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教学强调了有感情诵读,因此,在一些公开课上经常听到老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总要问一个问题:“在朗读文章时把握文章怎样的感情基调?”我认为,朗读既要讲究艺术性,也要讲究科学性。弄清究竟是读者的感情基调还是作者的感情基调。在朗读时,我们很多情况下是强调学生的朗读,因此主要是把握读者的感情基调。
案例一: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九(下)《给我的孩子们》丰子恺
师:请同学们学习速读课文后思考:在朗读时我们应该把握怎样的感情基调?
(学生思考后举手)
生:憧憬、向往、赞美。
师:你能作个示范朗读吗?
(生读)
抒情文章 师:谁来点评一下?
生:不对,他没有从整篇文章去看,应该是带着“悲哀”的感情去读。
师:你能说明原因吗?
生:因为文中出现了好多次“悲哀”(读例句)
师:对,还应带着点惋惜去读,为成人难以理解孩子的童真而悲哀。
我认为,老师问题设计里的“我们”是指学生,指读者,作为现代的学生,整天与作业、电脑打交道,根本不熟悉那个时代人的乐趣,他们对丰子恺先生文中描写的童趣感到新鲜是很正常的,因此有人说“憧憬、向往”也是有依据的。而“悲哀”是指作者丰子恺先生的感情,把它用在学生的身上是否妥当?我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平时教学时讲的感情基调究竟指读者的还是作者的?有时可能教者自己也弄不清楚。《现代汉语词典》对“基调”的解释是:(1)音乐作品中主要的调。(2)主要精神,基本观点。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即作品的
总的感情态度,总的感情彩。作品的基调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层次、段落、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课文的感情基调决定了教师上课时的感情定位。进入课堂,则是三者之间的对话,学生则要更多地在教师的组织引领下,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只有把握了作者的情感,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朗读的基调,则是根据朗读的作品要表达的情感又确实的基本语调,又称作基本语气。也就是俗话说的“口气”,它的表现形式包括语言停顿、轻重、快慢和高低的变化。这些形式上的变化,受什么制约呢?简单回答,这些表现形式直接受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制约的。如某老师在教学刘白羽的《天池》时,教师始终带着赞美、抒情的语调带领学生共读文章,当教师以深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开头时,学生马上就进入了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中。后来,师生分段读,比赛着读。这堂课可以说真正做到了读者和作者产生了共鸣,这里的感情基调就是作者的感情和读者感情的和谐统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