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礼制
摘要: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讲礼仪、循礼法、崇礼教、重礼信、守礼义是中国人的尚礼传统。讲究饮食的礼让文明无疑也是其表现之一。饮食活动本身,由于参与者是独立的个人,所以表现出较多的个体特征,各个人都可能有自己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不同习惯。但是,饮食活动又表现出很强的体意识,它往往是在一定的体范围内进行的,在家庭内,或在某一社会团体内,所以还得用社会认可的礼仪来约束每一个人,使各个个体的人的行为都纳入到正轨之中。
关键词:饮食,礼仪,文化
对饮食文明的要求, 首先是由孔子开始的。孔子把“礼”用到饮食上, 非常注重饮食礼仪, 认为饮食必须合乎“礼”, 做到“欲而不贪”。要求各级统治者在饮食方面上下有别, 而不可乱“礼”、越“礼”。而且, 礼制对养生的强调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礼数表现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食之礼
(1)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进食时入座的位置很有讲究,汉代以前无椅凳,席地而坐。“虚坐尽后”,是说在一般情况下,要坐得比尊者长者靠后一些,以示谦恭;“食坐尽前”,是指进食时要尽量坐得靠前一些,靠近摆放馔品的食案,
以免不慎掉落的食物弄脏了坐席。
(2)食至起,上客起。让食不唾。
宴饮开始,馔品端上来时,做客人的要起立;在有贵客到来时,其他客人都要起立,以示恭敬。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3)客若降等,执食兴辞。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如果来宾地位低于主人,必须双手端起食物面向主人道谢,等主人寒暄完毕之后,客人方可入席落座。
(4)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进,殽之序,遍祭之。
进食之前,等馔品摆好之后,主人引导客人行祭。古人为了表示不忘本,每食之先必从盘碗中拨出馔品少许,放在案上,以报答发明饮食的先人,是谓之“祭”。食祭于案,酒祭于地,先吃什么就先用什么行祭,按进食的顺序遍祭。如果在自己家里吃上一餐的剩饭,或是吃晚辈准备的饮食,就不必行祭,称为“馂馀不祭。”
(5)三饭,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辨殽。主人未辨,客不虚口。
享用主人准备的美味佳肴,虽然都摆在面前,而客人却不可随便取用,须得“三饭”之后,主人才指点肉食让客人享用,还要告知所食肉物的名称,细细品味。所谓“三饭”,指一般的客人吃三小碗饭后便说饱了,须主人劝让才开始吃肉。实际上主要馔品还没享用,何得而饱?这一条实为虚礼。据《礼记·礼器》说:“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无数。”这是说天子位尊,以德为饱,不在于食味,所以一饭即告饱,要等陪同进食的人劝食,才继续用肴馔。而诸侯王是二饭、士和大夫是三饭而告饱,都要等到再劝而再食。至于农、工、商及庶人,便不受这礼仪的约束,所以没有几饭而告饱的虚招,吃饱了才停止,合了“礼不下庶人”的道理。宴饮将近结束,主人不能先吃完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毕才停止进食。如果主人进食未毕,“客不虚口”,虚口指以酒浆荡口,使清洁安食。主人尚在进食而客自虚口,便是不恭。
(6)卒食,客自前跪,彻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宴饮完毕,客人自己须跪立在食案前,整理好自己所用的餐具及剩下的食物,交给主人的仆从。待主人说不必客人亲自动手,客人才
住手,复又坐下。其他文献还说,如果用餐的是本家人,或是同事聚会,没有主宾之分,可由一人统一收拾食案。如果是较隆重的筵席,这种撤食案的事不能让妇女承担,怕她们力不胜劳,可以推出年轻点的男人来干。进食时无论主宾,对于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吃饭食肉,都规定有一系列的准则。这些准则有近20条之多,让我们接着看《礼记·曲礼》的记述。
(7)共食不饱。
同别人一起进食,不能吃得过饱,要注意谦让。
(8)共饭不泽手。
经学家们对此的解释是,古时吃饭没有匙箸,但用十指而已,而手摩挲,恐生汗污饭,为人所秽。这是一种误解。当指同器食饭,不可用手,食饭本来一般用匙。
(9)毋抟饭。
吃饭时不可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10)毋放饭。
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或者释“放”为放肆而无所节制,那么这就是劝人不要放开肚皮吃饭。
(11)毋流歠。
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像没够似的。(12)毋咤食。
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意。
(13)毋齧骨。
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同时又会使主人作出是否肉不够吃的判断,致使客人还要
啃骨头致饱;此外啃得满嘴流油,而且可憎可笑。
(14)毋反鱼肉。
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已经染上唾液,别人会觉得不干净,无法再吃下去。
(15)毋投与狗骨
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要把骨头扔给狗去啃,否则主人会觉得你看不起他筹措的饮食,以为只配狗食而已。
(16)毋固获。
“专取曰固,争取日获”。不要喜欢吃某一味肴馔便独取那一味,或者争着去吃,有贪吃之嫌。或又说“
求之坚曰固,得之难曰获”,指必欲取之。食案上目标专一,也是不好的,这规定并非出自营养角度。(17)毋扬饭。
不要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扬起饭粒以散去热气。
(18)饭黍毋以箸。
吃黍饭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食饭必得用匙,筷子是专用于食羹中之菜的,不能混用。
(19)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
梜即是筷子。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如果无菜,筷子派不上用场,直饮即可。
(20)毋嚺羹。
饮用肉羹,不可过快,不能出大声。有菜必须用筷子夹取,不能直接用嘴吸取。
(21)毋絮羹。美食文化
客人不能自己动手重新调和羹味,否则会给人留下自我表现的印象,好像自己更精于烹调。
(22)毋刺齿。
进食时不要随意不加掩饰地大剔牙齿,如齿塞,一定要等到饭后再剔。东周墓葬中曾出土过一些精致的牙签,剔牙并不是绝对禁止的,但要掌握好时机。
(23)毋歠醢。
不要直接端起调味酱便喝。醢是比较咸的,用于调味,不是直接饮用的。客人如果直接喝调味酱,主人便会觉得酱一定没做好,味太淡了。看到客人歠醢,主人可能会说出自己太穷,穷得连盐都买不起的话来。
(24)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
湿软的烧肉炖肉,可直接用牙齿咬断;而干肉则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断,需用刀匕帮忙。
(25)毋嘬炙。
大块的烤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满口腔,不及细嚼,狼吞虎咽,仪态不佳。
(26)当食不叹。
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惟食忘忧”,不可哀叹。
这些有关食礼的规定,不可谓不具体。这样的细微之处,都划出了明确的是非界限,可见古人对此之重视了。同样,类似的仪礼也曾作为许多家庭的家训,代代相传。当代的老少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都多多少少承继了古代食礼的传统。我们现代的不少餐桌礼仪习惯,都可以说是植根于《礼记》的,是植根于我们古老饮食传统的。
2.筵宴座次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西楚霸王项羽在鸿门军帐中大摆宴席招待刘邦。在宴会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