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研究背景
小学语文课程对学生的读书习惯的养成负有重要责任。
学会阅读是当代主要的教育主题。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强烈愿景。新时代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努力探索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让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课题的界定
阅读素养培养,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读物的能力。要提倡多角度
、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探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方法,提升学生会读、善写、能讲的语文素养,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创新精神、责任担当等综合素养,全力推进素质教育。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基本理论
1.国外研究理论
“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领域关注焦点之一。国外对核心素养的概念、特征和价值取向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英国是最早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国家,提出这一理念旨在帮助个体获得更加幸福的生活,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核心素养”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地关注和提及,并受到许多国际组织的重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7年启动“素养的界定与选择”跨国研究项目,构建了一个核心素养的总体概念参照框架,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信息。该项目最终于2003年出版了研究报告《核也素养促进成功的
生活和健全的社会》,提出了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等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框架一一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体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
2.国内研究理论
2014年3月,“核心素养”的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即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2016年9月13日,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二)独到理论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认为,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要强化读书实践,要把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作为阅读评价的主要指标。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培养内容的实践研究
以课内阅读为抓手,重视对学生进行各种文体的阅读指导,创新课堂教学;同时加强书香校园研究和课外阅读指导,努力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2.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策略的实践研究
教师要以身作则,以书为友,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花大气力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以期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之功效;通过讲故事比赛、作文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提高,丰富积累,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同步提升。
学生要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等阅读方法,在阅读中培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大胆尝试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努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利用口语交际、读书笔记、编手抄报等形式提升个人阅读素养。
3.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培养功效评价的实践研究
运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模式,对以上实践所取得的功效,进行追踪、考核与评价,从而到最有效的提升阅读素养的方法,提高教学成效。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小学生读书手抄报
从语文教学的根本方向——语言运用入手,引导学生语言与思维协调发展,养成结合语境理解文本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具体方法如下:
文献学习法。通过互联网,借助有关文献资料,学习阅读相关理论,寻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和优秀经验,丰富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知识,启迪研究人员的思维。
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研究阅读的有效教学策略、方法,在研究中及时反思、不断完善,推进研究。
个案研究法。对典型个案进行跟踪研究,总结提炼,探索规律。
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不断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用于教学实践,不断良性循环。
六、预期成果及成果呈现
1.将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将语文教材进行有效重组。积极探索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2.努力践行课内外融合,拓展培养阅读素养的路径。
3.建立科学有效的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的评价模式(把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作为阅读评价的指标)。
4.结题报告;
5.研究论文集与案例汇编;
七、课题组分工
xxx:进行实验研究,负责课题研究理论指导;
xxx:主持课题研究,负责设计课题方案、统筹以及材料汇编、撰写研究报告、论文撰写等工作;
xxx:主要负责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培养内容的实践研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和案例;
xxx:主要负责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培养策略的实践研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和案例;
xxx:主要负责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培养功效评价的实践研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和案例。
八、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x.07—xxx.08)
1.成立课题组,组织培训学习,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进行课题研究动员和文献探讨;
3.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准备有关资料。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xxx.09—xxx.06)
1.从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培养内容、培养策略、培养功效评价三大方面开展研究活动;
2.开展培训、学习、研讨等活动;
3.建立课题研究博客、。课题组每一位成员都要积极参与活动,不断总结经验,形成文字,并上传到课题博客中。每一位成员每周必须在规定时间进入博客或进行交流;
4.以“读书点亮人生”为目标,通过讲故事比赛、作文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并及时展示学生实践成果;
5.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评估;
6.进一步完善方案,进行追踪、考核与评价。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x.07——xxx.09)
1.学生阅读成果材料;
2.竞赛的论文、案例汇编;
3.课堂教学影像资料;
4.总结研1.学生阅读成果材料;
2.竞赛的论文、案例汇编;
3.课堂教学影像资料;
4.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5.进行成果鉴定,推广研究成果。
九、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研究基础
我校作为全县课改实验先进学校,经过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和总结,学校领导和教师均有很强的教育科研意识,有牢固的教育科研实验基础。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学教研工作,在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评比、骨干教师教学观摩、论文评选等方面成绩喜人。本课题还得到县教师发展中心的理论指导,为本课题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2.人力资源
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人员,均本科以上学历,一级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业务能力。其中主持人xxx是高级教师,其余成员均为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参加过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理论基础扎实,能力强,有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3.条件保障
本课题得到了射阳县教师发展中心领导的支持,并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我们学校也具备了充分的条件,主要包括: 学校非常重视教科研工作,提供科研经费,学校图书室藏书丰富并订阅了大量教育专著和专业书刊,网络畅通,学校教科室协助进行原始资料档案建设工作等,使得本课题研究预期能够顺利进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