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泉州市高中教学质量检测
2022.01
高一地理
注意事项:
①本试卷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其中选择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非选择题4题,共40分。
②考试时间为90分钟。
③试题答案(含选择题、非选择题的答案)统一填写在答案卷指定的相应位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0年7月23日,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预选着陆区,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突破。表1示意地球和火星的基本数据。据此完成1~2题。
表1地球和火星的基本数据行星
质量(地球=1)体积(地球=1)自转周期表面平均温度(℃)地球
1.00  1.0023时56分22火星0.110.1524时37分
-22
1.2020年7月27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传回地月合影,此时天问一号属于
A.地球卫星
B.火星卫星
C.人造天体
D.太阳系中的行星2.与火星相比,现今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有利条件是①安全的宇宙环境
②质量和体积适中③昼夜更替周期适中④适宜的平均温度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图1示意四种常见地貌景观。据此完成3~5题。
①②
③④
图13.形成景观①~④的外力作用依次是
A.流水堆积、冰川侵蚀、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冰川侵蚀、风力堆积、海浪侵蚀
C.流水堆积、流水侵蚀、风力堆积、海浪侵蚀
D.流水侵蚀、流水侵蚀、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4.景观②的主要特点是
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5.景观③中的甲坡是
A.坡度较大的背风坡
B.坡度较小的背风坡
C.坡度较大的迎风坡
D.坡度较小的迎风坡“气辉”出现在地球上空50km~500km 大气层中,是该层大气分子受太阳电磁辐射
激发,获得电离能后辐射出的微弱发光现象。图2示意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拍摄的某海陆交界地区的景象。据此完成6~8
题。
图2
6.“气辉”现象主要发生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宇宙空间
7.航天员拍摄的城市灯光向太空传播过程中
A.依次穿过平流层和对流层
B.沿途气温先降后升再降后升
C.最易受平流层干扰和削弱
D.随空气密度变小而逐渐增亮
8.图中的云系
A.主要发生在平流层
B.正在反射太阳辐射
C.正由海洋飘向陆地
D.正在散射无线电波
冰芯净积累量是冰芯钻取点的物质总积累与物质总损耗的差值。冰芯净积累量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降水量的变化。马兰冰帽位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面积195km 2。图3示意马兰冰帽1887年~1998年冰芯净累积量与太阳黑子数的关系。据此完成9~10
题。
图3
城市灯光
气辉
云系
9.1890年~1980年期间,马兰冰帽的冰芯净积累量与太阳黑子数大致呈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正比例
D.反比例
10.1960年~1998年期间,马兰冰帽所在地区
A.降水量略增多
B.降水量波动减少
C.气温急剧上升
D.蒸发量急剧减少
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2021年10月30日,据中央气象台早间新闻播报,30日白天到夜间,华北、黄淮、江汉等地有轻至重度霾,31日凌晨起,受冷空气影响上述地区的霾将逐渐减弱。图4示意我国2021年10月30日7时等压线分布及未来24小时霾影响地区。据此完成11~13题。
图4
11.根据材料判断,未来24小时霾影响地区
A.对流强
B.降水多
C.风力强
D.风力弱
12.受霾的影响,华北、黄淮、江汉等地
A.昼夜温差减小
B.太阳辐射增强
C.地面辐射增强
D.大气能见度变好
13.受冷空气影响,华北、黄淮、江汉等地霾的转移扩散方向为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咸海地处中亚内陆地区,近几十年来图示区域人口不断增加,阿姆河、锡尔河流域成为世界主要棉花种植区。图5示意咸海1960年与2014年湖面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4~16题。
图5
14.咸海入湖河水主要参与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高一地理
D.大循环
15.1960年~2014年期间,导致咸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陆造田
B.湖床地壳抬升
C.入湖水量减少
D.全球气候变暖
16.咸海面积变化对周边气候的主要影响有
①气温降低②温差增大③降水增多④气候趋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某科考小组在2020年夏季对长江口外海域盐度的变化进行考察。调查发现在长江河口附近盐度变化剧烈:表层海水水平方向盐度差异大;垂直方向上一般表层盐度小,底层盐度大,但易受水体扰动混合,使盐度垂直差异发生变化。图6示意科考小组定点观测的①②两个位置,图7示意①②两个观测点海水盐度垂直方向变化。据此完成17~19题。
图6图7
17.影响河口附近盐度剧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降水
B.陆地径流
C.海水温度
D.海水密度
18.导致观测点①②处海水盐度垂直方向变化差异的原因
A.①处水体上下扰动混合强
B.②处水体上下扰动混合强
C.①处底层受长江径流影响小
D.②处表层受长江径流影响小
19.受潮汐影响,河口地区的盐度变化
A.落潮时的盐度比涨潮时高
B.白天盐度高,夜晚盐度低
C.涨潮时盐度垂直变化显著
D.离河口越远,日变化越小
2011年日本东北近海发生地震,造成大量渔船和固定渔业作业平台被破坏,十年间灾区的各种残骸不断地漂流到美国海滩上,同时到达的还有灾区各种原生生物,甚至含有只适宜生活在深度10米以内暖水岩礁里的浅水鱼类,科学家对此表示担忧。图8示意渔船残骸分布。据此完成20~22题。
图8
20.造成此次渔船和固定渔业作业平台被破坏的海水运动是
A.风浪
B.潮汐
C.洋流
D.海啸
21.推测日本海域浅水生物到达美国西海岸方式是
A.借助洋流并顺流游动到达
B.地震产生的海水运动推动到达
C.沿着海岸浅水区游动到达
D.在渔船残骸内随洋流流动到达
22.各种残骸大量漂流到美国海滩可能
A.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B.改变当地的海水盐度
C.推动当地渔业大发展
D.阻碍当地的潮汐涨落
我国黄壤多发育于亚热带湿润地区,砖红壤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中,上述两类土壤在海南岛均有分布。图9示意海南岛土壤类型和年降水量分布。据此完成23~24题。
图9
23.黄壤发育在海南岛中部,主要原因是
A.地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B.山区气温较低,降水丰富
C.流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
D.纬度较低,终年高温多雨
24.海南岛东南部砖红壤地区的自然植被属于
A.针叶林
B.落叶林
C.季雨林
D.阔叶林
森林火灾的卫星遥感监测,是利用卫星传感器感测到的地表物体辐射量,推演并识别地表火点。为获所需信息,需选用与之相关的传感器。图10示意森林火灾火点温度与相关数据的关系。据此完成25~27题。
图10
25.传感器感测到波长6000nm的地面物体辐射,辐射量为1000瓦/平方米,推演该物体
A.温度约为500K
B.温度约为600K
C.温度约为700K
D.温度约为800K
26.为更好地区分森林火灾火点温度,卫星应搭载
A.1000-3000nm波段传感器
B.3000—5000nm波段传感器
C.5000-7000nm波段传感器
D.10000-12000nm波段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