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袁瑢代表性的课
第33个教师节就要到了。在这一天,相信我们都会想起自己的老师,向他们道一声问候,送上一句祝福,表达感恩与惦念。今年的教师节,有一位老师格外令我们怀念,她就是半个多月前因病逝世、享年94岁的上海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袁瑢。
袁瑢老师从教半个多世纪,和斯霞、霍懋征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名师”,曾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多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动模范等。虽获誉无数,但袁瑢老师一生低调,唯爱语文。去世前不久,她还在通过与老师们讨论教学问题。其“深、细、活、实”的教学艺术、朴素谦逊的品格,影响了诸多后辈,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是其中之一。
吴忠豪是上海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主任,他长年致力于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成果丰硕。1979年冬,吴忠豪还是一名大学毕业不久的语文教研员,他第一次听到袁瑢老师讲语文课。那节课,袁瑢老师讲《颗粒归公》,她对生字词的仔细推敲、对学生提问的引导与回应,以及紧扣教材开展的语用训练,都令吴忠豪印象深刻,也让他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更加深入。近四十年过去了,这节课上的情景,吴忠豪教授依然历历在目,成为他对袁瑢
老师最深刻的回忆。
袁瑢老师走了,但她的教育思想与经典教学案例留了下来,成为语文界的一笔宝贵财富,滋养着一代代语文同人。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报刊发吴忠豪教授的回忆文章,既是致敬前辈、表达哀思,也希望以此帮助我们感悟名师教艺,回溯教育初心,将语文精神代代传承……
一节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教师节前忆袁瑢老师
那是1979年的冬天,我还是个大学毕业不久的毛头小伙儿,在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任语文教研员,同时教一个师范生班的语文教学法课程。听到大名鼎鼎的袁瑢老师要上公开课,当然想目睹这位享誉全国的名师的教学风采。那天,袁瑢老师上的是人教版《语文》第三册《颗粒归公》这篇课文。听课会场座无虚席,穿着朴素的袁瑢老师站在学生中间,用她清晰而又亲切的上海普通话开始上课了。
一
袁瑢老师细腻而扎实的教学风格充分体现在她的字词教学之中。每个生字词提出的时机都是那么恰到好处,每个生字词教学方法的设计都是那么扎实有效,看得出,教师事先对每个生字词的教学都进行了仔细推敲,精心安排。
袁瑢老师引导学生提问,她对学生所提问题的处理,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学生读完课文,先后有四个学生站起来提问。尽管这些学生才上二年级,但提问水平不低,特别是其中一位学生提出:“‘颗粒归公’是塑像的名称,课文中的句号为什么放在后引号的里面?”课文中的这个句号,显然用得有问题,这个学生发现并提出了这个问题,实在难能可贵。当时我坐在台下,非常关注袁瑢老师会不会回应这个难得的好问题,她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袁瑢老师在这堂课的最后对学生的问题做出回应:“刚才提问环节,有同学提问,书上‘颗粒归公’后面怎么有句号。这个同学学得认真,这是书上印错的。这个句号,应该放在引号的外边,我们把它改正。”
语文课上学生提问并不鲜见,然而经常有教师在学生提问后没有回应,这无疑会伤害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袁瑢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提问,她把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牢牢记在心
里,并且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一一巧妙地作出回应。正是因为如此,她的学生才有如此强烈的提问欲望,并且表现出较高的提问水平。如此深厚的教学功力实在令人赞叹。
二
霍懋征这堂课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教学。袁瑢老师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出示一段话,请学生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表示“鹅”的词语:
我奶奶养了五只鹅。( )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我弟弟特别喜欢( ),常常给( )喂食。( )一看见他,就伸长了脖子围着他转。
学生填空后,师生对话如下:
生1:第一个括号里填“这些鹅”,第二个括号里填“它们”,第三个括号填“它们”。最后一个括号填“鹅”。(学生说,教师逐一填上)
师:填得对。(指第一个括号)“这些鹅”是指哪些鹅?
生2:“这些鹅”指的是奶奶养的五只鹅。
师:对了,是指奶奶养的五只鹅。“我弟弟特别喜欢它们”,“它们”是指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