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历史课堂,虔心倾听
1.(6分)下面是小牟同学准备的卷首语,有的地方小牟拿不准,请你帮他完善。
九州之中、天地之中,中原之中,一个“中”字成为东方文明礼制、哲学、美学的灵魂所在。中牟之中,中学之中,课堂之中,一种种文化、一个个人物(  )然向我们走来。刁家乡城前张村故址,汉末楷书鼻祖钟繇曾抑扬顿挫挥毫,力透纸背;官渡镇明山庙,明朝刑部尚书刘之凤dān(  )精竭虑尽忠孝、周(  )乡人的风气尚存。中牟县杨桥村豫剧表演艺术家李门搭在日军入侵时没有bǐng(  )息敛声,和常香玉演出《打土地》激发军民抗日热情;中牟众配合解放军英勇抗敌锐不可当,敌人好似摧枯拉朽纷纷溃退。我们的学习,可以在课堂中,还可以在博物馆中。
(1)结合语境,在文中括号处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dān      精竭虑
       
bǐng      息敛声
(2)结合语境,文中画横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个是      
A.抑扬顿挫
B.锐不可当
C.摧枯拉朽
2.(8分)河南省博物院2023年6月29日——9月28日与天津博物馆共同举办“丹青奇韵——津豫博物馆藏扬州画派精品展”,同学们纷纷在班级里交流感受,请回忆所学古诗文,参与完成对话。
小牟:我发现好几幅画中都有树。我特别喜欢华喦(yán)的《白云松舍图》中山高泉流,真可谓“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悬泉瀑布,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小文:我看到高凤翰《半亭对菊图》轴画上虬劲的古松,不由得想起刘祯《赠从弟》赞美在秋风衬托山上松刚劲的两句诗“                    ”;看到图中人纵目远眺,秋果鲜艳,秋叶飘零,远山笼在金辉中,略显萧瑟却也不失宁静恬淡,不由得想起王绩《野望》中两句诗“                    ”。
小化:我看到华喦的《采莲图册页》上荷花红艳、树木叶绿,想到《庭中有奇树》写春日叶绿花盛的两句诗“                    ”。
3.(2分)小牟同学注意到唯一单件国宝酒器彩陶双连壶是和平、友好、相敬、相亲的象征,想到人与人之间无信不立。请结合小牟查到的“连”字源的相关信息,仿照示例,结合图片内容完成对“信”字的解释。
示例:连,从辵从车,本义是指人力拉的车,后引申为联合、连续、连累、姻亲等义。
信:                   
4.(7分)同学们对镇馆之宝之一的贾湖骨笛产生了兴趣,搜集了下面的资料。
器物名称:贾湖骨笛
所处时代:新石器时代
器物规格:长23.6厘米
出土时间:1987年
出土地点:河南舞阳贾湖遗址M282号墓
对汉、唐之后所有中国人而言,“笛”好像就是“羌笛”“胡笛”,它是胡人、也就是西域羌人的发明创造,并非华夏族原有的乐器。
贾湖骨笛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更为重要的是,贾湖骨笛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座珠穆朗玛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文明的重要影响,恐怕语言文字也就只能略述一二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仙鹤是沟通阴阳两界的使者,仙鹤是凡人羽化升仙的坐骑——贾湖先民以仙鹤尺骨创制骨笛神器,说到底,奠定的是中国文化的原初之基。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支贾湖骨笛,器形完整,且因石化而晶莹亮洁,近乎可与美玉争辉——它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在目前发现的30多支贾湖骨笛中,这一遗世精品可遇难求,堪为“中华第一笛”代表作品,成为史前古物序列中唯一一件入选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的神器。
(节选自河南博物院《贾湖骨笛》,有删改)
