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瞬间记叙文6篇
难忘的瞬间记叙文1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我很喜欢这句话,因为生活中的确处处充满美。年幼时的我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我以为,美就是街心公园里的花草;美就是沙滩上的海螺;美就是沿街的美丽风景……但是,直到那一天,我才明白了“美”的真谛。
  那一天正好是我10岁的生日,我整天都没怎么听课,原因只是妈妈早上说的一句话:“晚上我和爸爸会给你一份惊喜。”
  好不容易熬过了一整天的课程,老师终于宣布放学了。我匆匆收拾好文具,便下楼了。
  我到二楼时,突然听到“轰隆”一声,只见天空上一阵乌云,豆大的雨点倾泻而下,窗户外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仿佛下一秒就会倒下来。
  寒风吹得我直打哆嗦,心想:奇怪了,明明刚才还是晴空万里,怎么突然间就变成了倾盆
大雨?没道理呀!
  因为突然间下了雨,而我又没雨伞雨衣之类的防雨措施,所以不得不坐在一楼的椅子等雨停了再走回家。
  可是我左等右等,雨不但没有一点儿要停止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了。我下意识地向四处望了望,看到许多同学都由父母送他们回去,我望着阴沉的天,不禁想道:爸妈也会来接我吗?
  于是我又在椅子上等了许久,但是直到我快瘫痪的时候也不见爸爸妈妈的影子。
  当我准备绝望的时候,一串熟悉的脚步声传入我的耳中……是妈妈!
  “妈妈……”我呼唤着妈妈,快步跑向她跟前,而妈妈一下子把我抱了起来。
  刹那间,我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丽!
那一瞬间  原来,真正的美就藏在人们的心中!
难忘的瞬间记叙文2
  进入书房,可以看到桌子上摆着奖杯,在深绿的球上站着纯金制作的鹰,下面用金字写“全县语文日报佳作”,看到这个,就忘不了上台获奖的瞬间……。
  我从小就喜欢参加各种比赛,尤其是语文类比赛。上了二年级,老师看到我喜欢参加比赛,特别是科学和语文,鼓励我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每次我都努力准备比赛,心里总是抱着很多希望,但成绩是孙山,失望到心脏流泪。今年,我打算和同学参加一年一度的语文日报比赛,我决心命名,至少要有好的作品。心里充满信心,老师开始“魔鬼训练”最初,我们觉得很难,但老师细心地教我们,大家都磨练手,想跳跃。到了比赛日,我们大家一起去比赛场所“诚实的小学”,我们六个人互相振作起来,加油。“铃……”比赛开始了,我紧张得听到了心跳的声音。因为只能写10分钟,所以我用我所有的智慧写,“铃…”比赛结束后,我的心终于放松了。一小时后,比赛结果出来了。主席说:永兴小学两年三班赖佳扬,六十分钟,请在舞台上收到奖状、奖杯和试卷。”那一瞬间,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木鸡站在那里,直到朋友叫我,我才兴奋地去领奖。这一刻我很感动。经过这次考试,我知道一次失败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失败。只要你努力,你就会成功。一次成功并不意味着永远的成功。只有努力,你才能取得进步,对吗?
难忘的瞬间记叙文3
  “在一瞬间,有一百万的可能,可是向前走,还是继续等……”是的,在一瞬间,会有多少个可能。而其中有一个,是令你你难忘的。当然,我也有一个难忘的瞬间。
  那个季节,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笑着,闹着,然而都浑然不知发生在学校另一个角落的故事……
  “喂,小子,开玩笑好玩不?呃?一位身材高大,性格暴躁的大个子正在欺负着一个弱小,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小孩,看样子才刚四年级。你?说话呀,你不是很牛吗?”我只敢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不敢上去阻止他,生怕自己会被打。
  那个小孩痛苦地叫着,撕心裂肺地喊着。而那个大个子反而更加得意。我不由转过身去,不想看到这残忍的一幕。就在这时,我听见一声“住手!”她说:“打人是不对的,君子动口不动手,难道你不知道这句俗语吗?”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头上就重重地挨了一拳。“别给我说道理!”大个子说道。班长说:“要打就打我,不要打小孩子!”。
  我完全没有想到,班长这时候能挺身而出,还会说让别热表达自己。在这一瞬间让我看到了班长的高大形象,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
  这一刻,让我终生难忘!
难忘的瞬间记叙文4
  这是冬天最后的夜晚,一棵很老的桃花树站在马路旁,在他年迈的枝干上吐出了一些小花苞,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不知什么时候刮起了风,桃树枝在风中摇摆着,显得是那样的无精打采。风樾刮越猛,仿佛要把这些小花苞全都吹掉,它使劲摇晃老桃树,有些树皮都掉了下来。老桃树咬紧牙,紧闭双眼,任凭狂风的肆孽。树上的几片小枯叶被吹出老远,有些小花苞也被吹了下来。老桃树尽可能的保护这些春天的使者,忍住强风等待着、等待着。
  大风卷起了地上的沙砾,形成了“龙卷风”,去拍打老桃树,去毁灭这些小花苞,老树由于年老体弱被大风吹得东倒西歪,眼看快要不行了。其它一些高大挺拔的树,却在狂风中显得更加有精神。那些健壮的“小伙子”们都在看老桃树的笑话,谁也不愿帮他。“瞧瞧它已经不行了还要挺,到头来还是死”,其中一位说道。另一位答道:“说的是呀,知道自己不行还硬挺就是死路一条,嗨,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