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县一中的前身今世-益阳市箴言中学
益阳县一中的前身今世----高考演绎神话
一、历史沿革
箴言书院(1854-1904)
校士馆(1904-1906)
箴言学堂(1906-1912)
箴言学校(1912)
益阳县立第二高等小学(1912-1924)
益阳县立第一国民初级小学(1924-1938)
湖南省私立育才初级中学(1938-1950)
益阳县第一初级中学分校(1954-1955)
益阳县第一初级中学(1955-1957)
益阳县第一中学(1957-1994)
益阳市中国高中排名十一中(1995-2001)
益阳市箴言中学(2001-现在)。
箴言校训:“严谨求实,勤苦奋进”
二、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以来历年成绩
学校培养学子总人数为40000人;从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到2004年,是湖南省唯一三出高考状元的中学。
1977-1978高考升学率不排名全省第一;
1979年高考升学率排名全省第一。
1980年学校首批荣膺“湖南省重点中学”称号。
1981年高考,周正洪理科全省第二名,
1982年高考,周志光理科省第三名,
1983年高考,陈光培为全省理科第一名。
1984年高考,曹立辉为全省理科第一名。
1989年高考,袁志宏理科全省第二名。
1991年高考,飞获文史类全省第三名。
1992年高考,陈立文为理科全省第二名。
1994年高考,舍海威获文史类第十三名。
1995年,学校通过“省一级学校”定级验收,“湖南省重点中学”正式挂牌。
1996年高考,徐元为文科省列8名,陈瑞明理科省列14名,119班上线率达100%。
1997年高考,盛建武为理科省列18名,124班上线率为98%。
1998年,赵志伟获湖南省文科第一名,胡琴(外语类8名,纯文类59名)、赖小妹(纯文类54名)、吴蓉(纯文类89名)、刘葳(外语类17名,纯文类97名)。
近五年来,高考升学率保持90%以上,有78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有11人考入中国科大、西安交大等大学少年班。
学校先后有2名特级教师,4名教师获国家骨干教师称号,2名教师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近几年发表于省级以上刊物研究论文96篇,各级获奖论文200余篇。
益阳县一中时期情况
1957年8月,学校经上级通知,改名为湖南省益阳县第一中学。学校开始设立益阳县一中中国共产党支部委员会,贾贡任支部书记。贾贡,男,1929年生,湖南省立第五师范毕业,益阳县人。谌士鳌任校长、贾贡兼教导主任、臧乐亭任总务主任。教职工41人,学生669人。
1958年,开始后,学校归石笋公社管理,修建了八间教学楼,号称新八间(1997年拆掉,新建教学楼),校区面积扩展到几乎大半个石笋村,除原有校园外,还有一个包括2
0亩水田,50亩旱土,100多亩山林的农场。学校开始招收高中生二个班,计94人。
1959年,党支部书记为樊庆庭,校长为谌士鳌,教导主任周雨初。学制无论初、高中均为三三制。初、高中一年级,都招4个班,全校学生总人数达943人,教职员工58人。
1960年,学校党支部书记为周同福,兼任校长。教导主任龚家佩。这年开始招初、高中五年一贯制班8个班(C21-C28)497人,学校规模扩大到26个班,学生总数1449人,教职工73人。
1961年,支部书记为樊庆庭,校长周同福。这年下半年,根据上级指示实行调整,26个班下放压缩为16个班,学生为713人,教师为60人,校园面积缩减,恢复到箴言书院旧址范围,学制又改为初、高中三三制。
1962年档案缺失。
1963年,支部书记为周同福,校长吴振常,教导主任罗迪青。学生人数锐减为518人,教职员工39人。
1964年,行政人员与1963年相同,学生数为541人,教职员工39人。
1965年,增补教导主任刘观伏,学生人数为630人,教职员工为40人。
1966年下半年,张余田代理党支部书记,谢正辉替代刘观伏为教务主任。教职员工为41人,学生为657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原学校支部、行政人员靠边站,进驻县工作组。
1967年,“文化大革命”进入高潮,学校领导班子完全瘫痪,学校停止招生。
1968年,学校建立革命委员会,曾寅生任革委会主任,学生何桂元、罗庆余任革委会副主任,学生人数为450人,教职员工41人。
