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野草读后感
朝花夕拾野草读后感
  《野草》和《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最知名的两部散文集子,并不厚重,但已足够:足以让我们好好咀嚼品味,足以让我们对先生些许了解。今天为大家带来朝花夕拾野草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有位哲人说过:人与人之间存在永恒的误会。所以,不要妄想得到真正的理解,。孤独一出生就已经注定。不管谁,都难免要受寂寞孤独的袭击,只不过是时间和程度的问题,你个人的态度问题。而如假设鲁迅先生,在我看,他便是顽固而深刻地寂寞了一生,偶尔也是有挣扎的,不过徒劳而已。
  鲁迅的散文是“为自己”的。假设想接近他,也必然要从这入手。为自己,于是较其他的文章在情感上也更坦诚些,更原始些,也更接近于他的灵魂与脾性些。
  中国之散文家向来有斗士与隐士之分,斗士拿散文当利剑,而隐士那么把散文当雕刀。向来,鲁迅先生便为斗士之典范和英雄,他特立独行,有宁为玉碎的血性,即使剑术并不“高明
”,也一定要刺中敌人的要害。然而,在我看来,只凭鲁迅先生的散文就给他定个斗士的名号并部十分的妥当。从散文上看,我更愿意说鲁迅先生是一位高超的琴师,是武侠中江湖里的高人。他弹奏,于敌人而言,那琴声是由弦上拨出的一把把利箭,一箭穿心。不见血,却可以让他们莫名痛苦,慢慢腐烂,直到死亡。而于单纯的人来说,那乐音却犹如高山流水,开启心扉,引起共鸣,干净灵魂,悦耳、悠扬、温暖。
  《野草》和《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最知名的两部散文集子,并不厚重,但已足够:足以让我们好好咀嚼品味,足以让我们对先生些许了解。因为一个人的散文写成什么样子,如何写,是与他的散文观,即与他的性格是血脉相连的。在书中,字里行间,如行云流水般从我们眼前经过,从我们脑中走过的便是先生!朱自清先生也认为散文“意在表现自己”,尚写“独得的秘密”。
  《野草》是作者的自言自语,也许有许多人觉得它晦涩难懂,也许有人觉得它不知所云,也许有人因它而恐慌不安了,也许······但我觉得,不管怎样,它一定会触动你,触动每一个读者心里的某根弦,或多或少,或轻或重,或抚或伤。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先生以野草自诩,孑然立于地面,见证无可腐朽的地面,见证一切明与暗,过去与未来,自言自语;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这一次次的呢喃低语,一场场悲伤或愤怒的梦,其实都不过是清醒的梦呓,低声的呼号。于野草,孤寂可见一般,我们可以沿着梦的路前进,直达先生的灵魂的栖息之地,哦,不!是靠近,是去远远的看望那颗心。 父亲的病读后感
  《秋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星星好似一颗颗冷眼。有小粉红花,还有枣树,一株,另一株。树枝恶狠狠地无声地刺向天空,是坚决的信念!先生看着真痛快了,笑出声来,但这笑声却显得如此寂寥和突兀了,于是回屋吧。看扑火的小虫,“遍身的颜苍翠得可爱、可怜。”这些年青执着的英雄们,对光明的向往,勇敢无畏,让这清冷的秋夜夜有了丝丝暖意。而《影的辞别》呢?是先生自己对自己的辞别吗?他身不由己,他荷戟独彷徨,他不得不承受!灵魂外逃,宁可彷徨于无地,无所谓依靠,寂寞深入骨髓。看《求乞者》、《复仇》、《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颓败线的颤抖》、《立论》、《死后》、《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是写可憎的以野草做装饰的地面;是对不可见人的地面的冷嘲热讽;是大把大把地扯掉野草,让可耻的地面暴露出来;是先生拿着手术刀,在一个个的腐烂得发臭的失了心的没了灵魂的人身上,挖出一个个的毒瘤,并将它们摆在我们面前了。
  “抉心自食,欲知本味。”
  不知可耻的麻木的孩子,无聊至极的看客,势力的狗抑或叫做人,冷漠残酷的后代,可怕的恭维和聪明……周围都是这样的东西,这地面,野草所扎根的地面,尽是如此,何以堪?何以与人说?所以,“我只得走。”(《过客》)“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狗的驳诘》)
  然而,“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那逝去的悲凉缥缈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希望》)
  不是还有真的猛士吗?青年们不还在成长吗?还有好的故事,雨之精魂……还有战斗!而《风筝》与《腊叶》那么是悲伤的梦,落寞无可排遣,心态在变化,一年又一年,无可奈何。想忘记,却早已成为胸口的一颗痣,可以忽略,却一直都在,无限感伤。
  读来或者很压抑,不全明白,但先生本就不指望我们的彻底的理解。我们看到的不过是颗
寂寞的心,不得救赎。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孤独注定是一个人的事。也许,是那时的环境,让先生的悲情泛滥成灾了,他愤怒而绝望,不得安抚。
  而《朝花夕拾》呢,先生自己说“这十篇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我想一个人的回忆,即使是疼痛,也会有温度;即使受伤或伤他了,自己后来看时也会清晰而明智些。我是喜欢先生那些关于童年的回忆的`:《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二十四孝图>》等等,活泼而温暖,娓娓道来,好象一清泉,慢慢流淌过我们的心田,甜美平静,让我们也拾起了那段不可的美好的韶光。纪念一些人,一些事,是因为觉得孤独,所以要常常想起。
  先生的内心是平静的,也心怀感谢,写下这些故事,是为着自己的思念、感恩、歉意……寻一个出口,留下些许痕迹。或者也是一种倾诉,一种祈祷,我想。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阿长与<山海经>》)
  “我至今一想起,还惊讶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侯叫我来背书。”(《五猖会》)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父亲的病》)
  “但不知怎的,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的师中,他是最使感谢,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
  ……
  可以想象,先生在少年时期是个任性可爱而尚善的人吧,当然还有一点点的“怪”:仇猫,会和阿长叫劲,上学堂淘气,爱书……而那些让先生耿耿于怀的,当时想不明白的事情,现在即使理解了,但好象又不大愿意了,还是照着当时的念头记录了下来,以示警醒。那些人,先生心里是感谢的,信任和想念的,但本就不是太活泼的人,有些话是无法当面说出的,有些感情也只有在岁月的沉淀后才反而渐渐深刻起来。于是就朴素地做了记录,但我们看了,也能知道了先生的心了。寂寞的人都是不擅长言辞和热情热烈的表达的。内心充实,但一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大概也有说这样的意思。而这些经历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先生的性格、思想,还有理想。
  读后,再看鲁迅先生,似乎印象也不一样了,不能浅薄地说喜欢或者讨厌,只能说看得全面些了,先生的形象也丰富饱满一些了。还要再多多读他其他的作品,他的杂文,他的小说。要真正地去了解先生,路还远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