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浸润心灵,书香伴随成长”
1、指导思想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终生受益的事情,学校要致力于让每一位师生都爱读书、会读书,终身接受书香的洗礼,享受阅读的快乐。从单纯的学科学习角度来看,语文是各学段、各学科基础中的基础,阅读是语文的基础;中高考中“得语文者得天下,重阅读者得语文”;语文素养的提升最需要的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注重积累和运用。因此,“让读书成为习惯”已经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校园”的时代要求;开展“‘悦读’浸润心灵,书香伴随成长”读书活动,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各校要以班主任、语文老师为骨干力量,抓好落实,久久为功,牢牢地把“悦读”抓在手上。
各学校要按照“学生主体、教师垂范、以校为主、辐射家长”的工作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鼓励创新、持之以恒”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这项工作,从而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提升师生人文素养和学校办学品位,把学校创办成内涵丰富、持续发展的书香校园。
二、活动目标及口号
(一)活动目标:
1、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量,制定读书计划并长期坚持,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备基本的鉴赏力,能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不断提高信息提取的实效,增强学习自信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小学生读书手抄报2、鼓励教师与书为友,既做好学生的典范,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科学指导,提升教育智慧,争做“书香教师”。
3、引导家长“亲子伴读”,丰富“家校合育”内涵,让学生阅读时空延伸至课余、延伸至校外。
4、学校将读书活动与德育活动整合,熏陶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创建“书香班级”,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
(二)活动口号
1、全员参与,终身阅读,博览书,厚积薄发。
2、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飘逸校园。
3、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4、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明灯。
5、用心读书,善良做人,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三、活动保障
1、各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为骨干成员的读书活动领导小组,校长要亲自部署、教务处要加强督查。
2、各校每学期初,按照各年级语文新课标要求,结合本校图书资源,制定并公布本校本学期师生读书参考目录,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更新。
3、学科教师要严格执行单县教研室关于作业量和作业时长的文件规定,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课业学习环境,提供必要的阅读时间保障。
4、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利用“学习强国”平台等,为师生提供足够的灵活多样的阅读资源;想方设法认真开设阅读课;完善班级图书角的管理和使用;提倡运行周末“漂流小书包”;充分利用家长为家长亲子阅读搭建平台。
5、学校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评比和展示活动,让读书活动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兴趣,保持读书活动的常态化和吸引力。
四、学期读书活动步骤
1、每学期开学初两周内为宣传发动阶段
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板报、广播、标语等,总结上学期及假期中间活动开展情况,表彰先进个人和先进班级(与开学典礼暨表彰会同步进行)。公布新学期师生要读的图书目录及活动要求。
2、开学第三周起至学期末为活动开展阶段,学校要加强阶段性检查总结,开展手抄报评比、优秀读书笔记展览、读书心得交流、读书征文演讲等活动。
3、学期末及时公布师生假期读书目录及活动要求,做好家校沟通。
五、、活动设计
(一) 教师读书活动
1.教师每学期完成《莱河学区教师量化管理综合考评方案》中对读书的要求,寒暑假完成县教育和体育局关于教师“读一本好书”的任务。做到“读好一本书,上好一门课,带好一个班,竖起一面旗”。
2.每学期开学伊始或寒暑假放假之前,语文老师按照自己班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校推荐书目,给本班学生推荐必读好书目录。
3.班主任搞好班级图书角的建设,采取“捐书”“图书室借阅”等形式,选拔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读书组织委员,填好借阅登记表,对学生读书进行过程性督促指导,对学生自备的读书资料进行鉴别,杜绝不适宜青少年学生阅读的书籍进课堂进校园。
4、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组织好班级一日三读活动:晨读、课前一吟和午间默读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5、语文老师安排好学生双休或节假日、假期的阅读任务,督促和检查学生的摘录笔记。指导学生把“阅读”、“积累”和“习作”有机结合起来。
6.组织好学生积极参与上级安排的读书征文、演讲等活动。
(二)班级读书活动
1.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日三读,一周两摘录,一月一交流活动。
一日三读:
(1)晨读:每天上午上课之前(以读语文和英语为主);
(2)课前一吟:语文课前3-5分钟大声吟诵经典诗词、《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经典;提倡学生轮流主持,也可学生轮流展示自己要与同学分享的励志故事、名人名言、经典诗词、读书心得。
