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教师业余写作
苏延清 
近年来,由于许多假期刊充斥市场的缘故,假论文和、假商品一样,一时间成了过街的老鼠,原本在多人心目中对十分神圣的论文写作地位一落千丈。多数领导和教师认为论文写作和发表的唯一用途就是为了评定职称,更有甚者,有的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写作行为定性为“不误正业”,使得一些平时喜欢业余写作的教师不得从“地上”转入“地下”。
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极不利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目前倡导的 “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大影响的中小学教育专家”的要求也是背道而驰的。
霍懋征时下,数多学校的领导,关心的多是教师的教学成绩,教师能否“一心扑在工作上”,而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兴趣爱好等其他方面的发展考虑的相对较少。 
教学和教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教师,学会写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更是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教师如果有自主写作的愿望,就必定会去观察、分析、思考一些问题,归纳、总结、提炼一些经验,通过一些事实表达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
与方式方法,这无疑有助于教师经常性地审视自己和他人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学校每学年可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写作讲座”或“经验论坛”,聘请教育教学专家、学者就课题研究、论文写作、案例叙事等指导操作、介绍方法;请写作有一定经验或成就的教师讲述自己的写作体会、介绍某篇文章的构思与成文的经过等,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学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写作,教师的写作形式应不拘一格,除了论文之外,倡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写出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感悟、收获和体会、创新,如随笔、教学后记之类的文章。
    同时,学校要为教师发表文章搭建平台。如开设校园网站、建立校园教育博客、编辑校报校刊等,让教师有发表文章的广阔天地,有写作文章的兴趣,也有相互关注、学习、评论的媒介;对有一定价值或被报刊公开录用的文章,学校可定期汇编成册,让教师的优秀文章成为学校永存的共享资源;学校应把教师学会写作作为教师业务素养的考核指标之一,把教师公开发表教育教学文章作为教师事业成功的标志之一。对写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学校可考虑资助其出版,让他们努力成长为科研型、学者型教师。
国内外许多教育专家,如我国的魏书生、霍懋征、斯霞,外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第斯多慧等人,他们从教的经验和成才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位教师要想去掉“匠”气,成为教育专家,必须立足于本职工作,扎扎实实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之中,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论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