤的垂直剖面:各层的特点参考其他版本教材进行补充,要求学生做笔记,讲解其特点形成的原因。(注意淋溶层和淀积层的相伴关系以及对应的形成作用)
(实验)实验目的:制作土壤剖面模型
实验材料:模拟材料5份、一次性手套、透明塑料杯,记号笔。
实验步骤:依据成熟土壤剖面各层特点选取合适土壤样品块,制作土壤剖面模型。
(研究剖面意义)
(练习)希沃判断题小游戏竞赛
随机抽选的方式使学生有紧张感可以更好的检验和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引申肥力的定义,指出水、肥、气、热四大要素自然过渡到组成物质。物质组成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土壤是多圈层综合作用结果,感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更好的理解分层结构为下一步实验打好知识基础。
通过土壤剖面的模型制作,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地理实践力。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一讲一练加强巩固。
通过游戏竞赛形式在检验掌握程度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二、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
(图片展示)土壤形成过程示意图,学生指出涉及到哪些因素
1. 自然因素
(自主学习)拍照上传至大屏幕,大家一起对照自查。
(点拨讲授)
(1)成土母质;物质基础,提供矿物质和无机养分,影响土壤性状,展示花岗岩和石灰岩的成土
(2)气候:动力因素
(3)生物:决定性因素
(探究)观看微课视频,结合材料思考。
材料: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拥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植被,该地区气候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1. 据视频说出气候通过哪些方面影响土壤的形成。
影响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湿热地区土壤形成较快。
影响植被的分布进而影响土壤的分布。
气温影响微生物的活跃程度,影响有机质的分解速度,影响土壤肥力。
降水量影响物质迁移作用,包括淋溶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影响土壤厚度和肥力。
2. 据视频说出生物通过哪些方面影响土壤的形成。。
绿植物可合成有机质,再已枯枝落叶的形式返还给土壤。
动物可改善土壤结构,动植物残体作为有机质的来源。
微生物可分解有机质,影响土壤肥力。
3. 结合材料试从气候和生物的综合角度判断亚马孙河流域自然土壤肥力状况并说明的原因。
该地区自然土壤较贫瘠(有机质含量少)。
来源方面:热带雨林,四季常绿,枯枝落叶较少,有机质来源少。
流失方面: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强,有机质流失较多。
消耗方面:生物繁茂,生长旺盛,有机质消耗大。
分解方面:气温高,生物循环快,微生物活动活跃,有机质分解多。
(4)地形:(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北坡土壤分布图)
(5)时间:(山西隰县武城黄土——中国最早的黄土)
2. 人类活动
(图片展示)耕作土:水稻土——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
亚马孙河流域自然土壤和改造后土壤对比——合理改良土壤
土地盐碱化、土壤污染——不合理的土壤利用
初步感知土壤的形成过程,了解成土因素的组成。
五大自然因素通过表格形式设计,利用希沃软件直接上传学生此部分展示,直观清晰。
回扣物质组成矿物质、土壤质地,形成知识连接。
利用微课视频,提高学生注意力实现气候和生物对成土影响的重难点突破。
问题的设计有层次,利于学生的思考进阶,可更好的完成最
学以致用,通过分析亚马孙河流域自然土壤贫瘠的案例分析,进一步巩固气候和生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相关知识点
地形在空间上通过影响成土母质、气候、生物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
时间决定土壤的发育进程
直观图片展示清晰明确
回扣探究案例
展示违反自然成土过程的人类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树立人地协调观。
(案例分析)五土成因分析
土壤的形成是各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进一步巩固土壤的形成因素知识点另一方面回扣导入设问
(课堂小结)
学生展示
教师展示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网络。
(当堂检测)
出示答案,学生提疑共议解惑。
检验学习成果,题目设计有梯度,既有合格考真题也有等级考题目,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同学的学习需求。
形成一厘米的自然土壤往往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而毁掉一厘米的土壤也许只需要一场暴雨或一次污染事件。土壤是地球的皮肤,需要人们更多的关注和呵护。人类应该深刻的认识到:万物生于土,也终将归于土。让我们感恩并敬畏土壤,与土壤和谐相处!
通过图片、案例、语言的讲述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人类与土壤的关系,深化人地协调观。
(地理歌曲欣赏)土壤版《你的答案》
以学生熟悉的歌曲为依托,辅以本课内容更加方便快速的记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课后反思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在地理学科素养方面进行渗透,培养学生爱护土壤的情感。我在环节设计的时候也特别注意了知识的循序渐进性,让学生能够由浅深的进行掌握,进而学会迁移和运用,但是个别学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仍然不能抓住要点,在讨论和发言的时候也没有充分的参与,所以有必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由建设性的引导。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课标分析
本节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要求是:1.9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其中,认知内容是“土壤的形成因素”,行为动词是“说明”,行为条件是“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
土壤是陆地表面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本条课标要求突出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把“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作为学习的条件。对土壤或土壤标本的观察,首先要关注观察的层次性,即初步的感学,到定性观察,
到定量观察;其次老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土壤或土壤标本时,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观察土壤剖面,要对土壤剖面的不同层次从颜、组成、质地等方面入手。
土壤形成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等)和人为因素,可以结合学生观察到的具体土壤学习。说明土壤的形成因素,就是要解释土壤的特点如颜、肥力、质地、酸碱性等的形成原因。当然,仅观察土壤剖面无法达到说明土壤形成因素的要求,应结合观察地的地质、气候、植被、地形等地理背景,在这些要素之间建立合理的联系。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认识土壤;第二部分介绍了主要成土因素。
    第一部分认识土壤,主要介绍土壤的定义、土壤的剖面和物质组成。
土壤是疏松表层,定义强调陆地表层的位置、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特点。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就是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是土壤成土过程中物质发生淋溶、淀积、迁移和转化形成的。每一种成土类型都有其特征性土层,形成不同的土壤剖面。因此土壤剖面是记录土壤发育过程的载体,同时也是区分土壤的重要标志。
第二部分土壤形成因素,采用的是演绎式,系统说明了各种主要成土因素的影响机制和作用,并举例说明。成土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中的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主要影响土壤中矿物质成分和土壤质地。气候影响矿物质迁移和生物活动。生物是土壤形成的动力因素。土壤的地带性差异主要与水热条件相关。但在必修中没有必要涉及土壤的地带性规律,只是把土壤作为一个地理要素观察,而非分析其分异规律。生物是土壤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它为土壤形成提供有机物,从而改变土壤结构,形成肥力。地形通过影响气候(光照、热量、水分)生物(植被)、成土母质(基岩风化或沉积物,以及沉积物厚度等),进而对土壤产生影响。时间也是影响土壤发育过程的因素。人类活动影响自然成土过程,遵循自然规律会使土壤结构与性状改善,肥力提高。反之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等。
观察土壤为前提,强调地理实践力。剖面与组成,提示观察土壤的视角。成土因素及影响,体现要素间的联系。说明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揭示人地关系。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学情分析
土壤虽然是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自然地理要素,但人们很少用科学的视角和方法观察土
壤。现在的高一学生多生活在城市中对于土壤直接感受、接触的较少,但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学生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多媒体教具或有趣的地理事例教学中。因此,在课堂中通过设计并制作土壤剖面模型的实验,拉近土壤与学生间的距离,在感受土壤的过程中,学会用科学的角度去重新认识土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软件自带的活动进行合理化的改造,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巩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对成土过程的影响,从而深刻领会人地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
《分析土壤形成的原因》评测练习
(2020年夏合格考)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图1示意某地自然土壤剖面,甲乙丙丁表示不同土层。据此完成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