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现代诗二首
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本文中两首简短的现代诗描绘了平常可见且富有生机和彩的场景,充满了意境美。两首诗歌都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在教学中要重视阅读的作用,充分指导学生阅读,了解诗歌的内容,学习诗歌中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想象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
2.整体想象,初步感受现代诗的特点。积累优美的语句。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两首诗歌,抓住景物描写,边读边想象,感受秋晚江上和花牛悠闲的独特意境。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感受诗人描述的动静变化,体会画面美感。
四、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课题解析:
现代诗:也称“白话诗”“新诗”,在五四运动之后形成发展。一般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特点: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意蕴丰富;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
2.介绍诗歌作者。
3.导读提示:
(1)提出要求:反复朗读两首诗(理解体会)。
(2)阅读目标: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4.预习检查:
(1)说说你对现代诗的认识和读过的现代诗。
(2)《秋晚的江上》有( )节,《花牛歌》有( )节。
(3)说说本课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
(4)预习时有疑问的地方,请提出来。
5.自主识字。
(1)出字词对应的诗句朗读,随句识记。
(2)结合生活,组词运用。
归巢(cháo) 芦苇(wěi) 剪秋罗(luó)
眠(mián) 霸占(bà zhàn)
(二)朗读理解
1.朗读欣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2.《秋晚的江上》
(1)听音频跟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分节奏。
(2)这首诗文的主要内容:描写了秋江傍晚的绚丽美景。
(3)想象感受:自由读诗,画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借助插图,说说画面。
(4)理解赏析:小组交流探讨下列问题:
①“鸟儿驮着斜阳”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什么意境?
拟人。既突出鸟倦的程度,又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奇丽的想象。
②为什么说鸟双翅一翻,抖落斜阳?体现了什么精神?
现代诗赏析运用夸张手法,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③“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的表达效果。
运用拟人手法,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增添了情趣与生气。
3.《花牛歌》
(1)听读感知:听音频跟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分节奏。
(2)这首诗文描绘的画面:描绘了一幅花牛在草地上活动的图景。
(3)课堂互动:
①自由读诗,出诗中描绘的景物:花牛、剪秋罗、草地、白云、太阳、西山的青峰。
②说说哪几个字写出了花牛的活动,想想写出了花牛的什么特点。(坐、眠、走、做梦)
(4)描述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画面。
①花牛在草地里坐。
②花牛在草地里眠。
③花牛在草地里走。
④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坐”和“走”:动态描写,感受到花牛的顽皮、可爱。
“眠”和“做梦”:___描写,感受到花牛的_______。
(5)想象延伸:发挥想象,说说花牛在草地上还可能做什么。仿照诗中的写法,写两行诗。
提示:①吃草、喝水…… ②动静描写相结合
4.欣赏视频:播放关于《秋晚的江上》和《花牛歌》的视频,整体感知意境。
5.主题感知:
(1)《秋晚的江上》一诗描写的时间是秋天的傍晚,地点是江上,描绘了鸟儿、斜阳、江、芦苇等景物,构成了一幅瑰丽的秋江晚景图。
(2)《花牛歌》全诗描绘了花牛在草地里“坐、眠、 走、做梦”四个场景,写出花牛可爱俏皮、悠闲自在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花牛的喜爱之情。
6.朗读指导:
(1)注意语速和语调,读出感情。
《秋晚的江上》:
第1节读得低沉轻柔些,表现疲倦之感;
第2节,声音稍高一些,语速稍快一些,表现出诗人见到夕阳映红芦苇的惊奇和喜悦。
《花牛歌》: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读得稍重些、慢些,表现花牛的沉重;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读得轻快、俏皮些,表现花牛的顽皮、悠闲。
(2)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边读边想象景物构成的画面,体会诗歌的画面美。
(3)自读感受。
(三)课外拓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