1969年,学校划归石笋人民公社主管,更名“石笋公社第一中学”,学制改为初、高中二二分段制,郭菊芳接任革委会主任,一直到1970年。
1971年,学校复归益阳县教育局主管,恢复原名,恢复健制,郭菊芳任党支部书记,兼革委主任,雷先庭任副书记,兼革委副主任和政工组长,陈桂尧任教育组长。秋季开学改为春季,2月13日县革委政工组发出调令,将曾照贤等26位老师调入学校。至此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配齐。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恢复元气,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很快转入正轨,学校被定为县属重点中学,这一年成功地主办了第一届学校田径运动会。6月高二排(班)贺
建国被选上39350部队飞行员,这是学校选送的第一个飞行员。
1972年,学生人数达723人,教职员工37人。
1973年,成立县一中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桃秀,副主任董岳云、雷先庭。学生人数714人,教职员工38人。
1974年,因改秋季开学,高中上期停止招生,初三延长半年毕业,学生人数减到455人。
1975年下期,郭菊芳抽调县中心工作组,雷先庭调区公所,学校由陈桂尧负总责,卜厚康代政工组长,熊才保代教育组长,易伏龙任团委书记。
1976年,张声远代理支部书记,革委主任空缺,陈桂尧任教育组长,卜厚康任政工组长。学生人数上升到600多人,教职员工40人。6月,高16班谭建平国学选上飞行员入保安二航校。
1977年,郭菊芳回到学校任革委主任,高考制度恢复。
1978年下期起学校不设革委会,恢复“校长”称呼,设教导处和总务处。郭菊芳任校长,符合任副校长,陈桂尧任教导主任,曹湘辉任总务主任,卜厚康任团委书记. 学校很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校长郭菊芳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围绕高考做文章,一定要升学率全地区第一,甚至全省第一。
这一年是益阳县一中高考的开局之年。郭菊芳特别授意徐少青老师负责高考班级,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五门课程的老师由徐少青老师挑选,复习班学生由徐少青老师面向全县招收。要求升学率全地区第一。
为解决师资问题,郭菊芳校长在没有上级明确指示的情况下,不仅接收了本单位在“反右”和“”中被错误开除的同志,如罗格正、曾明珠、黄鹗宵、胡以柏等,还接收了其他单位等待落实政策的“右派分子”如文世杰、崔肇升、李鸣、李哲凡等知识分子,师资力量大增,教学质量迅速提高。
1978年高考升学率为10%,(不排名)名例全省榜首。当年学校被定为地属重点中学。
1979年高考升学率为50.6%。排名全省第一。
1980年高考升学率为62%,排名全省第一。同年学校被定为省属重点中学,物理教师符衍禧被评为中学特级教师。
学校声名鹊起,前来参观取经者络绎不绝。四川省教育厅厅长亲自带队千里迢迢来此访问取经,惊叹校长治校有方,使这所偏远山村学校集聚了雄厚师资,钦佩教师敬业,教案精细,例证典型,日夜操劳为学生准备练习资料。广东、广西以及本省的几十个教育参观团先后来校考察学习。
学校在取得辉煌成绩的情况下不骄不躁,目光长远。每年派领导和老师到江苏、福建、上海、南京、武汉、湖北天门、长沙等地学习交流,取长补短。通过交流,掌握高考信息,摸清命题动向。教学有的放矢。出现了考前复习经常猜中考题的现象,物理符衍禧、化学老师徐少青、数学老师邓岐凤、郭尚龙、语文老师刘建基、胡道吾、政治老师贾云飞等因此被传为神师。
1981年至1982年,学校行政班子稍有变动,校长仍为郭菊芳,陈桂尧接替符合任副校长兼工会主席,教导主任贺令闻、胡道吾,其他未变。学生人数增加到1056人,教职员工增加到85人。学校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大力倡导教书育人。对德育、体育教学提出了严格
要求。以59班为试点,开始运用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叶圣陶等中外教育家的思想进行教育改革试验,学生素质全面提升。1982年在地区级以上的各类竞赛中有17人获奖,曹慧泉和盛晨光获全国数学竞赛省二等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