(1)文中画线句中的破折号表解释说明,小牟同学认为应该改为分号,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2)小文觉得博物院骨笛的标签可以在最后再添加一句话,你认为添加什么?结合资料说理由。
河南省博物院骨笛标签:
骨笛——中华音乐史的奇迹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距今9000﹣7000年)舞阳贾湖出土
骨笛以鹤类尺骨制成,从骨管上所留的等分刻符可知,在钻孔前经过了认真的计算。这件骨笛经测试可吹奏七声音阶,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且音乐性能最好的管乐器。
(3)【研后感】
小牟同学在研学活动中写下了感言,请你仿照画线句再写一句。
时间永不止歇,今天很快成为历史,明天无限精彩,探索永无止境。走近历史,就是走近一面镜子,它照亮过去和未来;走近历史,就是走近一位智者,它讲述生活和理想;走近历史,就是走近_____,______。
二、社会课堂,虚心聆听
5.(16分)阅读《天真烂漫是吾师》,完成下面小题。
天真烂漫是吾师
刘小川
鲁迅十二岁,离开朝夕玩耍的百草园,进了绍兴颇具名望的三味书屋。先说书屋的布局。书屋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惟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南墙的圆洞后有一间屋,悬小匾“谈余小憩”;北面两间屋,有“仿佛陶庐”。后园一个亭子挂着匾额“自怡”,亭前花木颇壮观,有两棵百年桂花树。蜡梅北向,大天竹果实累累。
寿镜吾先生是绍兴城的名师,总是穿一件破旧的大衫,“家人给他做了一件皮袍子,他一
破折号的作用有哪些直舍不得穿……他不抽烟,只喜欢到谢德兴酒店吃点儿酒,算是人生的一大陶醉。吃酒时,总得走进店里,不让学生看见”。鲁迅回忆“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三味书屋的环境十分讲究,而寿镜吾先生吃穿朴素,教孩子身教是第一位的。师道尊严,质朴为先,惜物为先,知耻为先。他吃酒要避开学生。他从不滥收学生,不问学生的家庭背景,践行有教无类。
小鲁迅是捣蛋鬼。“他太调皮了,居然跑到庙会里去扮小鬼,油彩没抹干净,就跑回书房里来。”他在课堂上举手提问:“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博学的寿镜吾先生一时蒙了,学生们大乐。
老师出对课题:“独角兽。”小鲁迅怂恿同学答:“四眼狗。”老师猝不及防,一连串的对子顿时冒出来:二头蛇、三脚蟾、八脚虫……
桂花树是可以爬的,蜡梅花是可以摘的,墙洞是可以来回钻的,秋千是天天荡的。十二岁的小鲁迅制作了一款书签,写了一行小字:“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他调皮捣蛋的一个原因,是他成绩好,有调皮的本钱。
老先生又出对课题了:“月中桂。”学生对“风前柳”,对“雪里梅”。小鲁迅脱口而出:“星里麻。”老师听不明白,慢慢摘下了大眼镜。小鲁迅解释:“星里有牛郎织女,织女星不正是织麻的吗?”
少年,正是奇思妙想喷涌之时。寿镜吾先生不打压,除非学生恶搞、装怪。孩子们自由的思绪就像原野上不羁的风,创造性的才华在孕育。如果小鲁迅不能天真烂漫,不会调皮捣蛋,那么,他后来的运思、运笔,不可能那么凝练而灵动。
苏东坡尝言:“天真烂漫是吾师。”当下的一大难题是:如何保护小孩子的天真烂漫?从五六岁到十三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绍兴古城到外婆的安桥头,小鲁迅的生活惬意而又活泼,灵动而又安静。他的脾气也不小,比如一脚踩烂了弟弟的风筝。同学叫他的外号“雨伞”,他要捏拳头,怒目而视,扔了书包打架。邻居小子八斤欺负他,他奋起反抗,包括用画笔来反抗。这些都构成了未来那一位“横眉冷对”的反抗者的雏形。研究鲁迅,要仔细打量他的孩提时光。
百草园并不大,三味书屋的园子也不大,但是,“大”是什么意思呢?多大是大?古人云:“一微尘内斗英雄。”古人发现了无限小。巴掌大的春水池塘,他钓过鱼,捉过鳖,玩过
黑泥,追过翠鸟,扎过水葫芦船,摘过鸡头米,看过初荷、圆荷、残荷,听过蝉声如雨,见过白雨跳珠,闻过袅袅炊烟,惊叹过燃烧的晚霞、浩瀚的星空,吃过莲子,当过调皮鬼,砸过核桃皮,撬过地拱子……玩过无数次的池塘,有了永久性的情感记忆。而且,这些记忆会发散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