(3)午间默读:每天中午到校后上课前为学生默读时间。
一周两摘录:
提倡学生自备摘抄本,摘录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摘录每周所学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或新字、新词,或读书感悟。
(2)摘录自己在本周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好词、好句、好段,或新字、新词,或读书感悟。
有条件的可以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对积累的有益资料进行剪切或复印,分类粘贴在专门的“粘贴本”上,尝试有效信息的筛选、收集和整理。
一月一交流:
1.每学月,从老师推荐的课外书籍中任选一本书,完成“每月读一本好书”的阅读任务,并在每学月的最后一周班会课上开展一次主题读书会活动,交流自己的读后感。
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好书漂流日”活动。把每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设定为“好书漂流日”,让学生把自己在一个月内读过的好书与同班学生进行交换,班级读书组织委员做好登记工作。
(三)学校读书活动
为激发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系列活动,按每学年八个学月计算,建议每学月举行一项活动。
1.举行“好书伴我成长”演讲比赛,让学生用演讲的形式充分表达自己对书籍的热爱,畅谈读书带来的启发和感悟。
2.举行读书征文活动。每学期以“老师教会我读书”、“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等为主题举办一次征文比赛,读写结合,让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同步提高。参加县教育局和学区统一组织的征文活动时,要力争扩大参与面。
3.开展书签制作比赛。激励学生做“文明读书人、爱书人”,激发动学生的动手欲望和创新意识,采用不同的材质,制作精美的书签,在全校范围内悬挂展评。
4.开展摘录笔记展评活动,展示师生优秀摘录笔记。
5.举行“经典诵读比赛”。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朗诵经典诗词或经典选段,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和吟诵兴趣。
6.举行好书推介手抄报展评活动。倡导学生亲自动手办手抄报,并举行全校性的读书手抄报展评活动。
7.举行亲子阅读分享会。提供时间,提供场地,让学生和家长共同交流“共读一本书”的读书体会。
8.开展读用结合的展示活动。把学生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学生的佳作美篇,利用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和学区报充分展示。
(四)家长读书活动
1. 倡导家长以身作则,坚持每晚20-30分钟的课外阅读家长伴读,收集照片,在班级中展示家庭阅读照片。
2.开展“与孩子共读一本书”活动,并在家长会上分享自己与孩子共读一本书的感悟。
3、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为孩子购置新图书,打造“卧室即书房”的育人环境,购置和阅读家庭教育类书籍
4、注重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对孩子阅读的督促,有条件的带领孩子去县新华书店、县文化馆、大中专院校图书馆。
六、评价和奖励
1.评选“阅读之星”。班级实施“学生读书积分卡”制度,学期末学校根据学生平时阅读的质与量进行评比。凡是在一个学期读书达到四本并摘抄笔记优良的可以命名为“读书小学士”、超过六本并积极参与征文投稿、演讲比赛的可以命名为“读书小硕士”,学校统一表彰。
2.评选“书香班级”。在班级、学校开展的师生读书活动中成绩优异,可在班级评估中适当加分并命名为“书香班级”。
3.评选“书香教师”。能率先垂范,自身阅读、笔记、写作能在全校教师中表现突出,所带班级及辅导的学生在读书活动中表现优秀。
4.评选“书香家长”。亲子伴读活动坚持的好,学生读书活动坚持的好,积极参与家长读书交流。
5.奖励。提倡学校对被评为“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家长”给予表扬和表彰。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希望各校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和为师生和学校发展而奉献的情怀,做好这项战线长、见效慢的工作,切忌“听着不错,看起来很美,做起来稀松”,切忌“三分钟热度”,切忌“推一推动一动”,切忌“敷衍应付,流于形式”。学校就是读书的地方,师生就是读书的主体,读书就是师生的本分。相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变化。相信坚持和努力一定会让书香文化成为我学区各校最亮丽的特!
附:1、教育部推荐新课标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2、小学生阅读方法指导
莱河学区
2019年3月5日
附录1:
新课标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教育部推荐)
第一学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推荐书目(50本)
(中国部分20本)
1.《小布头奇遇记》 孙幼军 2.《小猪唏哩呼噜》 孙幼军
3.《树叶船》 张俊以 4.《吹泡泡》 张俊以
5.《调皮的日子》 秦文君 6.《窦蔻流浪记》 窦蔻
7.《365夜知识童话》鲁克 8.《舒克和贝塔历险记》 郑渊洁
9.《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梅子涵 10.《笨笨猪》 杨红樱
11.《泡泡儿去旅行》薛涛 12.《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 周锐著
13.《小布头丛书—小布头新奇遇记》孙幼军 著
14.《我不是坏小孩》叶姝 著 15.《小香咕系列》 秦文君
16.《李拉尔故事系列》 梅子涵 17.《最著名的中国民间故事》
18.《史记》注音本(1-4) 19.《三毛流浪记》(全集)张乐平
20.《中华歌谣100首》金波 李众选编
(外国部分30本)
21.《格林童话》(德国格林兄弟22.《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
23.《万花筒》(英国)依列娜.法吉恩24.《豪夫童话》(德国)豪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